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个人破产,我们都听过,然而如今,一座城市也可以破产,而且还是大城市,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英国。
据英国广播公司29日消息,英国诺丁汉市议会宣布,该市目前事实上已破产。除了维持法律规定必须提供的社会服务外,当地市政府将暂停其他支出。
这是继9月初伯明翰后,又一个宣布进入事实性破产的英国城市了。事实上,过去几年里已经有7个英国地方政府,包括诺森比亚郡、北安普顿郡、沃金、斯劳,以及大伦敦的克洛伊顿区等,都宣布了破产。
英国这些城市为什么会破产?这意味着什么?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陷入财政危机
诺丁汉市近一财年开支超支2300万英镑
据央视新闻11月30日消息,当地时间11月29日,据多家英国媒体报道,英国英格兰中部城市诺丁汉市政委员会宣布该市已事实性破产,并根据《1988年地方政府财政法》第114条发布了报告。这意味着该市将停止法律规定的服务之外的所有支出。
诺丁汉市为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贸易集散地,近年来一直受财政问题困扰,此前已被英国政府监管。2020年,该市创办的罗宾汉能源公司出现经营问题,此后诺丁汉市议会一直面临着财务压力。
11月14日,由英国工党主导的诺丁汉市议会宣布,由于诺丁汉连续多年无法保持收支平衡,按照相关法律,议会可宣布该市“事实上已破产”。报道指出,2023至2024财年,该市财政开支超支23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08亿元)。
议会发布的相关报告指出,诺丁汉市财政超支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福利和针对无家可归者的救济开支不断扩大,而近年来的通货膨胀则加剧了这一问题。诺丁汉市政府及有关单位将在未来21天内召开特别会议,商讨该市破产后将要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不止诺丁汉
伯明翰也因开支过大宣布破产
除了诺丁汉外,英国的伯明翰市、克里登市等多地也宣布了破产,原因均为公共服务开支过大。
9月5日,曾号称“世界车间”的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发布“第114条通知”,宣布其“实际上已经破产”。据悉,该市将停止所有新的开支,但保护弱势群体等法定服务除外。
伯明翰位于英格兰中部,是英国第二大城市,人口与面积都仅次于伦敦。它之所以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因为许多知名汽车品牌的总部都设在这座城市。它本应是英国的“璀璨明珠”,结果却成了英国的“黑洞”。
伯明翰市议会在宣布其已陷入财政危机的声明中说,目前的预算缺口为8700万英镑,相当于近8亿元人民币。一座城市为什么会缺钱呢?
伯明翰市议会是欧洲最大的一个地方当局,共包含101名市议员,其中工党议员占比近65%。据英国媒体报道,压倒伯明翰市议会的,可能是一张高达7.6亿英镑的账单。
而伯明翰市议会9月5日发布的“114条款通知”则是解决该市同工同酬索赔案,以及预算内年度财务缺口的一部分,同时意味着议会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平衡其预算。
伯明翰市政委员会发布“第114条通知”(图自伯明翰市政委员会官网)
伯明翰市同工同酬索赔案可以追溯到11年前。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2012年,伯明翰市议会在一项有关同工同酬的上诉中败诉。当时,英国最高法院作出有利于174名员工的裁决,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员工,包括学校助教、清洁工、餐饮服务人员等,她们没有获得传统上发给由男性主导职位的奖金。自2012年以来,伯明翰市政府已为此事支付了近11亿英镑的赔款。
除此之外,伯明翰市议会称,该市Oracle IT系统的实施问题也增加了财政压力。据报道,该IT系统旨在简化议会支付流程和人力资源系统,原定耗资1900万英镑,但在推迟了三年之后,今年5月有消息称,其成本可能高达1亿英镑。
通胀率激增
高通胀成破产原因之一
除了入不敷出,深陷财政困境之外,高通胀也是伯明翰等市宣布的破产原因之一。
由英国47个地方政府组成的团体“市政当局特别利益小组”SIGOMA(Special Interest Group of Municipal Authorities)指出,中央政府需要认识到各个地方在过去12个月里不得不应对的巨大通胀压力。
英国天空新闻网报道截图
英国的通胀率从2022年中期开始激增,去年底一度达到10.1%,创下40多年来新高。随后,两位数上下的通胀率连续保持数月。虽然目前通胀率降至7.9%,但仍远高于英国央行的目标2%。英国央行目前已连续13次加息,将英国的利率提高到5%,以缓解通胀。
英国智库国民经济与社会研究所也指出,英国通胀不断升级的原因包括俄乌冲突进一步刺激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新冠疫情带来的供应链危机,以及英国“脱欧”后遗症渐趋显现等。
而为这一切买单的是民众,因为始终领跑通胀的是食品和日用品等每天都需要的生活物资。
据《财富》杂志8月19日报道,自疫情暴发以来,英国的公共债务负担飙升了40%以上,达到近2.6万亿英镑,自1961年以来首次超过其GDP。
对于英国地方政府出现的危机,英国政府预算责任办公室曾警告公共财政处于非常危险的状况,官方预期在50年内英国国债规模将要达到GDP的310%。
多地陷入财务困境
地方政府宣布破产早有先例
在英国,地方政府破产的案例在近年逐渐增多,包括伯明翰、瑟罗克、克罗伊登、斯劳和北安普敦郡等地方政府均宣布过实质破产,其中克罗伊登市议会更是在去年11月提交了第三次“114号通知”。
