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汪辜会谈”30周年。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下称“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下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了会面,为推动两岸交流、增进互信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汪辜会谈”顺应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潮流,开启两岸高层接触对话和平等协商的先河,体现了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协商促进合作的精神,彰显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协商基础的重要地位,说明了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4月28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将在北京举办纪念汪辜会谈30周年座谈会。
日前,南都、N视频独家专访了汪道涵之子、上海向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汪致重,以及辜振甫之女、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辜怀群等人士,听他们回忆父辈因京剧结缘的友情,分享他们受父辈影响为两岸合作交流作出的贡献。
历史性的画面被定格
1993年4月27日,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亚历山大路456号的一栋26层高建筑——海皇大厦内举办。
当日10时许,汪道涵、辜振甫,以及多名两岸代表,缓缓步入会场。双方坐定之后,两位老先生站起身来,隔着会议桌、面带微笑,向对方郑重地伸出了右手,紧紧握在一起。
1993年“汪辜会谈”现场。
面对不同方向的镜头,两人四度握手,这历史性的画面被永久定格。
台湾亚太综合研究院院长汤绍成向记者回忆,1993年在新加坡举办的会谈,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为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高层人士以民间名义公开进行的最高层次的会谈,在海峡两岸长达40多年的政治对抗后,终于迈出了缓和关系、开展对话的一步。
当时78岁的汪道涵曾任上海市市长,辜振甫比汪道涵小两岁,是台湾著名的实业家。会谈期间,双方就关于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两会会务,以及两岸科技、文化交流合作等具体问题交换了意见,形成《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文件。
汤绍成认为,“汪辜会谈”的影响深远,意义可能超过会谈成果本身,标志着两岸关系朝着和平发展迈出历史性一步,开拓了两岸对话的前景。更重要的是,会谈向海内外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两岸中国人有智慧和能力通过协商谈判解决自己的事情,会谈成果也影响着东亚周边国家的安全稳定。
其实,在“汪辜会谈”破冰之前,两岸关系经历了诸多曲折复杂的考验与项目多元的协商谈判。
1990年11月21日,台湾方面成立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随后在1991年12月16日,大陆方面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两岸沟通渠道至此建立。
1992年8月4日,汪道涵致函辜振甫,希望就两岸经济发展和两会会务等问题举行会谈。8月22日,台湾海基会接受会谈邀请。经过多次预备性磋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事务性商谈中达成共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后被称为“九二共识”),为会谈成功举行铺平了道路。
“汪辜会谈是建立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一次会谈,开启了两岸以谈判化解敌意、以协商取代对抗的两岸新局。”汤绍成说。
因京剧结缘,同饮酒减压
提及30年前的“汪辜会谈”,汪道涵的儿子汪致重向记者讲述了会谈前的一件轶事。
“父亲到新加坡之前有压力放不下,在会谈前一夜和辜老吃饭时,两位老人兄弟之情心思相通,就在饭桌上开怀畅饮。父亲本不善饮酒,当晚却频频举杯。而辜老因身体原因是不能喝酒的,但当天也不顾劝阻,两人把酒言欢,会谈前紧张的氛围也由此缓解。”汪致重向记者回忆道。
汪道涵与儿子汪致重。受访者供图
此外,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有汪、辜两位耄耋老人因京剧结下的不解之缘。
“我父亲辜振甫当年是靠一张京剧照片和汪道涵相认的!”辜振甫长女辜怀群向记者回忆,“汪辜会谈”前一周,汪道涵托人带信给辜振甫,信中说,没想到两人有共同喜欢的人,就是当时已在台湾发展近十年的知名京剧文武老生李宝春,随信还附上一张李宝春在上海出演《打金砖》时的合影,注明“他旁边站的人就是我”,让辜振甫参考。
汪道涵托人递给辜振甫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辜怀群还记得,热爱京剧的父亲看到信后很高兴,直言汪道涵“很幽默”,两位老人的缘分从此生根。
原来,辜振甫是曾拜孟小冬为师的余派老生名票,而汪道涵则是梅派乾旦名票,两人从京剧聊起,进而谈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自然地转向两岸关系的话题上来。两位老人从传统文化是两岸联结的纽带,打开了会谈的话匣子,促使会谈取得理想的结果。
“我父亲一生热爱戏曲,他一生以戏出入人生迷局。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句话颇有体会。 ”辜怀群向记者介绍,1998年,他的父亲发起辜公亮文教基金会,设立宗旨为通过两岸交流活动,推展台湾工商企业之经营管理讲座、医学研究、艺文及相关活动。
辜振甫一生热爱京剧。受访者供图
辜怀群原本从事教育工作,后遵从父母之愿加入基金会,并在1991年成立京剧推广组,邀请京剧表演家李宝春与多位京剧界精英,合作推出精致的经典好戏,并前往世界各地演出,在国际上宣扬传统中华文化。
