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专访歼20首飞试飞员:飞行员强调作战,试飞员更像“磨刀”

2022-08-28 12:06 来源:南方都市报 王凡 潘珊菊

  2022年是空军试飞部队成立70周年。8月27日,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首次公布六型战机首飞试飞员名单。他们分别是歼-5首飞吴克明,歼-10首飞雷强,歼-16首飞李国恩和丛刚,歼-20首飞李刚,运-20首飞邓友明、刘宏亮、袁志鹏,直-20首飞孙光、王勇。

  在外界眼中,试飞员是科学的冒险家,是飞机设计的参与者,也是飞行的先行者。当飞机走出图纸,他们是第一个把它飞上天的人。

  空军试飞员如何选拔出来?试飞员和飞行员一字之差,两者有何不同?歼-20从试飞到“参军”背后有哪些故事?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期间,南都记者专访到第一位将我国隐身战机飞上蓝天的人——歼-20首飞试飞员李刚。

歼-20首飞试飞员李刚。

  谈歼-20参军背后:

  历时7年飞了1000多架次

  南都:现实中都是如何选拔空军试飞员的?

  李刚:一般是航空兵部队先推荐,然后试飞部队进行选拔,选拔完后到空军试飞员学校进行培训,培训合格以后,分配到各个试飞部队,整个程序就是这样。

  南都:是否有哪些硬指标,比如说年龄、飞行时长?

  李刚:首先岁数不能太大,基本上年龄在35岁以下,起码得有1000多个小时的飞行时长,一般试飞员可以飞到50- 52岁。

  空军试飞学校培训并不会培训你的飞行技术,而是培训对试飞的理解和测试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综合能力,一个是策划能力,第二个是执行能力,第三个是评估能力。

  南都:当时如何确定你作为首位歼-20试飞员?

  李刚:当时我们首批试飞小组选了12个人,最终成立小组的话就剩下了4个人。至于为什么选中我执行首飞任务,我说不上来,其实我们小组成员都可以完成首飞,大家都很优秀。确定是我之后,我就想着完成任务,也没想太多。

  自首次试飞任务之后,有更多的试飞员加入到20团队,到后来发展为20多人,轮换着试飞歼-20。试飞了7年,共飞了1000多架次,歼-20才交付部队,正式参军。

歼-20。

  谈与部队飞行员区别:

  飞行员强调作战,我们更像“磨刀”

  南都:试飞都要测试哪些内容?

  李刚:从大方面讲,试飞分为性能,品质,强度,任务四大部分。

  性能就是检查飞机的性能包线,比如,测试飞机最大速度、最小速度、最高升限、最短起飞距离、最大着陆重量等等,也就是常说的性能边界,试飞员把它的性能边界给飞出来,那么在这个边界内飞行是安全的。

  试验飞机品质指的是飞机好不好飞,完成各项任务时飞行员的操作符合大不大,比如空中加油试飞,一方面试验燃油系统是不是能够完成空中加油功能,另一方面还要试验空中加油的难易度。战斗机就像赛车一样,我们强调快、稳、准。一般来说越先进的飞机越好飞,我们希望未来的飞机能和傻瓜机一样,操作更简单。

  强度试飞挑战性比较强,考核的是飞机结不结实,包括飞机的最大过载、后机身尾强度,起落架强度等等,还有一些飞机的颤振试验。

  说起挑战性,作为试飞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具备迎接挑战的勇气,我经常说,试飞员干的就是这个事儿,那就必须有这个胆儿。任务试飞现在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主要是考核飞机任务系统完成预订任务的能力,任务试飞很复杂,时间长,项目多,但很重要。

  南都:试飞员和飞行员之间有何区别?

