•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石斑鱼之父”林浩然:高产养鱼65年让国人吃鱼不愁

2019-07-15 08:07 来源:南方都市报 苏海伦

  林浩然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年11月生,海南省文昌市人。鱼类生理学家和鱼类养殖学家,中国鱼类生理学和生殖内分泌学研究的倡导者之一。195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理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水产养殖研究,系统而创造性研究调控鱼类繁殖和生长的理论和技术,其学术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两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他是“石斑鱼之父”,反哺故乡海南,推动海南的石斑鱼苗从少到多,实现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85%以上;他是南粤大地的“宝藏爷爷”,默默耕耘,在中山大学康乐园度过了69个春秋;他是中国鱼类养殖业高速发展的奠基人,丰富了中国人的蛋白质来源。

  岭南水乡广东,鱼塘星罗棋布,85岁的林浩然将这里视为他的机遇之地。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学子,终成为赫赫有名的“养鱼”院士。

  近日,南都记者访问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生理学家林浩然。他的学术人生与共和国的渔业发展相互交织,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1981年林浩然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动物系做访问学者。

  鱼类生理学奠基人

  让名贵石斑鱼“游进”百姓餐桌

  今年正好是林浩然院士从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并留校65周年。6月24日,这位8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山大学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致辞。致辞中,他寄望毕业生“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努力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在中国鱼类生理学领域,林浩然被称为“奠基人”。林浩然打比方说,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吃到的10条鱼里,“有7条都是养殖的”。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让水产占据国人蛋白质来源的三分之一。

  “我们有听说过市面上猪肉涨价和牛肉缺乏,但从来没听说买不到淡水鱼。”林浩然颇为自豪地说,“这是科学家和水产养殖界工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这是‘中国特色’。”

  林浩然于1979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先后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阿尔伯塔大学深造,并与阿尔伯塔大学鱼类学家彼得(R.E.Peter)教授长期合作,开展鱼类生殖生理学研究,揭示了鱼类促性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受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的内分泌生理机理。其应用技术被国际鱼类学界命名为“林-彼方法(Linpe Method)”。

  以“林-彼方法”为基础,他们建立了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促性腺激素诱导鱼类产卵的新技术,创制了“高活性新型鱼类催产剂”,实现了完全可控的淡水鱼类人工繁殖,生产应用成效显著。从根本上解决了淡水鱼类养殖的苗种问题,被誉为鱼类人工繁殖的“第三座里程碑”。

  林浩然将该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石斑鱼、罗非鱼、中国大鲵的生殖生长调控和苗种规模化繁育生产,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大量繁殖,为国人提供着优质的蛋白质。而名贵海鱼石斑鱼也得以“游进”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他因此被水产行业尊称为“石斑鱼之父”。

  童年四处求学

  昏暗桐油灯下,自学完所有课业

  1934年11月29日,林浩然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县白延镇迈洲村。其父林伯美也是知识分子,毕业于北京大学。“但是家里比较穷,常常需要亲友接济。”林浩然回忆,“父亲大学念了六年,先念了两年没钱了,就回家做事存钱继续念。”

  林浩然的童年适逢日本侵华,为了躲避战乱,当时在外的父亲,将他与哥哥两个放在箩筐里,一路担着从文昌接了出来。一家人颠沛流离,在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辗转。

  尽管如此,父亲始终没放下对兄弟俩的教育,每逃到一个地方,父亲都坚持为他们寻找学校读书。即便是在逃难的途中,两兄弟也没有停止学习。

  由于林浩然经常更换学校与班级,导致小学、初中、高中都念得不完整。在昏暗的桐油灯下,他自学完了所有的课业。“我愿意抓紧时间刻苦勤奋。至今我也是不愿意时间轻易地流逝。”他说。

  林浩然的助理陈菊桂告诉南都记者,由于林老师早年辗转各地,因此也懂得很多方言。

  1949年,林浩然随家在香港读高中,经过不懈努力争取到了回内地读书的机会。1950年,才16岁的林浩然考入岭南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学习。1952年岭南大学院系调整后,他进入中山大学生物系读书。

  “原本我父亲是希望我当医生的。但我读了生物之后,觉得这个学科也有很多可以学、可以做的事情。”林浩然说,“思想慢慢转变,后来就不想转专业了。”

  在广东上学后,林浩然发现学习养鱼技术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喜欢上了这一专业。从此,他一头扎进了鱼类世界,并取得了国际性的巨大成就。

2007年,林浩然在印度主持召开“第六届亚洲和大洋洲比较内分泌学术大会”。

  “林-彼方法”问世

  生产鱼苗几万亿尾,创造效益几百亿

  林浩然告诉南都记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鱼类养殖生产面临着三大难题:苗种不足、饲料欠缺以及病害流行。这些难题影响了养殖的产量与质量。