2010年,汪致重与辜怀群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向阳公益基金会”。汪致重向记者介绍,基金会没有盈利项目,只希望充分发挥海峡两岸的民间力量,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基金会的目标之一就希望共同发展文化艺术,建立京剧社,把两岸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五年之后再会面
“汪辜会谈”取得巨大成功后,1998年10月,应海协会邀请,辜振甫率海基会代表团访问上海、北京,这也是二人时隔五年后的第二次见面。为了与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相区别,媒体将此访称为“汪辜会晤”。
辜怀群跟随父亲到大陆参加了这次会晤。这趟旅行对于辜振甫来说,是他时隔53年第一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对于彼时的辜怀群而言,则是她的第一次大陆行。一切都是新鲜和未知的,旅途中,她还与弟弟争论飞机上看到河流是长江还是淮河。
那次会晤让辜怀群印象最深的,是汪老为父亲特意安排了一场京昆晚会:“汪伯伯邀请我们一行人,去上海兰心剧院听京戏。那个剧院不大,古韵典雅,当时的现场气氛很好,父亲也别邀请登台清唱了《洪羊洞》《借东风》《鱼肠剑》的选段。”
辜怀群告诉记者,她记得当时唱到《洪羊洞》中杨延昭的二黄原板“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的 “为国家”处时,辜老受到很大触动,频频鼓掌。两位老人一边看戏一边交流品析,相谈甚欢。
辜振甫之女辜怀群。受访者供图
在辜怀群眼中,汪道涵是她非常尊敬的长辈:“汪伯伯曾经很客气地对我说,如果想去上海工作,或到了上海,一定要去看他。之后我有机会见过他多次。”辜怀群告诉记者,很幸运能与汪伯伯见面,也十分感谢喜爱京剧的双亲让她在自己原本不熟悉的领域有所作为。她想要通过文化交流为两岸搭一座桥,这也是父亲希望她做的。
谈到对汪、辜二老友谊的理解,汪致重向记者表示,“在我看来,两位老人之所以能成为莫逆之交,真正连接他们的,不仅是对两岸和平的美好愿望,还有他们彼此的情怀和责任。两位老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造诣,也使得他们心心相通,才造就了这段佳话。”
汪、辜二老的下一代传承了这份友谊。2013年4月29日,由海基会主办的汪辜会谈20周年纪念活动在台北举行。辜振甫遗孀、88岁的辜严倬云女士及其子女,与汪致重一同参加。
汪致重向记者回忆道,当天他与辜振甫先生的儿子辜成允聊了许久。“我告诉成允,我们俩之间的友情可能也会向我们的父辈一样,虽然见面不多,但只要情感真挚、心灵相通就能产生纯粹的友谊。”
后辈仍在为两岸交流努力
2005年1月,88岁的辜振甫病逝,90岁的汪道涵给辜振甫夫人辜严倬云发去唁电。他在唁电中说,“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
辜怀群说,收到唁电后家人都很感动,等父亲的丧事办完后,母亲坚持要带家里所有的人去上海道谢,与汪道涵见了面。
同年12月,汪道涵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当晚,辜严倬云也发来了唁电表示:“振甫与本人在汪老生前,虽仅数面之缘,但对两岸关系的关切心意相同,引为知己。振甫辞世时,汪老更派专人前来悼唁,令人感动。如今汪老亦已大去,我们除对汪老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外,更盼两岸关系能再创新局。”
两位老人相继离去,但他们两次会面产生的影响,始终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着深远启示。
4月26日,“汪辜会谈”30周年之际,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汪辜会谈及其后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表明,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向和良好势头的关键。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汲取汪辜会谈历史经验和有益启示,坚定维护“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努力增进两岸同胞利益福祉,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是对汪辜会谈最好的纪念。
汪致重告诉记者,与辜怀群共同建立上海向阳公益基金会后,他也在积极与各界人士推动两岸民间交流。他先后前往台湾30多次,在农业、科技和文化等方面与台湾人士交流经验,也在过程中结识到了不少台湾朋友。“就在不久前我们还在讨论,将在今年5月举办一个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两岸研讨会,就社区、健康、医疗、养老等话题进行交流。”
汪致重认为,两岸的交流不仅在交流本身意义和价值的探讨上,也要付诸具体的行动。以广大台商为例,要吸引他们来到大陆发展,就必须要帮助他们找到立足点,用好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在广阔的大陆市场上发现商机。
“两岸的交流应该落在实实在在的地方,通过两岸间的协作,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来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希望往后能有更多台湾朋友来到大陆,通过更多民间交流,发展好两岸关系。”汪致重说。
疫情前,辜怀群曾多次带着她制作的戏剧到大陆交流演出,还常受邀到大陆高校举办讲座,与大陆青年畅谈戏剧发展。在上海戏剧学院的一次讲座中她提到,“如果你一次都没有看过京剧,请你不要拒绝。给自己一个机会(而不是给京剧一个机会),找一个人一起看一场容易入门的京剧,再说喜不喜欢。”
辜怀群说,“要相信文化的力量”。共同深耕表演艺术,在软实力上切磋与磨合,必能促进彼此艺术的提升,增加沟通与情感上的互动。“只是,深耕需要由政府到民间,由阳光雨露到汗水,诚恳切实的实践。”
她也期待,疫情之后两岸文化交流能迅速回暖,开枝散叶,比之前更加蓬勃。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实习生 梁家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