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3月31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出现大风雷电和强降雨天气。记者向多个部门核实,此次强对流天气已造成南昌市4人死亡,10余人受伤。
房屋晃动,窗户爆裂
有人睡梦中被吹走
3月31日1时45分,南昌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该市部分地区降水可达50毫米以上,局部可伴有短时强降水、强雷电、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江西当地网友在某社交平台发布的相关视频显示,雷暴天气下,“妖风”肆虐,路灯房屋晃动,窗户爆裂,空调外机摇摇欲坠甚至被吹跑,大树连根拔起,现场一片狼藉。
图源:网络
据极目新闻,此次不幸遇难的4人中,有3人来自南昌市南昌县芳湖路伟梦清水湾小区内的同一楼栋。4月1日,记者实探事发小区发现,其中1名女子住在11楼,另1名女子及其孙子住在20楼,3人均是在家中玻璃被大风吹掉后坠楼的。目前,当地正在积极处理灾后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
被大风吹落坠楼的3人来自该小区临峰香阁3栋的2户人家,楼栋总高21层,一名60岁的女性遇难者万某居住在11层。万某的女儿万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的父亲和母亲分别睡在两个小房间里,3月31日凌晨3时许,父亲被屋外的大风惊醒,到她母亲的房间查看情况,却发现人不在房里,房间的窗户整个不见了。万女士的父亲听到楼底下传来哭声,于是赶紧下楼查看情况,看到妻子躺在地上,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万女士推测,大风吹掉了阳台上的玻璃后,穿过客厅吹向母亲所在的小房间,吹落了玻璃,并将母亲从床上吹到楼下。
而另一户人家遇难的祖孙俩住在万女士家楼上的20楼。当事住户徐先生介绍,3月31日凌晨3时左右,大风把他家客厅和卧室的窗户都吹走了,正在睡觉的64岁母亲和11岁儿子被吹下楼,不幸身亡。
这次大风为何如此致命?
或因“下击暴流”与“狭管效应”
据新京报报道,南昌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孟明华告诉记者,这次强对流天气的最强风超过12级,也出现在南昌县,在塘南红星站。3月31日凌晨4时,塘南红星站记录到最大风速达35.3米/秒。这是南昌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出现的第二大风速。
由塘南红星站风速推测,南昌县遭遇的风堪比一场台风。根据气象标准,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为32.7米/秒至41.4米/秒,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13级。
气象科普博主“中国气象爱好者”推测,如此强的风应该属于“下击暴流”,事发楼层属于高层,风力可能变得更强,再加上高楼与高楼之间的“狭管效应”,事发时风速甚至可能有14~15级,威力相当于强台风登陆。
孟明华证实了“下击暴流”的说法,他介绍,31日凌晨3时至4时,南昌受到飑线(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自西向东快速移动的影响,这个过程中局地可能会伴有下击暴流。
下击暴流是一种强对流天气现象,它能在瞬间产生强烈的下沉气流。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发展成熟的强雷暴云团内,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和小概率的特点。下击暴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的大风,风速会随着接近地面而增大,地面最大风力可达15级。
孟明华表示,此次南昌的极端大风造成风毁严重,很有可能是“狭管效应”使得风速在原来基础上变得更大。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副所长汤杰曾研究过台风在高楼间的“狭管效应”,此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是在背风面,高楼对风是有一定阻挡作用的,如果有一阵风穿过两栋楼之间,建筑反而会对风有加速作用,这就是“狭管效应”,就像峡谷里的风总比平原上的风猛烈一样,城市高楼间的狭窄地带风力也特别强。
“当时实际的风速可能比气象观测到的还要大。”孟明华说。由于气象站一般安置在空旷的位置,事发地并没有气象站可以测得当时的风速。他告诉记者,风力强到把人从屋内连窗户带床垫卷下楼,是出乎预料的。
未来三天江西强对流天气活跃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4月1日12时,江西省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指出,未来三天,江西省强对流天气活跃,其中,1日江西全省有分散性雷雨,并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晚上赣西北转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近期江西省对流强度强,公众应避免在雷暴大风、雷雨时段外出,远离高耸物体和金属结构,室内躲避时,避免靠近门窗;强降水期间避免进入涵洞、地下通道等涉险积水处。
中央气象台4月1日18时升级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预计4月1日20时至2日20时,湖北南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北部、贵州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局地风力可达11级以上,冰雹直径可达2厘米;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湖北东部和南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西部、重庆、贵州中东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最大小时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达70毫米以上。
强对流天气如何避险?
强对流天气是指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强,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的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强对流天气一般出现在何时何地?要如何避险?收下这份应对指南↓
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客户端、界面新闻、极目新闻、新京报、中央气象台、@应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