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新闻 > 粤学习 > 学习头条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我们在一个狂奔的大模型时代

2023-06-08 13:38 来源:南方+ 曾子航 王百臻

  6月8日上午,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字出版前沿技术发展与应用(分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业界和学界的多位嘉宾围绕数字出版的前沿技术进行主旨发言。

  活动现场,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以“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的出版行业发展新趋势”进行了主题发言。

  “我们在一个狂奔的大模型时代。”司晓认为,目前AI的迭代进化速度非常之快。以ChatGPT为例,目前它已经能够作诗,与人类形成共创的关系。

  司晓结合网络的形象说法,把ChatGPT的三个训练阶段比作了鹦鹉进化史。

  在“开卷有益”、无监督学习阶段,ChatGPT通过对“海量互联网文本”做单字接龙,以扩充模型的词汇量、语言知识等,从“哑巴鹦鹉”变成“脑容量超级大的‘懂王’鹦鹉”。

  在“模板规范”、监督学习阶段,ChatGPT对“优质对话范例”做单字接龙,以规范回答的对话模式和对话内容,变成“懂规矩的博学鹦鹉”。

  在“创意引导”、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阶段,ChatGPT根据“人类对它生成答案的好坏评分”来调节模型,以引导它生成人类认可的创意回答,变成“既懂规矩又会试探的博学鹦鹉”。

  “大模型为数字人、元宇宙、机器人等交叉领域带来新空间。”司晓认为,ChatGPT改变了大模型,改变了版权领域的底层创作逻辑,包括思想和表达的方法。“实际上,它对作品的学习更类似于对思想的学习,它不会用你的表达。”

  数字AI对版权制度的挑战,司晓认为其中既包括创作逻辑层面,又包括保护客体层面。

  “虽然人类仍然可以垄断独创性的思想,但在思想的具体表达层面正逐渐被人工智能所赶超。”司晓说道。在他看来,ChatGPT类产品的内容生成机制在于通过对思想层面作品风格、感觉或灵感等的学习,便可以输出海量的、区别于原作品的新表达,依照“思想表达二分法”上述行为难以构成侵权,但却对创作者产生了市场挤压和替代效果。

  文字:南方+记者 曾子航 王百臻

  摄影:王玮

编辑:黎洁婵   责任编辑:陈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