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海外赤子心:广东籍马来西亚华人持续挖掘南侨机工历史之路

2024-10-02 07:17 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爱你中国,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日前,“我爱你,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电影《海外赤子》上映45周年故事分享会”在广州举行。在一片五星红旗海中,与会人员高唱电影插曲《我爱你,中国》。45年前,电影上映后,这首歌火爆出圈,传遍五洲四海。歌曲原唱是祖籍广东的马来西亚归侨叶佩英。

  分享会现场跟唱到动情流泪的林韶华,也是一名祖籍广东的马来西亚华人。数十年来,她用自己的退休金,自掏腰包“打捞”南侨机工历史。恰逢中国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已有82岁高龄的她,当日专程从马来西亚赶到广东参加活动,分享抗战期间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的英雄史,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5周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广东籍南侨机工后代及相关研究学者,记录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

  72岁的南侨机工后代汤晓梅祖籍广东。多年来,她与林韶华奔走多地,遍寻南侨机工及其后代的足迹,她告诉南都记者,“南侨机工精神,就是为了祖国不顾个人利益,弃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

  “天上‘飞虎队’,地上‘飞车队’”

  9月25日,“我爱你,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电影《海外赤子》上映45周年故事分享会”在广州举行。在一片五星红旗海中,与会人员高声合唱电影插曲《我爱你,中国》。

  “(12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跟着父亲到农科院露天影场看电影,片名叫《海外赤子》……散场后我们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路上父亲自言自语地说‘太真实了!太真实了!就像当年一样。’‘爸,您是怎么知道的?’我好奇地问道。‘怎么不知道啊,你爸当年就是其中的一员。’”南侨机工张金炳的女儿张烈明,在《悲与壮:我们的英雄父辈南侨机工》一书中回忆道。

  《英雄的故事:砂拉越华侨抗日机工》一书(左)与《悲与壮:我们的英雄父辈南侨机工》(右)。南都记者 梁令菲 摄

  《英雄的故事:砂拉越华侨抗日机工》一书(左)与《悲与壮:我们的英雄父辈南侨机工》(右)。南都记者 梁令菲 摄

  1978年改革开放后,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批反映如何正确对待华侨的电影。次年,由该厂拍摄的电影《海外赤子》在全国公映,讲述南洋华侨后代、农场女青年黄思华如何排除万难、进入部队文工团的故事。

  电影上映后,电影插曲《我爱你,中国》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五洲四海,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心中的永恒旋律,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这首歌的原唱者是著名歌唱家、马来西亚归侨叶佩英。叶佩英祖籍广东惠阳,她曾接受采访说,“我的父母告诉我,我们的家乡叫‘唐山’。”

  旧时,老华侨喜欢自称为“唐人”,称中国为“唐山”。怀着对祖国的深深向往,16岁的叶佩英只身回国,在广州中大附中和北京师大附中完成学业。抗战期间,她曾在街头唱歌,为祖国募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沿海重要港口基本都被攻陷,国际军援运输濒临断绝,前线军火供应紧张。1939年1月,新开辟的滇缅公路成为大后方唯一可与国际接轨的通道。中国政府购买的军需物资可在缅甸仰光上岸,再沿着这条公路被运抵昆明、重庆,继而运往抗日前线。

  由于当时的中国司机及汽车修理工匮乏,同年2月,在爱国华侨领袖、南侨总会会长陈嘉庚的号召下,“南侨机工”陆续分批回到祖国,支援抗战,直至1942年5月滇缅公路中断。

  “南侨机工”全称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汤晓梅说,南侨机工包括了从世界各地不同时期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的华侨司机和汽车修理工,因为大部分机工从东南亚各地(旧称“南洋”)回国,所以人们约定俗成把华侨机工群体称为“南侨机工”。

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汤晓梅。南都记者 梁令菲 摄

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汤晓梅。南都记者 梁令菲 摄

  此外,还有机工来自印度、巴拿马等地。2022年逝世的最后一位南侨机工蒋印生便是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几年前,蒋印生还与汤晓梅等人重走滇缅公路。

  同样与汤晓梅接触过的,还有南侨机工张家发。他祖籍广东,在巴拿马出生长大。

  1937年底,张家发随祖父到香港做生意,又逢抗战全面爆发,香港福生公司正招募一批司机,为西南运输处到越南接一批新车送往昆明,张家发毫不犹豫地前去应募。

  张家发等较早回国的驾驶员,大多来自中美洲地区及菲律宾等地,绝大多数不会讲中文,更不懂云南方言,只会一点英语,所以他们都留在中印或中缅边境,负责运送汽车或军需物资,直到抗战胜利。

  抗战期间,归国参战的华侨约5万人,其中,南侨机工有3000多人,他们由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青年组成,出生入死,奋战在“抗战输血管”——滇缅公路上。

