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公众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如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疫情何时能够结束、如何算清疫情防控的“效益账”等相关情况进行了回应。
专家称,“动态清零”是我国抗疫的总方针,总方针的核心是把疫情阻断,而不是消灭病毒,也不是不容许出现一例病例。那么,如何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下,让防疫政策更加有利于复工复产、尽可能地减少对普通民众的影响?专家表示,疫情防控不能简单化,不能过大范围划定风险区域,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要及时精准划定中高风险区,及时采取坚决果断的管控措施并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方便群众生活及出行。对风险区域外的学校、餐饮等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坚决避免“一关了之”。
梁万年:“动态清零”的两个关键词是快速和精准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在今天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解释,“动态清零”是我们国家抗疫的总方针,这个总方针的核心是要把疫情阻断,而不是消灭病毒,也不是不容许出现一例病例。
梁万年介绍,“动态清零”总方针是基于我国的抗疫理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核心的问题不是对病毒的清除,也不是一例病例也不发生,而是发现一起疫情,就扑灭一起疫情,不出现连续性的社区传播和规模性的反弹。
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的核心,是阻断疫情持续性的社区传播,防止疫情形成规模性的流行,或者是规模性的疫情反弹。“如何做到动态清零,它的两个关键词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快速,快速发现,快速处置;一个是精准,精准识别疫情、精准划定疫区范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精准地进行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管理、精准地进行临床救治,最终是要精准地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梁万年表示,新冠病毒始终在变,变是常态,奥密克戎变异株肯定不是新冠病毒的最后一个变异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坚持现有的防控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我们近三年来的防控被证明是有效的、可行的、科学的。我们应该用确定性的策略、确定性的方针来对抗不确定性。
梁万年:新冠还有很大未知,要考虑长期危害
“现在国际上,各国科学家非常关注和担忧感染新冠后的后遗症问题。”梁万年表示,要考虑这个疾病的长期危害。有研究表明有一定比例的感染者会出现诸如疲劳、呼吸困难、神经认知障碍等多种后遗症,对这种情况的致病机理、最终持续时间,科学上也不完全了解,不像一般流感和已知疾病,科学上对它的后遗症、有关情况是不清楚的,新冠还有很大未知。
国家卫健委:疫情防控不能简单化,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
如何在坚持“动态清零”的方针下,让防疫政策更加有利于复工复产、尽可能的减少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表示,疫情防控不能简单化,不能过大范围划定风险区域,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要及时精准划定中高风险区,及时采取坚决果断的管控措施并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方便群众生活及出行。对风险区域外的学校、餐饮等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坚决避免“一关了之”,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要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的影响。开展疫情处置时,强调科学精准管控的同时,还要讲究温度,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和就医需求,全面统筹社区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志愿服务人员等多方力量,确保保障到位、服务到位、温暖到位。同时,呼吁群众要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雷正龙表示,还应加强对各地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指导各地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对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培训指导,推动各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特别是交通运输业客车、货车司乘人员疫情防控,既要做到疫情防得住,又要保证行业运转正常发展。
国家卫健委:评估中秋国庆防控措施效果,持续完善优化疫情防控政策
雷正龙在介绍,中秋、国庆人员流动性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部署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强化了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如倡导广大群众安全有序出行、推广落地检、重点场所和机构查验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减少不必要的聚集等措施。国家卫健委将组织评估这些措施对尽早发现、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规模性反弹的作用,下一步,将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前提下,在评估措施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和病毒变异等因素,持续完善优化疫情防控政策,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吴尊友: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躺平”