在英国,市议会因为财务困境而宣布破产早有先例。2000年,大伦敦内伦敦的自治市哈克尼议会就曾发布“114条款通知”。2018年,北安普敦郡议会也发布了“114条款通知”。2022年11月,位于大伦敦的克罗伊登议会发布了两年内的第三次“114条款通知”。埃塞克斯郡的瑟罗克、萨里郡的沃金也曾采取类似举措。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英国地方议会正陷入财务困境。英国《卫报》9月5日报道指出,至少有26个英国地方当局被认为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宣布“114条款通知”。科克里斯、黑斯廷斯、德比、考文垂和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等地都表示,其面临着财务困境。
英国地方政府协会估计,仅仅是为了保持服务不变,英国各地议会在未来两年也将面临近30亿英镑的资金缺口。该协会呼吁制定长期计划,为地方服务提供充足的资金。
通胀“高烧”不退
英国民众生活危机四伏
而事实上,高通胀也只是英国的冰山一角。过去一年多来,英国民众饱受高通胀压力之苦,物价上涨速度几乎超过所有行业工资增速,人们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英国一家慈善机构的报告显示,去年约七分之一的英国人因缺钱面临饥饿困扰。
比如,在过去的15年中,英国初级医生的工资下降了35%。近9个月,英国初级医生已经先后举行了5次罢工,共计造成77.8万个医院预约被取消。他们的诉求就是工资收入要恢复到和过去一样的收入水平,而这只是英国各行业从业者抗议通胀对生活造成困难的一个缩影。
根据英国政府7月25日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31日,英国英格兰地区在临时住所居住的家庭数量创新高,达到约10.5万,这一数据较去年同期上涨了约10%,这也是自1998年有该项统计以来的最高值。当地媒体报道称,2022年以来,英国物价高企、房租快速上涨,无家可归和只能居住在临时住所的人数大幅增长。
通胀居高不下,犯罪和暴力事件也呈现上升趋势。
8月9日,英国首都伦敦的商业街牛津街就出现混乱,9人被逮捕,其中两人被指试图抢劫,其他人员涉嫌袭警及试图偷窃。报道称,此前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煽动抢劫牛津街一家商店,为此伦敦警方在相关地点增派了警力。
此外,英国还频频发生罢工事件。除了前面提到的医院罢工,今年7月初,英国全国教育联盟工会的教师举行第6次罢工,抗议通胀高企,要求调整薪资。7月和8月,英国伦敦盖特威克国际机场联合工会接连举行两次罢工,同样是为了抗议高通胀,要求提高待遇。9月1日,为抗议高通胀,英国火车司机工会举行罢工。9月2日,为抗议居高不下的通胀水平、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英国全国铁路、海路与公路运输工会的2万名铁路员工举行罢工。
城市宣布事实性破产
将有何影响?
作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贸易集散地的诺丁汉也加入破产队伍,究其背景可以看出,这些城市面临的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甚至可以被视作整个英国城市发展现状的缩影。
因为,实际上,城市财政问题更多反映的是英国中央政府财政问题。实际上,英国地方政府征税的权力是被高度限制的。地方政府可掌控财源基本就是按住宅每户征收的市政税,以及酒吧、餐馆、杂货店等各种小档口门市要缴纳的商业税,所以英国地方政府的财政事实上都需要仰赖中央政府的补贴。
然而,过去十几年来,在保守党执政下,英国中央政府一直走的是紧缩财政。保守党一直承诺要建立一个低税收低借贷和低财政支出的经济运转体系,但是新冠疫情中,为了维持经济运转不会脆断,英国政府天量发债借贷,事实上已经背上了极其沉重的财政包袱。如今利率飙升,连中央政府都要顶着骂声加税,同时量入为出勒紧裤带过日子,那么能分给地方政府的补贴就更少了。
此时,城市经济发展如果再有风吹草动,则会把地方政府拖进泥沼。比如,压倒诺丁汉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该市创办的罗宾汉能源公司2020年开始出现经营问题,此后诺丁汉市议会一直面临着财务压力,最终坚持不下去了。而此前的伯明翰也是在工业发展特别是汽车产业没落后才出现了财政问题。
虽然,英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仍然未能解决财政税收持续萎缩的问题。这主要还是英国经济发展困境使然。首先,英国尚未摆脱“脱欧”对经济的影响,贸易成本的增加让英国对欧盟出口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下降。其次,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能源和商品价格上涨,加剧英国经济复苏压力,通胀高企,去年英国通胀率同比涨幅一度达到11.1%,创下40年来新高。为此,英国央行强势加息,但加息对通胀的控制作用似乎并不理想,反而导致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普通居民的债务成本越来越高,进而影响消费。
虽然短时间内看,城市破产并不会对普通市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政府依然会运转,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业不会停摆,如果下一个财年,城市财政状况有所好转的话,破产也会被取消。但如果财政没有起色,可以想见,明年的财政预算可能会削减图书馆、成人教育等等的支出,并减少服务支出,还有可能上调商业房产税和市政税等。
这样一来,必然又导致恶性循环,进一步损害岌岌可危的财政与经济发展。如果高通胀和高利率持续下去,英国经济陷入衰退将是大概率事件,而诺丁汉不是事实上破产的第一个英国城市,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它或许只是这个连锁过程中的一块多米诺骨牌。
编辑:李婷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环球时报、中新社、每日经济新闻、武汉晚报、羊城晚报•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