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全国两会京粤连线,文旅+科技让广州这个古村落“活起来”

2024-03-09 20:19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引方向、指导实践。当前,广东正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把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最大短板变为“潜力板”,全面重塑县镇村价值。近日,南都推出《“百千万”拼出新广东》系列融媒体报道,持续聚焦科技创新赋能“百千万工程”的典型案例,看“科技果”如何在南粤大地长成“致富果”,并连线全国人大代表,为广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本期南都调研团队走进广州花都塱头村,看这个有着近700年历史的广府古村落如何通过“政府+企业+村集体”合作模式,科技赋能打出文旅名片,让古村落“活起来”,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塱头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是一个有着近700年历史的古村落。占地6.25平方千米的面积,有古建筑逾300座,呈广府传统建筑的“梳式”布局。

塱头古村。

塱头古村。

  “红棉古树青云桥,小巷深处人家绕。书室栉比入塘影,渔樵耕读一梦遥。”漫步塱头村,一路青砖黛瓦、曲径通幽,古色古香之外更有满满的书香——20多座古祠堂、书室首尾相接,东西向一字排开,诉说着这个古村落诗礼传家的历史。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近年来,塱头村在古村落活化中掀起了“新塱潮”,古村焕发新光彩。如今塱头村不仅有书香气,更有人气、财气。每当周末或节假日,平日宁静的古村落游人如织,打卡、拍照、发圈,已经成为远近驰名的网红景点。去年,塱头村入选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其政企村合作的“塱头模式”也入选广东省“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典型案例。

  “政府+企业+村集体”合作模式

  让近700年古村“活了起来”

  “塱”字在广东地名并不罕见,广东人把水边地势较平、较低的地方称“塱”。塱头村紧邻珠江流域巴江河,水网纵横,是典型的岭南水乡。

  早在南宋就有人定居,塱头村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历来崇文重教、勤耕重读。村里有一座公祠的门匾上方有壁画,画有白菜四颗。据塱头的村民说,这画有寓意——即使粗茶淡饭也要供书教学。据族谱记载,塱头古村共有书院、书室24座,祠堂8座,全村曾科考及第的秀才27名(含以后晋升的举人、进士),举人19名(含以后晋升的进士)。

塱头村有古建筑逾300座,呈广府传统建筑的“梳式”布局。

塱头村有古建筑逾300座,呈广府传统建筑的“梳式”布局。

  千百年来,塱头村的黄氏族人在此安居乐业。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因人多地少加上村民有“房顶晒稻谷”的需求,古村之外另建新村,村民们陆续搬离古村,徙至新村。过去人声鼎沸的古村一下子变得静寂了,成了“空心村”。老屋成危房,荒草丛生,常年长到一人多高。

  “那个年代,大家没有古村保护的意识。”多年后,面对媒体的采访,村里的建筑工黄泽贤回忆那段时间拆古宅建新房,满是遗憾。

  2014年2月19日,当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的第六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塱头村位列其中。在文物保护专家看来,塱头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不低于江苏的周庄。周庄能活化利用得好,塱头村也完全可以。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如何以文化为发力点,充分利用区位及历史文化优势寻找到适合自身的振兴之路,成了塱头村需要把握住的机遇。

  转变来自2021年9月。当时,广州市花都区政府与唯品会共同了签订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塱头村的活化利用。

  万事开头难。塱头村委会工作人员黄智云向媒体回忆称,要实现乡村的整体规划,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要批量收集村民的祖屋。这些祖屋产权复杂,为了谈一座老屋,就要做五六户甚至十多户家庭的工作。村委在跟村民沟通时,有村民反问,“那你们自己的呢?有没有租出去?”黄智云说,作为村干部,他们家是最早一批租出去的,“要让村民相信这个项目是对大家都好的,我们自己首先就要相信,肯定要带头做表率。”

  另一个难题则是塱头村的“先天不足”。作为远离城市中心的古村落,塱头村的基础设施老旧,甚至缺位。此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叶红就曾称:“尽管塱头村的条件很不错,但如果要进行活化利用,首先要把村里的下水道、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好,还要把这里与广州市区的交通更好地组织起来,这也是当年周庄开发的经验。”但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一味“输血”,能不能保证把古村落抢救成功,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呢?

  南都记者了解到,塱头村的活化利用创新实施了“政府+企业+村集体”三方同频发力的合作模式。

塱头村的活化利用创新实施了“政府+企业+村集体”三方同频发力的合作模式。

塱头村的活化利用创新实施了“政府+企业+村集体”三方同频发力的合作模式。

  由当地政府主动跟进项目建设,全力打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争取各级财政资金2亿元以上,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企业则担纲进行公益投入,负责项目整体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营,无偿投入公益性资金超2亿元,项目投资不收回,全部收入用于回馈村民及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据了解,花都区委主要领导全程跟进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建立会商制度,多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碰到的困难问题,炭步镇成立由镇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项目工作专班。