“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躺平’。”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从全球防控政策来看,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新冠防控措施,最起码的都在做疫苗接种工作。
吴尊友表示,“动态清零”是控制急性传染病的总原则,也是新冠防控的总方针。过去近三年时间里,我国先后发生了300多起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地疫情,这些疫情都得到了很好控制。实践证明,“动态清零”总方针是科学的,防控效果是显著的,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目前,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
吴尊友说,疫情从高流行的地区向低流行的地区蔓延扩散,就像水从高位向低位流动一样,是传染病流行扩散的一种自然规律。武汉疫情控制后,我国又出现了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地疫情,所以我国确定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总策略。实践证明,我国的新冠防控总策略是科学的、是有效的。
吴尊友:接种疫苗者感染新冠后患后遗症的风险更低
“新冠后遗症常见于重症病例,但也可以发生在轻症病例。”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一般来说,接种过疫苗的人,感染新冠后患后遗症的风险要远远低于那些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
吴尊友介绍,新冠后遗症又称新冠长期症状。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公布的临床病例定义,新冠后遗症通常发生在感染新冠发病后的3个月内,可以是急性感染康复后出现某些新症状,或者原先急性感染期某些症状持续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这些症状可以反复发生,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来解释。
据他介绍,根据全球研究结果,新冠后遗症覆盖范围较广的健康问题,包括:乏力或疲倦、思维障碍或不能集中精力、呼吸急促或困难、头痛、头晕、心跳加速、胸口疼痛、咳嗽、关节或肌肉疼痛、抑郁或焦虑、发热、嗅觉或味觉丧失,等等。这些症状可以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吴尊友表示,预防新冠后遗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因此,我国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仅是控制规模化疫情的重要策略手段,也是预防新冠的重要方法。
何时能够结束疫情?梁万年回应:看到胜利的曙光,但还并未到达胜利的彼岸
“我们都期盼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能回归到像2019年以前那样正常的生活。现在总体来看,我们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是还并没有达到胜利的彼岸。”梁万年表示,我国要继续努力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
“最终疫情彻底结束或者彻底战胜疫情,需要综合考虑这种病毒的变异、疾病的感染谱、严重度的变化,以及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能力,包括我们的防控能力、救治能力,以及社会公共卫生的干预措施这几个方面要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梁万年说,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个窗口期,有几项工作是需要进一步做的。
一是当前要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坚持我们的总策略、总方针是非常重要的,抓住这个“窗口期”,我们再坚持,坚持才会胜利,坚持定能胜利,信心可能比黄金更为重要。这一点非常重要。二是要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对老年人的疫苗接种,防止重症、防止死亡。三是加强防控、救治能力的建设和相应准备。四是发挥科技作用,在更有效的疫苗,在更有效、更可及、更简便使用的药物研发、生产、供应方面还要加大力度,现在在药物上已经看到了一些曙光。五是做好相应物资储备和保障,包括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也包括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的物资储备。六是强调快速、精准,强调防止“一刀切”,防止“层层加码”的现象。
“如果这些综合起来做,坚定信心,我们一定能最终战胜疫情。”梁万年表示。
梁万年:疫情防控的“效益账”要用动态视角看待
在疫情持续的背景下,疫情防控的“效益账”“成本账”应该怎么算?梁万年指出,疫情防控的效益要采用动态视角、从整体上来看待。考虑疫情防控的效益,不仅仅要算经济上的得与失,还要算健康账,特别是民生账、社会账。
“新冠疫情持续了近三年,这在人类的疾病,尤其是大流行病的疾病史上也是罕见的。持续时间这么长,且病毒在反复变异,呈现传播速度加快等特点,疫情防控措施就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和调整,也难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梁万年说。
梁万年进一步表示,从公共卫生角度看,在大流行的疫情面前,保障更大范围、更长远、更大人群的利益,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各国都在努力平衡(疫情防控的)这种成本和效益。在这种情况下,权衡(效益)是要基于各国的文化、防控的理念和条件来做出。”
梁万年指出,我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特别强调要科学防控、依法防控、精准防控,目的正是通过科学、依法、精准的防控,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减少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经实践证明,我国的疫情防控是科学有效的,从全球比较来看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无论在防控效果还是经济发展上,我国的疫情防控所取得的成效在全球都是领先的,同时也有效平衡了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南方日报记者 段江含 赵晓娜 泠汐
海报: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