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简称“《意见》”)已公开发布,6月10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直播回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表示,《意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了4方面10条政策举措。
公平在首位!围绕更好兜牢民生底线、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据介绍,《意见》将公平放在民生政策的首位,强调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提出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等政策举措。
其次,《意见》围绕全体人民不分城乡、不分地域、不分人群更加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强调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提出全方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效、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政策举措。
解决好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
不仅如此,《意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强调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出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大力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等政策举措。
而且,《意见》围绕民主政策直抵基层,提供更多贴近群众、温暖民心的社会服务,强调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提出发展群众家门口的社区服务、提高多样化生活服务品质、促进包容共享发展等政策举措。
“8080”目标是什么?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80%,逐步实现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的社区
“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政策就要解决什么。”肖渭明表示,《意见》提出了推动新时代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的八字方针,既要在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制度建设上增强公平性、提高均衡性,也要聚焦上好学、看好病、提供“一老一小”普惠服务和多样化社会服务等关键小事,有针对性提出政策举措,力争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据悉,针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问题,《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动,就是要通过发展产业、转移就业、提升技能、强化开发式帮扶,帮助这些低收入人口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针对群众对“上好学、就好医”的期盼,《意见》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加快建设一批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和优质普通高中,提高优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逐步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一老一小”方面,《意见》明确提出“8080”目标,也就是说,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实现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的社区,引导公共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该意见提出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
此外,《意见》推出更多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新举措。为了让基本养老保险惠及城乡居民,提高保障水平,《意见》明确提出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合理确定缴费的补贴水平,适当增加缴费灵活性。《意见》提出有序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跨省共济,让更多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可以跨省向参加基本医保的亲属转账。为减轻家庭生育负担,《意见》提出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进一步简化领取流程。另外,针对妇女、儿童等群体需求,《意见》还提出了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完善孕期妇女产前检查基本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适龄女孩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等一批民生实事。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