  如何提高人工繁殖鱼类的产量?研制出新型鱼类催产剂成为林浩然的目标,他带着疑问出国与专家探讨。

  1979年,始终坚持学习专业知识和英语的林浩然,通过重重考试取得国家第一批公派访问学者的资格赴加拿大深造。这一年他45岁,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科学的春天。

  鱼类生殖生理学研究的里程碑—“林-彼方法”不是横空出世的。1988年,林浩然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鱼类学家彼得(R.E.Peter)教授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和数百次的实验,终于阐明了鱼类产卵的奥秘,并据此研制成功的新型高活性鱼类催产剂。

  直到目前,全世界采用激素对鱼类人工催产,几乎都受益于于“林-彼方法”所开创的基本原理。

  值得一提的是,桂花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老百姓餐桌上的“高端淡水鱼”。然而它是吃“小鱼”长大的凶猛肉食性鱼类,在早期由于产量低、价格高,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

  渔民通过“林彼方法”生产更多的小鱼,作为饲料供桂花鱼食用,大大加快了桂花鱼的生长。桂花鱼的价格也随之降低,成为了市民的“家常菜”。

  据中山大学新闻网消息,今年5月27日,中国水产学会和中国渔业协会联合授予林浩然院士“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科技突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目的是表彰生命科学学院林浩然院士对促进我国渔业产业经济发展和渔业产品质量领域的突出成就。

  至今,采用新型高活性催产剂已生产鱼苗几万亿尾,创造经济效益几百亿元。这个技术对我国养殖鱼类产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术功底深厚

  翻译百万字著作赠弟子,速度惊人

  中山大学南校区生物楼,门前矗立着生物学家达尔文雕塑。85岁高龄的林浩然行动已不太方便,但只要不出差,他几乎每天都来办公室办公。在中山大学65年的漫长教学路上,林浩然院士培养了大量鱼类生理学的学科人才。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文笙是林浩然的学子,其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中山大学。1996年,放弃了公司工作的李文笙成为了林浩然的博士研究生,决心走学术之路。

  “检测鱼体内血液中激素的浓度,是内分泌学的基础研究内容。”李文笙回忆起读博时的经历,“该实验必须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标记的,非常灵敏准确,但有一定的危险性。”她说,“上午标记完,下午接着做结合率测试。林院士只要不出差,基本上就会来看我们的实验结果,一个一个数据地看,在实验室待得很晚。”

  “他非常严谨,对我们的指导也非常细致。”李文笙说,由于该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林院士就要求我们做到非常严谨,这样就避免反复接触到放射性物质。

  待李文笙成为老师之后,她真正体会到林浩然的严谨与执着,“我从林老师那里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做科研的一种态度和那种坚持和严谨。我自己也很希望把这些态度教给自己的学生。”

  林浩然原本在一栋中大的小楼里办公,后因学校发展被拆除。他的“中大回忆”寄情于此。“林老师一辈子的学术生涯基本上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感情深厚。作为林院士的学生,我们都能深刻感受到他的那份中大情结。”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的温海深教授也是林浩然的学生。在温海深眼里,林院士是一个“老知识分子”,治学严谨,对博士生一视同仁。他回忆自己成为林院士的在职博士研究生的经历,感慨当时论文写作能力不过硬。“记得我的第一篇论文是投稿到水产学报,那篇论文林老师提出了很多的修改意见,改得特别细。”温海深说,“我们如今在学术论文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跟林老师的指导密切相关。”

  每年的11月29日,来自海内外的弟子都会欢聚在中山大学为林浩然庆生。这是他们多年的习惯,聚会上,他们或回忆往事,或交流学术,其乐融融。

  2017年11月29日,林浩然给每个弟子准备了礼物——一部他认真签赠、中山大学出版社刚出版的《鱼类神经内分泌学》。这部厚达508页、总共102万字的书,译者正是时年83岁高龄的林浩然。

  2017年初他动手翻译该书,译稿由秘书录入电脑。林浩然的秘书陈菊桂回忆,那半年里,林浩然每天下午、晚上都在家里翻译,甚至出差途中也在翻译,半年多就完成了全书的翻译。

  据弟子们称,林浩然译书不但速度惊人,而且手稿很少有改动的痕迹,字迹工整隽秀,中、英文基础非常扎实。

  捐出多年积蓄

  设立基金,鼓励莘莘学子潜心科研

  2009年11月28日,林浩然从教55周年纪念,他捐出了多年积蓄50万元在中山大学设立“林浩然院士奖学基金”。该奖学基金旨在关心青年学者、年轻学子的成长,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学者潜心科研。至今,林浩然院士个人累计捐赠150万元,基金规模近300万元。

