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 新闻 > 广东精选

“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基辛格去世!他与广东有着这些“缘分”

2023-11-30 14:17 来源:南方网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图片

  他的葬礼将以私人家庭仪式的形式举行,随后纽约市将举行追悼会。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发文悼念基辛格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悼念,称得知基辛格去世深感震惊和悲痛,向其家人致以深切哀悼。“这对我们两国和世界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历史将铭记这位百岁老人为中美关系做出的贡献,作为一位被珍视的老朋友,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亨利·基辛格是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的重要阁员,曾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国务卿等职,197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特使访华,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此后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基辛格访问中国逾百次,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提出了许多远见卓识,被称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资料图)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资料图)

  学霸生涯

  1923年5月27日,基辛格出生于德国。15岁那年,犹太家庭出身的基辛格为免遭迫害,随父母从德国巴伐利亚州小镇费尔特辗转抵达美国。5年后的1943年,他加入美军,并且拿到美国国籍。经过一年的军事训练,他随部队开赴欧洲战场,并重返德国,还凭借德语优势当上了翻译。

童年基辛格(资料图)

童年基辛格(资料图)

  1947年,基辛格进入哈佛大学深造。在求学期间,基辛格几乎所有课程都获得了最高等级的分数评价。

青年基辛格(资料图)

青年基辛格(资料图)

  1957年,年仅34岁的哈佛大学讲师基辛格就已经出版了两本重要著作《重建的世界》《核武器与对外政策》,由此确立了他在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的学术声誉。

  到上世纪50年代末期,基辛格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终身教职,成为多位总统参选人争相竞逐的专家顾问。尼克松就任总统后,委任基辛格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在中美关系史上,基辛格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存在。他曾表示,第一次访问中国后,他此后已有100多次踏上这片土地,“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从1969年起,基辛格直接参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多项重要事件和主要进程,是中美关系“破冰”的重要推动者、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

  1971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他取道巴基斯坦,带着重要使命踏上中国的土地,与中方携手促成了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实现了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图片

图片

  此后50多年来,基辛格持续推动美中关系发展与美中交流。基辛格获1973年度诺贝尔和平奖。1977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年轻时的基辛格。

年轻时的基辛格。

  卸任美国国务卿后,基辛格仍活跃于世界舞台上。90岁以后,他依然用惊人的毅力与激情保持着工作状态——他存在听力障碍,经历了多次心脏手术,一只眼睛已经失明,但每天仍要工作15小时左右。

  他忙碌的日程中有一个关键词:中国。他被认为是西方最重要的中国对话者,于2012年出版了著作《论中国》。上至美国总统,下至私营企业,都纷纷向他咨询一个问题: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在2014年的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新标识启用仪式上,时任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向基辛格赠送了他为新标识题写的汉字“基”——“基”字在中文里有“基础”“基本”“重要”等含义,这些形容用在基辛格身上恰好合适。  

  他认为,美中之间要对话而不要对抗,应打造和平共处的双边关系。

图片

  2023年初,谈及美中两国关系时,基辛格再次指出,要明确的是,美中在众多全球性议题上共同承担着重大责任,双方应努力进行对话以增进理解。美中如果合作定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对两国、对世界都有益。

  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建交后,基辛格敏锐而又深刻地认识到,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堪比他和尼克松当年到访中国,从长远来看,中国作为和平缔造者的出现,“改变了国际外交的职权范围”。

  5月26日,百岁生日前夕,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会见基辛格,表达了中方对基辛格博士百岁寿辰的祝贺,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中国是我交往最久,最为深入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朋友对我而言,意义非凡。”

  今年7月,基辛格在百岁生日后再次访华。此次中国行的一个重要看点是“双百”的时间节点——今年5月27日,基辛格刚度过百岁生日,且从1971年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算起,他访问中国已有逾百次。

  “此访我是作为中国的朋友而来。”在与中方官员的会见中,百岁基辛格如此界定此行。

  今年10月24日,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上,基辛格在获奖致辞中说,“我一生中一半时间都在为美中关系工作”,美中之间的和平与合作至关重要,符合两国和世界的利益。基辛格呼吁美中两国共同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轨,“正如我50年前所相信的那样,我们能找到克服困难的出路”。

基辛格(中)出席在纽约举行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

基辛格(中)出席在纽约举行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

  曾多次到访广东 喜爱粤菜

  回顾往事,基辛格与广东也颇有“缘分”。

  在70年代初,为中美建交而秘密访华的基辛格于途中,在机场吃过广州泮溪酒家的师傅们为其制作的菜点。1980年,泮溪名厨赴美国巡回表演时,基辛格曾以每位100美元的标准在纽约“大鸿运”酒楼包下整席,对像生冷拼盘、广州烧牛柳等菜点极为赞赏,宴罢与厨师合照,并题词、签名。

  1987年秋,基辛格以学者身份到访广州,自行来到泮溪酒家,再次品尝了像生冷拼盘、八宝冬瓜盅等名菜。至今,泮溪酒家的接待档案中,还保留着基辛格伉俪当晚与服务员的留影以及即席写下“感谢你们的精美佳肴,比在纽约时的更佳”的赞语。

1987年,泮溪酒家接待基辛格。广州日报图  

1987年,泮溪酒家接待基辛格。广州日报图  

  1985年,基辛格第十次来中国。在广州,他慕名到荔湾区清平街自由市场参观。当时,长期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的安哥记录下了这一场景。

  安哥回忆,基辛格来访期间,除了官方安排的会见和宴请等活动之外,基辛格还在去飞机场之前临时要求到清平街自由市场去逛逛。那时,广州的自由市场已有相当规模,清平街自由市场算是规模最大的。那时,基辛格的太太还在市场里买了一只古董盘子,在去机场的车上开心地拿给大家鉴赏。

  对于基辛格而言,广州的清平街是当时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标杆,得以通过此观察中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

  20世纪90年代,基辛格来深圳博物馆参观。当时,《深圳经济特区创业史》于不久前出版。博物馆工作人员送了一本崭新书籍给基辛格。

图片

  来源:南方网综合南方+客户端、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新华社、广州日报、央视网

编辑:陈海敏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