  村民积极参与共治共建,塱头村与企业慈善基金会共同成立公司,共同负责项目运营管理,全部收益留在当地,创新项目消费业态,培养塱头村自发“造血”能力。

  文旅+科技

  将“流量”变“留量”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文化游成为旅游新热点的当下,塱头村优势在文化,“卖点”也在文化。这成为当地政府与开发项目人员的共识。

  塱头乡村振兴公益项目负责人曾表示,项目难度在于不能大拆大建,要把老屋修缮回原来的样子,破损的要加固,倾斜的要扶正,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肌理、颜色、格局、外观。“保护性开发,改良性活化”,遵循这一思路,塱头村走出了文化+旅游+科技的振兴路径,打出了“文旅”新名片。

遵循“保护性开发,改良性活化”的思路,塱头村走出了文化+旅游+科技的振兴路径,打出了“文旅”新名片。

遵循“保护性开发,改良性活化”的思路,塱头村走出了文化+旅游+科技的振兴路径,打出了“文旅”新名片。

  花都区炭步镇党政综合办主任、塱头村第一书记陈小燕在回顾塱头村这两年的变化时,用了“翻天覆地”一词来描述。

  环境好了。古村落实现了电、水、网“三通”和“三线落地”,完成了排水排污、绿化美化亮化提升工程,新建了旅游专道及停车场,通过“织补式更新”,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旅游生活配套设施,古村变得更加宜居宜游。

  文脉活了。青砖还在,黛瓦也在,乡愁和记忆还保留着。无论是商铺还是民宿,都保留原有老屋的青砖肌理、瓦作纹样,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和商业需要进行内部改造。“我们的破房子居然还可以变得这么好看和舒适!”不少村民回到自己被改成民宿的老屋,惊讶于前后变化之余,十分欣喜。原本废弃的老屋焕然一新,被改造成商铺或民宿后,还能拿到一笔租金,增加了村民收入。

民宿保留原有老屋的青砖肌理、瓦作纹样,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和商业需要进行内部改造。

民宿保留原有老屋的青砖肌理、瓦作纹样,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和商业需要进行内部改造。

  古村“火”了。村民们发现,自己土生土长的这个古村越来越“潮”了。民房变民宿、老屋成市集,还吸引了不少网红潮牌入驻。打造“夜经济”后,原本一入夜就分外静谧的古村热闹了许多,特色古村“吃住游”吸引众多网友前来打卡。近一两年来,塱头古村旅游景点大众点评分数从3.6分飙升至4.9分(满分5分),长期占据广州同类榜首。 

  “在项目运营上,我们充分发挥企业平台、影响力及专业运营力量,组建新媒体核心制作团队,搭建群众身边的宣传平台。”花都区炭步镇党政综合办主任、塱头村第一书记陈小燕向记者介绍,有了好的内容,还要懂得“吆喝”。近年来,塱头村活用新媒体技术,拍摄了众多美丽乡村的短视频,在文旅推介上掀起“新塱潮”。“塱头古村音乐会”微信视频公众号、“夜话塱夏”等17个抖音号……强大的新媒体“矩阵”持续擦亮塱头村的文旅招牌。去年首届“美丽乡音”PK赛在塱头村举办,共发布超四百个视频,有关赛事及古村短视频点击量突破650万次。

随着春阳台、“和春住”民宿、古村市集与展览等项目陆续运行,古村里的人气明显旺了起来。

随着春阳台、“和春住”民宿、古村市集与展览等项目陆续运行,古村里的人气明显旺了起来。

  点击量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人流量。经过集中火力的推介,塱头村的旅游市场逐渐旺了起来,周末的游客量从原来的一两百人上升到六七千人。“从景区里的几个饭店你们也可以看到,即便非周末上座率也挺高的。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一个小伙子自己种柠檬卖起了柠檬茶,高峰时期一天就能卖出去四五百杯。这些都是现代化运营带来的流量致富最直接的体现。”谈及此处,陈小燕脸上露出笑颜,乡村振兴最终的目的是人的振兴,看到塱头村的人气越来越旺,她由衷地感到欣喜。

  春阳照古村

  多消费业态助村民增收

  俯瞰塱头村,一边是粤韵古意的古建筑,一边却是充满现代设计感的新地标。“春阳台”,塱头村的多功能艺术文化中心,在去年4月20日向公众开放后,很快就成了古村新的打卡点。

春阳台各栋建筑屋顶的景观种植池通过空中步道相连,与周边天然荷塘和下沉水院相映成趣,使建筑成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立体荷塘”。

春阳台各栋建筑屋顶的景观种植池通过空中步道相连,与周边天然荷塘和下沉水院相映成趣,使建筑成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立体荷塘”。

  走入春阳台,处处能见古意与新潮的巧妙融合。穿过春阳台的下沉庭院,步入展览大厅,头顶是模拟“天雨粟”仓颉造字的传说图景;馆内展出的65件珍贵藏品、超过40项的多媒体互动展项,叙说中华民族的历史。

