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今日(25日)10时召开“高质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 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依法严惩治毒品犯罪、强化禁毒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国庆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加强对毒品犯罪案件的法律监督,加大对毒品犯罪案件的惩治力度,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禁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毒品犯罪6.1万余人,同比下降14%;起诉毒品犯罪6.5万余人,同比下降33%。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来看,近年来毒品犯罪数量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国家禁毒工作成效显著。
针对不法分子通过寄递渠道实施贩运毒品犯罪问题,检察机关不断加大对寄递毒品犯罪的惩治力度。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寄递毒品犯罪2100余人。例如,江西检察机关办理的黄某海贩卖、运输毒品、洗钱案,黄某海通过快递贩运甲基苯丙胺(冰毒)38.04克,黄某海归案后否认犯罪事实,检察机关及时向侦查机关提出23条补充侦查意见,完善证据体系,最终黄某海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三个月。
对于新型毒品犯罪,我国检察机关从严惩治。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将麻精药品等新型毒品作为传统毒品替代物进行贩运,特别是麻精药品以不同形式呈现,迷惑性强,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检察机关依法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罪名进行严厉打击。
另外,通过大数据赋能提高惩治毒品犯罪质效。针对当前非接触式毒品犯罪、新型毒品犯罪等新情况新特点,各地探索研发毒品案件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增强监督线索发现、识别、分析、处置能力,提升毒品案件办理质效。浙江、四川、湖北等地检察机关持续建设涉毒案件“数据池”,精准绘制涉毒人员“数字画像”,构建涉案人员上下家关系图,深挖细查余罪漏犯,提升毒品犯罪惩治效果。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