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新闻 > 精品 > 专题推荐 2021 > 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 > 论坛头条

读懂中国丨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专精特新+数字化”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12-11 20:41 来源:广州市广播电视台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今年以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密集出台,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哪里?12月3日,在“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有关“提振信心——民营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密码”研讨会上,来自政策研究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界代表对此进行了探讨。与会嘉宾认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专精特新+数字化”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提振信心很重要。

读懂中国

00:00/00:00
Error loading: "https://gdvideo.southcn.com/50ec97f9982171eebfca4531949c0102/da7cc6ba941b4b6996ef73fcdcad4ffd-0fce1cf53ed24f67506a3fce8eec5cee-sq.mp3"

研讨会嘉宾合照。记者 张婧 摄

研讨会嘉宾合照。记者 张婧 摄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密集出台

  巩固经济回稳向好态势 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给出多组数据:目前中国个体工商户8800多万个,私营企业5200多万户,城镇就业人口超4亿;民营经济在占有不到30%的国家资产资源和政府科技资源,不到40%的国家金融资源的情况下,创造了全国50%以上的投资、税收,60%以上的GDP和70%以上的科技创新;在民营经济500强中,有约四成195家企业参加了“一带一路”的建设;本世纪以来,许多民营经济搭上了全球化浪潮的快车,国际竞争能力大大增强,一大批民营企业成为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头部企业,世界500强中,中国民营经济占了42强。

  “民营经济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同时民营经济也是最有活力、创造力、竞争力的市场经营主体。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它也正在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主体力量,成为走向世界进行海外投资的主体。”彭森认为。

  彭森表示,中央此时密集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旨在巩固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助力高质量发展。“这次意见中是最大的亮点,就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这个论断过去专属于国有企业。如果我们能坚持这种竞争中性的意见,把它作为一个大政策,各种所有制的经济能够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的保护,我想对民营经济就是最大的‘定心丸’,就是个最好的政策。”

  “专精特新+数字化”

  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自身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玉认为,“专精特新+数字化”是必由之路。“各行各业都充满着竞争,对我们的企业家来说,唯有专注把自己最擅长的行业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做得更好;中国企业要走向全球,需要构建起全球范围内的这样的一个数字能力。”

  朱玉同时指出,数字能力正在成为高韧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中小民营企业的数字化成熟度普遍偏低,还存在“想转不敢转”“想转不会转”等问题。如何破解?朱玉建议:“一是通过场景替代产品,生态覆盖产业;第二是要通过小快、轻、准的产品或者是解决方案来补齐企业的数字化能力;三是要巧借外力,借助于我们的央企国企的一些链主企业,借助民营企业中的行业龙头的引领带动作用,巧借外力搭上转型便车。”

  企业高质量发展实践:

  要有高质量的供应链和研发 鼓励创新

  在广州逸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锦锋看来,高质量发展对他们初创企业来说,意味着聚焦科研、研发和产品力和品牌力。“过去两年,我们在研发端投资了3亿,未来五年预计投资10亿。这些投资背后是企业的选择,当我们面临国际巨头竞争时,我们坚信差异化道路就是要有高质量的供应链、高质量的研发,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更好的地位,以及消费者的认可。”

  “如果民营企业稍微突破一点,就说是触碰红线,这个行业可能就陷入了冬天,谁敢去创新?"李锦记健康产业集团高级副总裁、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黄健龙建议,政府在政策机制等方面引导民营企业敢于突破、敢于试错,“创新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背后政策的支持和理解,是不是看企业的出发点,这些是真真正正很重要”。

  此外,黄健龙希望,政府职能部门为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经济、政策等提供前瞻性的指导,并帮助企业获得智力上的支持。

  在不确定环境中

  政府更应帮民营企业解后顾之忧

  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彤指出,当前民营经济进入一个空前的政策红利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如何提振企业家的信心。他建议:“要增加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凡是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都应该安排民营企业代表参与前置的调研讨论,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要让企业看得清清楚楚,理解得明明白白,要让政府公开成为自觉,让运作透明成为常态。其次要增加政策供给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已经发布的政策没有充足的重大原因不能随意改变。”

  当前影响经济运行预期的重要因素,就是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不少民营企业家采取避险的措施。“正是这种情况,政府要重点关注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成立专门的纾困解绕救助机制,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后顾之忧。”王彤认为。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林涛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