  马来西亚砂拉越华人学术研究会会长林韶华说,1939年2月至9月,超过3400名南侨机工由新加坡南侨总会安排派遣回中国服务,“我相信,实际人数远不止这个数字。”据悉,这批南侨机工中,有2000多名广东籍人士,其中还包括原属于广东海南籍的南侨机工。

马来西亚砂拉越华人学术研究会会长林韶华。南都记者 梁令菲 摄

马来西亚砂拉越华人学术研究会会长林韶华。南都记者 梁令菲 摄

  “因运载战时物资,南侨机工常常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和扫射,许多人壮烈牺牲;怒江上的惠通桥被炸断后,来不及抢渡的南侨机工遭到日军追杀;许多跟随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南侨机工,在战斗中不幸身亡。”林韶华说。

  她还提到,南侨机工有的因经过疟蚊滋生的原始森林染上疟疾后不治身亡,有的因公路塌方导致车辆坠落深谷而丧生。

  “那时,天上有‘飞虎队’,地上有我们砂拉越‘飞车队’。”林韶华说。

  华人夫妇接力“打捞”历史

  祖籍广东潮州的林韶华,是马来西亚华人,现年82岁,她自费“打捞”南侨机工历史已有30多年。

  中马建交50周年之际,林韶华不远万里,从马来西亚赶到广东参加此次活动,分享85年前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壮举。

  “我们叫‘中国’为‘唐山’,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回到‘唐山’,我们的根就在‘唐山’。”她指了指地面,眼神坚定。

  分享会上,她一度跟着音乐哼唱《我爱你,中国》,动情时,她偷偷掩面抹泪。

  “我的中文不是很好,如果你听不清或者听不懂,请告诉我,我会努力说清楚南侨机工的历史。”她向南都记者说。

  1997年,南侨机工张天赐向砂拉越博物馆捐赠了一批文物。同年11月,林韶华的好友、时任砂拉越博物馆摄影组主任林佑生,介绍林韶华及其丈夫房汉佳认识张天赐,夫妇二人采访张天赐后,相关报道在当地报纸上刊出,引起很多读者注意,二人也因此认识了冯增标、李亚留、叶其平和许海星4位南侨机工,为他们进行报道。

  当时,有读者希望这些报道能编印成书,有读者希望这些文章有英文翻译。林韶华及其丈夫通过电台广播、登报寻人等方法寻访南侨机工,还到老人们经常聚集的茶室实地走访和打听,最终确认了砂拉越94位南侨机工的身份。

  林韶华与丈夫房汉佳合著的《英雄的故事:砂拉越华侨抗日机工》一书。照片显示,其女儿房林也参与协助夫妇二人“打捞”南侨机工历史。南都记者 梁令菲 摄

  林韶华与丈夫房汉佳合著的《英雄的故事:砂拉越华侨抗日机工》一书。照片显示,其女儿房林也参与协助夫妇二人“打捞”南侨机工历史。南都记者 梁令菲 摄

  1998年,二人合著出版《英雄的故事:砂拉越华侨抗日机工》一书。书中讲述5位南侨机工的故事,书后还附上此书的英文介绍,由第一任中国驻古晋总领事吴德广作序。

  这本书,填补了马来西亚研究南侨机工的历史空白。

  书中记录道,南侨机工李亚留复员回到砂拉越后,于1948年买了一辆小型巴士在当地驾驶。为了纪念在昆明抗战的岁月,他将这辆车命名为“昆明”。林韶华补充解释说,有当地人受到该车名的启发,将车辆命名为“云南”“贵州”,“尽管他们并没去过中国这些地方。”她说。

  此书一经出版,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南侨机工研究单位、南侨机工后代因此联系上林韶华。“在机工资料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我觉得有必要再做些考察和访问的田野工作。”她说。

  2010年,林韶华的丈夫房汉佳逝世。次年12月至2013年,她带着丈夫的遗志,前往马来西亚的诗巫、美里,以及中国的云南、广东、山西、海南等地,找寻南侨机工印迹。

  她曾与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及广东华侨博物馆进行交流,也与汤晓梅远赴加拿大,访问当时已有95岁高龄的南侨机工廖平。据悉,廖平祖籍广东惠阳,曾被派往美国接受空军作战训练,是南侨机工中军阶最高的一员。

  2013年9月,林韶华、南侨机工许海星、其他南侨机工亲属、研究员及摄影师共25人,组团前往云南昆明,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活动。“感受到中国学术界和各个媒体对机工的研究热潮,我深觉自己与先夫当年为这项研究所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回到马来西亚后,我便继续补充《英雄的故事》的篇章。”林韶华说。

  此书新增版及其英文版也于2013年问世。汤晓梅说,曾经有声音称,只有中国人在研究南侨机工历史,并质疑这段历史的真实性。“这本书的英文版就是在告诉他们,在马来西亚,也有人在不遗余力研究南侨机工这段历史。”