  南都记者发现,“春阳台”内随处可见科技元素。在展览入口处,刷身份证可免费租借智能导览自助设备,佩戴这套定向语音设备路过64个语音接收点位时,展项信息会自动播放,观众也可通过设备屏幕检索馆内任何藏品的相关信息。

  “展馆在处理文字和图片的信息展示的时候,用到的是互动光字的方式。”春阳台展馆运营经理李朝适向记者介绍,互动光字取代传统博物馆模式的固定文字导览词、把展品采用多媒体互动方式还原。“我们的初衷是想打通这种城区和村郊区之间的信息壁垒,让游客在村里可以无障碍享受到不输任何地方的信息接收便捷度。”

春阳台展馆运营经理李朝适介绍光字互动技术。

春阳台展馆运营经理李朝适介绍光字互动技术。

  “还有这幅祠堂的动画,采用了还原100年前盛况的超大视频投影方式。动画里的祠堂跟塱头村的祠堂规制是一模一样的。”李朝适介绍道,“内容来源于乡土,但形式却是现代的。”他笑言,这样的多媒体互动方式颇受村民和游客欢迎,新鲜有趣、直观易懂,“这是区别于国内绝大多数博物馆的一个非常亮眼的技术革新。”

  在走访调研春阳台藏书楼过程中,记者发现,出入口上方都安装了带有电子屏幕的书籍监控系统,当工作人员推着装有数十本书的车经过时,一系列书名就会实时显示在屏幕上。

  “文旅+科技”正在让塱头村尝到新甜头。塱头村第一书记陈小燕高兴地对记者介绍,春阳台全面进入运营阶段以来,文化中心、民宿、商业街、公共绿地(露营等)等多业态发展齐头并进,去年直接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近4000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

  将用AI技术促进旅游产业升级

  塱头村要当科技赋能文旅的龙头

  今年2月18日,广东2024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陈小燕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在“百千万工程”分论坛的专题研讨会上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特别是现场观摩了广东各地市‘百千万工程’成果展,聆听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讲话后,我感到十分振奋,有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感觉。”

花都区炭步镇党政综合办主任、塱头村第一书记陈小燕。

花都区炭步镇党政综合办主任、塱头村第一书记陈小燕。

  陈小燕表示,接下来将以本次会议精神为引领,乘着“百千万工程”建设的东风,以文化振兴为核心,立足塱头村的历史资源优势,致力于打造一个国家级的乡村振兴精神封面,以点带面辐射周边村,推动乡约古韵示范带的建设,让我们更多的乡村发展起来,更多的村民富裕起来。

  “参加完大会以后,感觉我们在科技创新赋能‘百千万工程’这方面跟一些先进地区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产业和科技融合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引入更专业的开发主体,争取在二期开发和项目整体运营上通过科技创新寻求新的更大突破。”

  据陈小燕介绍,目前,塱头村的招商团队正在接洽科技企业,计划开发塱头古村的手机小程序,利用AI优化交通提升游客出行体验、借助AI技术保障安全为游客创造安心环境、通过AI赋能提升运营效率促进旅游产业升级。

  陈小燕提出,未来可以逐步让有资源的村民参与进来,可以是“一桌菜”“一间房”“一块田”,“我们给出标准,达标以后他们可以免费上线对外,提供预约式服务,那样可以受惠的村民会更多,也比较灵活,今天有空了就可以上线,没空了就下线,也可以快速地解决景区用餐和住宿紧张的问题,城里来的孩子还可以预约下田体验。”总之,就是希望通过一些系统化、科技化的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的效能,让景区的“流量”转换为“留量”,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让乡村和村民更快地实现富裕。

  全国人大代表许泽荣

  文化的注入让乡村振兴走得更长远

  全国人大代表、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许泽荣是一名“90后”,在他看来,文化的注入可以让乡村振兴走得更长远。

全国人大代表、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许泽荣在北京。

全国人大代表、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许泽荣在北京。

  为什么要通过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许泽荣表示,一是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乡村的文化自信和影响力,增强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乡村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二是促进乡村文明建设。文化是文明的灵魂,加强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村民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同时,文化也是凝聚人心的力量,能够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参与乡村建设。三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可以通过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红色背景,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乡村旅游品牌等方式,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谈及科技赋能,许泽荣认为,在乡村里,科技有多种方式赋能文化振兴。数字化赋能传统文化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保存、展示和传播,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激发年轻人的兴趣和热爱;智能化赋能公共服务方面,可以通过引入智能技术,提高乡村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如智慧农业、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创新化赋能文化产业方面,通过鼓励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商业模式,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全国两会,许泽荣再次带着对乡村振兴的关注赴京参会。提及“百千万工程”,许泽荣表示接下来依然重点关注文化振兴。他表示,将提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建议。他特别提到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提升当地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统筹:李陵玻 

  执行统筹:陈杰生 吴璇

  采写:南都记者 张婷 

  视频:南都记者张婷 实习生 林植熙 南都见习记者 黄晓彦 

  南都政务新闻部出品

编辑:卢绍聪   责任编辑:林涛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