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柯南·道尔笔下,福尔摩斯接受官方和私人侦探的咨询,用他的知识帮他们破案。小说里的情节,在现实中也有发生。
今天的“私家侦探”行业,和人们的想象截然不同。“行踪调查”“婚外情调查取证”“拥有大量高科技工具”……近些年,类似广告频现互联网。当虚构照进现实,大量争议和诉讼等问题接踵而来:
近日,某网友爆料一知名歌手情感纠纷时提到,该歌手母亲雇佣私家侦探跟踪当事人,在当事人家门口安装针孔摄像头,并在群组聊天中分享所拍视频。
这不禁让人疑惑,“私家侦探”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普通人雇请私家侦探调查有法律风险吗?“调查结果”又能否作为法庭审理证据?
私家侦探的调查行为,合法吗?
在我国,“私家侦探”并不是法律认可的正式职业。“私家侦探”更多地是一种形象的叫法,本质上指从事调查类的机构或个人。其中,经工商注册登记的调查类公司,具有合法的市场主体身份。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标准和规范,许多“私家侦探”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地带,甚至已经踏进了法律禁区。
记者调查发现,互联网上仍能检索到不少从事“私家侦探”相关业务的公司,范围涉及全国各地。
通过网站上的电话,记者联系到其中一家公司,在询问对方调查行踪的服务内容和价格时,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可以帮客户掌握被调查人的行踪信息,并偷拍相关视频,还可以提供被调查人的籍贯、住址、工作单位等身份信息,所有服务的费用在1.4万左右,具体视调查难度和周期收费。
记者注意到,上述开展“私人侦探”业务的网站大多没有备案,也未展示工商注册信息。而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申请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即ICP备案和许可。
私家侦探有无调查权?是否违法?“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只有公检法机关、律师等具有合法调查取证权,其他擅自获取公民信息,对公民进行窃听、跟踪、偷拍、偷录等行为均属违法,还可能涉嫌犯罪。”广东立幸律师事务所主任栾宇新表示。
私家侦探获取的证据能用吗?
私家侦探提供的“调查结果”可以如委托人所愿,成为婚姻、债务纠纷等案件的呈堂证据吗?
“在民事诉讼中,只有经法庭查证,同时具备证据的‘三性’(即真实性、合法性及与案件关联性)的证据,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有效证据。”栾宇新介绍,其中,“合法性”就包括证据来源的合法性。
记者注意到,2015年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也明确规定,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换言之,如果相关证据是私家侦探通过侵犯他人隐私等非法手段获取的,法庭依法不会采纳。”栾宇新说。
委托私家侦探这事,可“刑”吗?
“谁主张谁举证”,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原则。当现实中有人遭遇“婚外恋”导致家庭财产被秘密转移,或遇到债务人下落不明等情况时,由于其自身不具备相应调查职权和调查技术,可能会选择委托私家侦探进行调查。
在与“私人侦探”公司的沟通中,记者问及偷拍等行为是否有法律风险,该负责人表示,双方签订的合同中会约定,服务过程中因调查方式产生的法律风险由调查公司承担,委托人“完全可以放心”。
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尽管是否涉嫌犯罪仍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但可以明确的是,委托私人侦探暗查他人隐私信息的行为,的确存在不小法律风险。
栾宇新认为,合同等约定只能在形式上规避后期法律风险。判断是否构成共犯的关键,是委托人对私家侦探的犯罪行为是否“知情”或“应当知情”,如果有相关证据表明双方对可能存在的非法调查行为存在共谋,无论有无签署类似的“免责条款”,委托人都有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民间调查这一行,如何更规范?
随着《民法典》《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继颁布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态势趋严。面对“私家侦探”这样一个有一定现实需求的行业,应该做好法律导航,避免其成为“侵权侦探”。
“如确定要委托,最好与公司签订书面合同,并且在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受托人采取的调查方式应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栾宇新表示,这样才能够避免委托人因受托人在调查取证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而遭受不必要的牵连。
“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为‘私家侦探’们敲响法律警钟,保护公民隐私权。”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公益律师廖建勋说。
“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与指导,同时制定明确的公司经营标准、从业条件和规范。”廖建勋表示,只有将相关公司和个人引入法治轨道,才能让“私家侦探”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怎么干,同时让委托人和监管部门做到心中有数,监督有据。
撰文:孟健 钱明雅
策划:祁雷 麦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