  李刚:试飞员跟飞行员的工作性质不太一样,飞行员他是要作战的,更多的是如何发挥飞机的整体性能,完成作战任务,考虑战术战法等等多一些。试飞员主要负责考核飞机是否达到我们要求的各项战技指标、满足不满足任务需求。形象一点儿说,试飞员负责把刀磨锋利,然后交到战士手中,战士运用手中刀,使用各种方法消灭敌人。

  要成为一名试飞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要飞几十种飞机,还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这样才能有准确的判断力,才能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飞机装备部队以后,使用场景更加贴近实战,部队的飞行员也会根据他们的使用需求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这贯穿装备使用的全过程。

  谈试飞员工作:

  和设计师深入交流切磋,抓住一切时机改飞机

  南都:试飞员和设计师之间讨论什么?

  李刚:试飞员和设计师讨论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是飞机上跟飞行员息息相关的内容,一个是座舱布局,第二个就是操作界面,就跟大家使用手机一样,它的触感、反应速度、字体大小,只要里边能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都需要试飞团队和设计师团队讨论,不仅仅是试飞员和设计师团队之间的讨论,我们还要征求征求部队飞行员的意见,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也涉及到跟很多人打交道。

  世界上没有一个座舱是让人完全满意的,就跟世上没有一个装修的十全十美的房子一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迭代问题,我们自始至终做的是这样一件事。

  南都:试飞员和设计师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李刚:试飞员和设计师是朋友,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有人说,试飞员是设计师完成梦想的桥梁。因为设计的再好也是纸上谈兵,最后还是需要试飞员驾机升空,在真实的环境下去验证。有时候在技术问题上讨论也会很激烈。说拍桌子严重了一点,但有时候每个人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是总师拍板。

  说到这儿呢,我想表扬一下我们设计师团队,设计师虽然不能自己驾机去试验,但他们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试飞员说的每一句话都非常重视,尤其是关系到安全的问题,一但发现,立即就更改。

  歼-20总师杨伟是我钦佩的人,他有一句话让我终生难忘,他说“要抓住一切时机改飞机”,意思是要达到完美的程度,必须抓住一切机会优化设计。一旦定型了,到部队去以后再改就太难了。

  谈20年试飞员生涯:

  退休后会手“痒”,亲眼见证空军装备巨大变化

  南都:当初怎么想要当试飞员?

  李刚:我是2000年加入的试飞部队,到2020年退休,走过了整整20年的试飞生涯。首先这名我觉得就挺好听的,挺神秘。而且当试飞员能不断地飞新飞机、好飞机。

  在当试飞员之前我是飞歼6的,做梦都想飞上好飞机。当上试飞员的时候我33岁,但我是在试飞了差不多9年的时候,才感到自己真正成为了一名试飞员。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人少,飞的机型多,试飞前要看书,熟悉试飞机型和试飞科目,没有什么时间考虑别的。但在2009年之后开始有了变化。

  一个真正的试飞员不仅仅会试飞,更重要的是要根据飞机将来要完成的任务去评估。到歼20试飞后期,我亲自试飞就比较少了,主要是带着我们团队一同完成任务,策划试飞科目,组织设计师讨论。

  我是52岁到龄停飞的。说实话,现在看到战友在天上飞的时候还会手痒。试飞员这个职业非常有挑战性,以前试飞的时候你没有这种感觉,当你停下来再往回看的时候,你感到这项工作太不容易了。加班是常态,试飞员几乎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周六是不休息的。

  我现在每天参与飞机的设计,包括座舱设计、编写试飞员手册,比以前还更忙。有时候我觉得除了不能飞,比以前更像一名试飞员了。

  南都:过去人民空军10年是装备迭代升级最快速成长的一年,试飞员是最先感受到空军装备迭代升级的群体,你有何感受?

  李刚:这10年,我不仅仅亲身感受到了我国空军装备的飞速发展,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从设计、制造、试飞、使用这几个方面,面向实战的理念有了全面、巨大的提升,从一开始,就把交付给部队好用,管用的武器装备作为我们的终极目标。

  采写:南都记者 王凡 潘珊菊 发自吉林长春

编辑:孙奕慧   责任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