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11月19日至20日,全国人大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新时代人大农业农村工作学习交流会在广州召开。
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全国人大农委部分组成人员、农委办事机构的同志140余人相聚一堂,聆听了数场专题报告,广东等10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和农委有关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与会人员还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和分组讨论,深入交流、互学互鉴,整场交流会涌动着浓郁的学习热潮。
牢记“国之大者”,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筑牢“三农”基础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人大力量。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制度优势,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示范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代表在今年省人大会议上共提出1053件建议,关于“百千万工程”的就有123件,占比超1/10。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牵头重点督办加快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助力“百千万工程”等建议,以个案办理推动共性问题解决,有力促进广东省海洋经济新发展和农产品销售体系的建设健全。
如何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助力“三农”工作?据介绍,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始终自觉融入、主动服务“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政治责任”“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工作全局,开展“黑土地保护”“湿地保护”等“三农”领域执法检查,为实现农村农业可持续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三农”领域地方立法方面,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全国首部省级层面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的综合性地方法规《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构建起“以加强山东现代水网建设的决定和黄河保护条例为统领、以‘两湖一洲’和‘一园一区’为骨架、以沿黄九市协同立法为支撑”的一体化布局。
围绕“重点任务”,以人大作为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深刻把握城乡关系,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大内在动能,成为此次学习交流会的重要话题。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浙江就“千万工程”和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开展创制性立法的经验成效,同时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围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城乡融合发展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稳定农村大局四个方面,阐述了下一步工作重点。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则分享了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的经验成效。据介绍,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奋力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凝心聚力,再造一个“新广东”。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广泛凝聚全省人民智慧和力量,在立法、监督、代表及攻坚重点专项任务等方面坚决扛起责任、全力以赴助推,为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作出人大贡献。
聚焦“民之所盼”,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记者发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现场交流分享的高频词。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人民现实诉求的真切回应,也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必然要求。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民主民意表达的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河南建有214个省级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40个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9583个代表联络站、6146个网上联络站和一批代表之家,18万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农委组成人员定期入驻站点,征集立法、监督议题,先后收集到有关“三农”的社情民意1600多条,为新时代人大“三农”工作的民主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诀窍则是深入基层抓监督。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少人多矛盾突出,新增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用一补一政策落实难度大。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三级联动、接续发力开展耕地保护专项监督,连续三年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专委会委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针对基层反映的耕地恢复任务重、耕地质量提升难度大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持续推动政府及主管部门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张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