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名校”“民校”分手潮

2021-10-19 08:45 来源:南方都市报 梁艳燕

  曾几何时,“名校办民校”成为家长追逐的对象。今年5月,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出台,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转为民办学校。7月,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通知,提出全面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办学,力争两年左右实现平稳过渡。

  实际上,广东已有不少“公参民”学校完成了更名工作,部分民校也在更名申请过程中。民办教育的去公立品牌化进程已然开启,没有了公办品牌加持,民办学校将如何走?能走多远?

  广东多所“公参民”学校完成更名

  《实施条例》公布前,广东已开始有“公参民”学校更名,而《实施条例》公布后,进一步加快了“公参民”学校更名的进程。

  早在2014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内民办学校与公办品牌的“脱钩”工作已逐步开展。

  除顺德外,广东各地“公参民”学校的更名也陆续开展。

  2019年1月18日,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三水实验学校更名为“佛山市萌茵实验学校”。

  2019年8月28日,“广州市番禺区北师大南奥实验学校变更为“广州市番禺区京师奥园南奥实验学校”。

  2020年5月,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同意广州市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中学)变更名称的批复。广州市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中学)更名为“广州市为明学校”。

  2021年1月,“顺德一中实验学校”更名为“佛山市顺德区文德学校”。

  2021年8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更名为“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

  2021年9月18日,“广东实验中学顺德学校”变更为“佛山市顺德区东逸湾实验学校”。

  光环褪去,民校会否继续“坚挺”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

  “其实刚开始招生的时候挂了公办的牌子,确实对学校带来一定‘流量’,但公办、民办体制确实不一样,随着办学的深入,高质量的民办学校确实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特色,更名后,卸下公办学校牌子,一来让民办学校名正言顺,理顺了关系后完全按民校模式运作,在市场中具有更大空间和办学灵活性。”广州一位民办学校负责人表示,该校在家长中形成了一定的口碑,并不担心更名后会带来招生的困境。

  但也有一些新办民校负责人透露,必须要在更名前打出自己的“实力牌”,利用好最后一两年的时光尽力冲刺,不然以后没了公办牌子的加持,担心发展会有困难。

  “更名这一改变,对于‘公参民’学校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一些举办不久、在当地尚未形成良好口碑的学校,更名可能是致命一击。”中山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广州同文教育集团副总裁、同文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姚侃称,一些“公参民”学校伴随附着在公办学校名称上的光环逐一褪去,家长将重新评估这所学校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作出选择。

  民校未来发展出路:提升质量,打造特色

  就“名校办民校”的问题,在今年五月份教育部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谈到,公办学校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也产生了较多问题。

  当前,“公参民”学校将面临三种选择:转公办、与原公办完全“脱钩”或终止办学。多位受访专家表示,随着政策的密集落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参民”学校注定将会成为历史。

  在南都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民办学校对于转为公办的前景有一些困惑,如现有的师资如何分流、教学特色如何传承;转为公办后,该如何进行“就近入学”的划定;划定的地区如何体现公平性等。

  据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一所学校想转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多的还是需要相应的公办财政支持,政府是否有实力来承接仍存在未知因素。

  姚侃认为,这涉及到分步实施的问题。《通知》对规范“公参民”学校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要求。第一个时间节点是发文之日(2021年7月8日)起,停止审批设立新的“公参民”学校,这是硬性规定。第二个时间节点是2021年8月底前,各地应完成专项摸底排查,理清产权和责任关系,制定分省分年度工作方案。第三个时间节点是理顺“公参民”学校体制机制的截止时间,亦是“公参民”学校完成选择题(转公、续民、终止)的时间,即发文之日起两年左右,比较现实的时间应为2023年底。第四个时间节点是选择继续举办民办学校的“公参民”学校,如果有来自公办学校派出具有事业编制的教师,应分阶段分步骤退出。《通知》中没有明确具体时间,提出了可设置过渡期,分类管理,稳妥推进。

  姚侃指出,每一位民办教育人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家政策的价值取向、实施方略和推进步骤,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公参民”学校由过去依赖公有品牌和公共资源的外延式扩张向未来依靠提升质量、打造特色的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唯有如此,才能为全社会提供公平而优质、均衡而多样、全面而特色的义务教育,形成公办民办协同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编辑:何柏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