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的与众不同,来自她特有的创新基因。
正式组建70余年,学校培养了60万优秀人才,获得“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等名片。
日新又新,如今的华南理工大学(下称华工)围绕“新”继续做文章: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育人新生态,建设高质量学科新体系,构建新型产学研融合生态圈,探索“在地国际化”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教育强国路上,华工以创新基因导航,探索出了怎样的新教育?《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
“学生永远在C位”
《瞭望》: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请你谈谈华工在培养创新人才上的思考、探索和经验。
张立群:创新人才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培养出敢创新、能创业的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早在1999年,华工就在全国率先系统提出“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把培养敢创新、会创造、能创业的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使命。李东生、曾庆洪、李永喜、何小鹏……华工毕业生中产出了一批全国知名、世界有影响的创业人和企业家。
近年来,学校每年约有80名学生选择创业,超过毕业生就业总数的1%,带动数千人就业。
如此多学生选择创业,一个关键因素是华工把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注重系统工程建设,注重多要素参与和融合。
我们永远把学生放在C位,围绕他们的需求创新制度设计,解除学生在校“双创”实践的后顾之忧。比如创新学分修读制度,每年约有50%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学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可认定学分、创业实践成果可申请替代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还可休学创业。
学校构建了以创新创业实践为驱动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体系创新建设,还组建了由高校教师和行业领军人才、企业精英、优秀投资人等共同参与的“双师型”“多师型”导师队伍。目前有双创导师225人,其中包括上市公司负责人在内的校外导师92人。
我们还探索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现资源融合、平台融合。通过“名企实习计划”,与华为、腾讯、南方电网等企业共建800余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12个“未来创新实验室”以及卓越工程师班。校内双创基地总面积逾10000平方米,在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获评优秀,这一成绩全国仅6所高校获得。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目前,学校还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和实践某些重点方向和共建领域的创新创业班。
《瞭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党的二十大为高校指明的方向。华工在超常规培养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上有什么举措和成效?
张立群:华工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我们深入实施一流本科行动计划,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全面构建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
2021年以来,学校高标准推进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新增3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1个大思政课基地、2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3个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1项。人才培养上捷报频传,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的“科学小牛人”已有148人次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24篇;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总榜单中,华工位居内地高校第17位。
这一年来,我常常和学生们在一起,邀请他们参加“校长有约”,在主题教育中牵头调研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走访小鹏汽车、TCL、粤芯半导体等校友企业……我在学生身上欣喜地看到,他们都有着厚德尚学、敢想会创、崇尚实干、荣校报国的精气神。我觉得我们华工学子真是棒!
攀登优势学科助推高质量发展
《瞭望》:“双一流”建设以来,华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了哪些学科优化的探索?
张立群:“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华工驶入了发展快车道。目前,学校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上升至前150强,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5个学科跻身前1‰,进入国际顶尖学科行列。
面向未来,华工实施了优势学科攀登行动,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满足国家和广东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
在完善高质量学科体系上,学校成立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加强新工科布局;大力强化医工交叉融合,共建华工附属第六医院等机构,加快发展新医科;支持马克思主义学科,推进区域国别学、乡村振兴学等新文科建设;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立了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并设立相关交叉学科。
在持续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上,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进步明显。US News2023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显示,华工高分子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均排名世界第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面对一系列前沿、尖端、复杂而又综合的新知识、新问题,必须依靠多学科交叉融合来认识和解决。为此,我们制订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施方案,设立跨学科博士生培养专项、交叉学科研究项目,推进学科交叉中心建设。创新“新工科交叉学院+高端交叉研究院+公共先进仪器平台”学科建设模式,在最近一年投入数十亿元进行设备更新改造,购置“高精尖缺”设备,打造战略前沿材料、微纳电子、电镜中心等公共平台。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湾区模式”
《瞭望》:如何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展现“华工担当”?