  “自己把一些奖励和奖金捐出去,把社会给自己的回报给社会,但这些钱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对这些孩子鼓励,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林浩然说,在岭南大学读书时,因为家境贫困,他曾忐忑地找到当时的校长陈序经,希望学校能减免学费。没想到陈校长当场答应,这让他铭记至今。

  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负责人张海发向南都记者回忆,2001年,他刚入读林老师的博士才半年时间,便不幸患上了早期鼻咽癌。“当时林老师和师母都给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生活上也是关怀备至,师母还亲自给我找药。”在林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下,张海发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坚持学习与实验,最终圆满完成学业并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受林浩然的熏陶和影响,张海发在此后的石斑鱼繁育及育种工作中成绩卓著。

  林浩然认为,中国正处于科学研究最好的年代。“作为院士,一方面要继续做好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也要从国家的大局着想,考虑整个国家的发展,也着眼于局部地区的发展,比如说大湾区的发展和海南的发展等。”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关心和支持海南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成为林浩然的重要工作之一。他觉得故乡海南地处热带,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我们应该关注,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2005年,他受聘为海南大学的特聘教授,指导海南大学开展水产养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从此,他常年奔波在广州和海南之间。

  目前海南生产的石斑鱼苗种已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5%,成为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中心,是海南水产业的一张名片,为海南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

  对话

  一心想提高鱼类产量

  南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鱼类养殖生产面临哪些难题?

  林浩然:当时我国的鱼类养殖生产面临着三大难题:苗种不足、饲料欠缺以及病害流行。我曾到淡水养殖较为发达的广东顺德考察,有的渔民有20多亩的鱼塘,但产量很低。

  由于养鱼饲料欠缺,当地渔民开玩笑说,“养鱼是靠月光”。广东人说“月光光”,就是说没有东西吃。另外,鱼的病害也很多,细菌性病让鱼烂腮、烂肠子,死亡率比较高。

  苗种生产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鱼类在野外,依靠天然的温度、光照、水流、水质等变化,能够自由生活、产卵。一旦挪至家里的鱼塘进行饲养,环境彻底改变了,它就感受不到天然的刺激。鱼类的大脑控制脑垂体的性腺分泌促性腺激素,促使性腺发育。大脑是靠感觉器官感觉外围环境的变化来刺激的,一旦环境变化,它的感觉器官感受到的信息就不一样了。

  南都:养殖鱼类需要人工注射催产激素的辅助,在你发明出高活性新型鱼类催产剂之前,经历了哪些探索阶段?

  林浩然:总共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脑垂体时代”,即将鲤鱼的脑垂体取出来,研磨成溶液注射到种鱼的体内。但是要让一条鱼催产,得用上几十个鱼的脑垂体。每年都要派人到鱼场去收集脑垂体。很困难,这是一个瓶颈。

  第二个阶段是“下丘脑时代”。当时国际上有一个很著名的研究成果。美国科学家发现,脑垂体分泌的激素,都受到下丘脑的调控。下丘脑产生了很多释放激素或者抑制激素,来调控脑垂体激素的分泌。因此,我们合成了哺乳类动物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用在了鱼身上,但由于鱼和哺乳类动物之间存在种族的特异性,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

  新技术慢慢被渔民接受

  南都:1988年,你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鱼类学家彼得教授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和紧密合作,终于阐明了鱼类产卵的奥秘,并据此研制成功的新型高活性鱼类催产剂,也被叫做“林-彼方法”。能谈下当时的研发过程吗?

  林浩然:当时我们发现,鱼类产卵受到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控制,而大脑又同时产生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的多巴胺。

  我们做了很多实验,把多巴胺和多巴胺类似的东西都拿来试验,注射到鱼体里面。在加拿大的时候我们用的是金鱼,在国内我们用的是泥鳅。做出效果后,再在“四大家鱼”身上验证。泥鳅便宜,容易操作,方便调控,产卵效果比较明显。

  最后“催产剂”做出来了,它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类似物加上筛选出来的多巴胺拮抗剂组成,拿到鱼苗场使用,催产效果比注射脑垂体溶液更好,使用过程也更简单。

  南都:当年推广这一新技术时,有遇到困难吗?

  林浩然:开始的时候,大家不相信。渔民会担心,我的母鱼长这么大,你的这个东西打进去不产卵该怎么办?经过好几年,新技术才慢慢普及,到现在注射脑垂体的旧技术已经完全退出。

  不但是“四大家鱼”,加州鲈鱼、桂花鱼、罗非鱼、笋壳鱼等,所有的淡水鱼类和部分海水鱼类,都采用了这个方法。中国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还有以色列、欧洲的国家也采用了该方法。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苏海伦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均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