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一副虚拟现实眼镜,在独特视角下观赏古城的“前世今生”。陕西西安推出的“VR沉浸式”空中览古城项目,给游客带来震撼而美好的体验。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和可穿戴设备在消费场景中大展身手,也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色彩,让人大呼“太过瘾了”。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回暖势头比较明显,开了一个好头。其中餐饮、文娱等服务业表现亮眼,而服务性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已近“半壁江山”,受到广泛热议。
“旅游不再是简单地守一座山、一个园,而是在历史文化挖掘和技术应用中催生新的业态。”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专注于文旅产业创新的吴国平带来了打造文旅业“专精特新”的议案。他提议,推动文旅行业数字化变革和自主研发,文旅行业的“专精特新”要更侧重人性化服务、创意、美学等多个维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恢复,就要盘活“存量”;要扩大,就要创造“增量”。既要有传统消费的转型升级,又要有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的扩能增效。当下,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高品质、定制化、体验化更是打开了消费的全新空间。从文化经典的数字呈现,到“新国潮”的个性化表达,无不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和精神满足。
如果说文化和精神内涵赋予了消费以内核,那么科技则为消费插上了一双翅膀。当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成为新型消费的明显特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7%以上。
种种“新”消费,不仅刺激了消费活力的持续释放,也拉动了经济增长、满足了人们的美好生活追求。有了新前景,还要让老百姓敢消费、有钱消费。而从中央一系列稳就业和加强财税支持等措施来看,消费并不是在单线前行,而是在一盘综合盘活的棋局中健康远行。
从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到保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个“质”字贯穿全局。需求和供给相互牵引,使消费两端走向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这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也是实现良性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文|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