张立群:胸怀“国之大者”,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努力为强国建设贡献高校力量,是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和必然抉择。
华工坚持“四个面向”,激发创新第一动力,做强有组织科研,以重大平台、重大项目为抓手,以科学、创新的机制改革与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方面聚力发力。
坚持个体续优和体系育强相结合,坚持重大需求导向与自由探索导向同牵引,坚持基础研究与核心攻关齐并进,持续不断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增加高水平学术、“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
目前学校拥有29个国家级、231个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近期,先进纸基材料教育部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发育与疾病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也获批建设。
学校诸多成果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作为世界光电材料研究领域的领跑者,学校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多次刷新单结聚合物异质结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创制出具备超高导电率的可溶液加工n型导电聚合物,并入选《科技导报》2022 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成功研发了覆盖制浆造纸所有工艺过程的清洁生产和水污染控制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研发高性能纸基复合材料,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在多种特种装备上装机应用,大大提升了装备性能;首次提出“动态表面防污”策略,研发出系列生物降解高分子基动态表面防污材料与配套防护技术,打破了国外生物污损防治技术垄断;研发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体系,成为全球高端道路表面磨耗层领域的引领型技术;围绕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系统装备——“三峡引领号”所在区域台风活动频繁、海况复杂、波浪恶劣等难题,开展浮式海上风电平台全耦合动态分析,助力其装置项目自主成功研发和并网发电。此外,实现国产高速造纸机零的突破、研制国内第一块彩色柔性AMOLED显示屏、制备世界首个有序大孔-微孔MOF单晶材料、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的多项技术、实现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国产化等一大批科研成果,不断填补“空白区”、突破“卡脖子”。
《瞭望》:华工是如何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
张立群:华工积极构建新型产学研融合生态圈,探索区域与高校全要素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机制,打造深度融合、互促共生、共建共赢的科技成果转化“湾区模式”,有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学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多元化的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构建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孵化—产业化应用”的科技转化链条;聚焦湾区重大需求,布局战略产业,实行战略科学家和技术总师总负责制,探索有组织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实现“创新—验证—转化—应用推广”无缝衔接。比如,围绕大湾区主要节点,学校与广州、东莞、珠海、佛山和中山等地合作共建“五院一园一室”,累计孵化远正智能、博伊特、东莞伏安光电、华运通达(广东)道路等3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
多年来,我们努力打破科研与转化“两张皮”的困局,强化政策支撑,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造,产出有价值的专利,同时唤醒有价值的沉睡专利,转化为生产利器。2015年,在全国高校率先出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华工十条”,从创新创业、岗位评聘等方面全面支持和鼓励老师开展成果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所得收益70%~95%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团队;2017年学校首次设置了成果转化类教授。近五年,学校以专利转让、许可、作价入股、技术转移等途径,实现专利成果转化合同767项,惠及广东18个地市400多家企业。
学校还通过“大需求+大平台+大团队+多学科”的方式,与央企、大湾区知名国企、行业龙头企业构建稳固紧密的产学研战略合作体系。与华为、TCL、联想、美的、科大讯飞、广汽、广州数控、国机智能等国内名企共建超过150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与南方电网成立联合研究院,与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在科技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合作。
作为“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我们集中汽车、机械、材料、自动化、信息和人工智能等学科力量,围绕新能源汽车开展协同创新,与广汽集团等国内重点车企保持长期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已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集创新技术科研、技术开发与成果运用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平台。
探索“在地国际化”办学新范式
《瞭望》:备受瞩目的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在探索“在地国际化”教育方面表现亮眼。请你谈谈学校实施了哪些改革创新。
张立群: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2017年,华工与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签约共建广州国际校区,成为全国唯一全部布局新工科的校区。校区坚持“中方为主、国际协同”,采用“在地国际化”这一办学新范式。6年来,建设成效远远超出预期。
广州国际校区重点布局引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孕育颠覆性技术变革的新工科交叉领域,创设“学院+高端研究院+研发中心+行业联盟”的学术组织模式及产学研融合方式,开展前沿交叉研究。
目前已成立7个新工科学院,其中未来技术学院为教育部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之一,微电子学院入选教育部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专项实施单位,集成电路学院将建设“人才培养—人才集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一体化的集成电路高等研究院,入选了教育部重点建设的集成电路学院名单,为广东省唯一。
广州国际校区同时建设了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自旋科技研究院、前沿弹性体研究院、主动健康研究院等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研究院,初步建成战略前沿材料与制造、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生物医学+、微纳电子平台等4大学科公共基础实验平台。
校区推动全链条人事制度改革,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预聘-长聘终身教职制,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薪酬制度。目前已引进高层次人才数百人,其中包括两院院士、欧美发达国家院士和学术大师20人。新聘师资近100%具有海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教育研究经历,超90%从海外直接引进,超60%为高层次人才。特聘诺贝尔奖得主为荣誉教授,实现诺贝尔奖人才柔性引进“零”的突破,整建制引进国际知名电子显微技术分析专家牵头的前沿高水平电镜团队。
校区创新学术治理,在校区和学院层面分别成立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构建起国际通行的学术治理体系。例如,全职引进的美国工程院院士组建前沿软物质学院,其首届国际学术委员会由8名中、美、日、欧的国际知名专家院士组成,以该学科全球前50的高标准引进领军人才,助推华工高分子科学排名全球第一。
《瞭望》:今年广州国际校区的报考热度继续提升,请介绍下校区的人才培养经验。
张立群:广州国际校区目前采取“631”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方式,即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占60%)、学校考核成绩(占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择优录取。这种录取方式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限,为拥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新的入学与成长通道。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广州国际校区大力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选用和编制高质量的英文教材,构筑与中国教育环境贴合的国际化教学体系,使校区全体学生在国内就能获得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品质。校区每个学院都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的深度合作,目前合作伙伴覆盖近70所国际一流高校,拥有各类国际交流项目130多个。
广州国际校区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实行“现代书院制”“全员导师制”的思政新模式,构建多元评价的育人体系。学生与包括院士在内的学业导师、成长导师和朋辈导生为伴,感受“老师就是导师,书院也是学院,校区即是社区”的沉浸式育人环境,使学生在多元化的成长社区里德才兼备、知行兼修、通专兼顾。
华工于2019年提出人才培养“新工科F计划”,广州国际校区整体率先实施该计划,以培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三创型”人才。目前,校区已招收5届学生,培养成效十分显著。据统计,广州国际校区学生在必修课及格率、社会实践参与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等指标上表现优秀,特别是学科竞赛及创新能力表现突出。2022年,校区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41项,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203人次,获奖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校区。
令我们特别欣慰的是,广州国际校区的人才选拔机制、培养理念以及培养质量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肯定。2023年,广州国际校区整体报考热度(报考数/招生计划数)达到3218.4%,新生中超过一半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并获奖,所有新生的高考英语平均成绩高达1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