  “打捞”南侨机工历史的过程中,林韶华步履不停。2016年,在林韶华等人的努力下,砂拉越南侨机工纪念碑落成。2017年,砂拉越举办系列活动纪念南侨机工,包括由广东省南洋归侨联谊会创作的《赤子丰碑》舞台剧,以及带有中文、英文和马来文介绍的南侨机工历史图片展。这些活动生动讲述了南侨机工征战滇缅公路、支援中国抗战的动人故事。

  2018年,“南侨机工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名录》。至今,林韶华已从尘封历史中“打捞”出100多位南侨机工。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和晓梅讲,我简直在和时间赛跑。”她说,“那些老人(南侨机工)一个个离世,哪天我可能也会离开,到那时,可能就没人接着研究南侨机工历史了。”林韶华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说,“我不能停,还有南侨机工的亲属在等着他们的家人,我忍不住不去想这件事。”

  后代讲述父辈来时路

  “我是通过网络认识林博士的。”汤晓梅戏称自己是“一名不务正业的会计师”。退休后,她和林韶华多年来奔走于世界多地,寻找南侨机工的亲属及后代。

  她曾在偏远的大西北生活了近30年。“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当时的书刊很难见到‘南侨机工’字样。”很长一段时间里,汤晓梅虽然知道父亲汤耀荣是马来西亚华侨,但她并不知道父亲是一名南侨机工。

  “父亲英年早逝真是件遗憾事,母亲常常感叹,如果父亲在家好好休养,不带病开那辆运载物资的车,父亲就不会那么早离开我们。”

  汤晓梅曾自问:父亲为什么要那样做?“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她说。

  汤耀荣祖籍广东南海,3岁时随母亲到马来西亚,回到在槟城谋生的父亲和祖母的家。由于父母早逝,与祖母相依为命的他,很小就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做学徒。因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汤耀荣十几岁便以熟练的修车技术在当地远近闻名,刚二十岁出头时,他就已经当师傅收学徒。

  汤耀荣孝顺祖母,但也很想发挥自己开车与修车的技能,报效祖国。眼瞅着南侨机工招募了一批又一批,到第九批时,他担心再踌躇怕是报国无门,于是便悄悄报名,私下向几位好友与徒弟交代照顾祖母,并给她留下一封信。

  1939年,启程当天,23岁的汤耀荣天未亮就悄悄出门,忽然心酸起来,转身跪在大门口长叹道:“奶奶,忠孝不能两全,原谅我吧。”

  “难怪父亲临终时不停念叨‘奶奶,奶奶,我回来了’。”汤晓梅感慨说。

马来西亚华侨抗日救国组织发给汤晓梅父亲、南侨机工汤耀荣的技术证书。受访者供图

马来西亚华侨抗日救国组织发给汤晓梅父亲、南侨机工汤耀荣的技术证书。受访者供图

  回到祖国后,汤耀荣被分配当机修技术员,解决了许多汽车机修问题,因此受到上级表扬。他还曾肩负特殊任务,避免新车、汽油及弹药落入敌寇之手。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调到云南汽车运输公司当驾驶员,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之后还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母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磨难,将父亲的遗物好好地保存了下来,并毫无保留捐给厦门华侨博物院和厦门陈嘉庚纪念馆。”汤晓梅告诉南都记者,“母亲说,这份资料跟着她奔波了半个多世纪,要想让这份‘遗产’永远安全地保存,博物院是最好的归属。”

  与林韶华一样,9月25日活动当天,72岁的汤晓梅也身着红衣出现在会场上。“回娘家,要给娘家人送礼。”她将自己参与编著的书籍《悲与壮:我们的英雄父辈南侨机工》等书,现场赠与广东华侨博物馆。

  “南侨机工精神,就是为了祖国不顾个人利益,弃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南侨机工很平凡,也很伟大。”现场合唱《我爱你,中国》时,汤晓梅一度哽咽。

  “父亲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没有留下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有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心。他爱国爱民的形象,将永远牢记在我们心里,永远鼓舞着子孙后代。”南侨机工张金炳的女儿张烈明说。

  2022年10月29日,祖籍广东、最后一位南侨机工蒋印生在重庆永川与世长辞,享年96岁。然而,时至今日,无数南侨机工的后代还奔波在寻亲路上。林韶华说,有位南侨机工的妻子一度不愿相信丈夫早已牺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曾带着子女每天在码头岸边等待丈夫归来。

  有人仍在寻亲路上,有人仍在历史“打捞”路上。数十年来,林韶华一直用自己的退休金,自费研究南侨机工历史。

  “我们必须把这段华人历史记录下来,让后代知道。”林韶华说,“这是一种历史使命。”

  “有你这样年轻的朋友愿意并且认真努力了解历史,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去伪存真,我愿意把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毫无保留地提供给你们年轻人。”汤晓梅向南都记者说。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何嘉慧

  采写:南都记者 梁令菲

编辑:陈榕   责任编辑:林涛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