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家里那张藤椅吗?就是那张承载儿时记忆、夏夜就着西瓜纳凉的藤椅。今天(26日),在广东省文化馆一路展厅,小南随着“藤编(大沥)”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陆凯雯老师,一起寻回“藤编”的记忆。
2020年端午节假期(6月25日-27日),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隆重推出“节庆‘叹’非遗”——2020年端午节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广州、佛山、东莞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今日举行的“解码非遗——藤编体验课”为 “解码非遗”体验课第二课。“藤编”背后有哪些故事,就来同小南一起探探吧。
《广东新语》中记载,“岭南藤类至多,货于天下。”而近现代南海藤编,起源于南海区沙贝口岸。作为中荷通商的口岸,沙贝进出港船只众多,而每次卸货之后,用作包装的藤料就被废弃在江边。这些藤料为沙贝群众捡回家,做成谷箩、菜篮等器具,时长日久,这些小编小织逐渐发展成各种花色品种。从此,南海县沙贝就成了闻名中外的“藤乡”了。
活动中,陆凯雯老师展示了“编藤”“接藤”的手艺。在她手中,藤条上下纷飞,用平纹式手法,一高一低进行编织,不消片刻,一个藤编的小篮子就已具雏形。“左手虎口稳住底座,右手一里一外,均匀、轻柔地编。” 陆凯雯一边解释,一边手把手示范给来场的大人小孩。在她的指点下,亦有不少参与者编出了有模有样的小花篮。
小南印象中,藤编总是和藤椅藤柜这些老家具联系在一起,不过,陆凯雯老师在活动中向我们展示了藤手袖、藤防撞器、藤笔筒等实用又美观的藤器。“藤也可以和其他材质玩‘跨界’。” 陆凯雯介绍,“和木座、玉石结合,能给藤编带来不一样的风格。”
她向小南展示的《满园春色》,便是木和藤的“跨界”作品,木质的枝条更显藤编荔枝的质感。而作品中每一个荔枝大小均匀,收口处毫无痕迹,即使是陆凯雯这样有数十年编制经验的老手,也需要一个小时才能织出一颗。整件作品则需要超过一周才能制作完成。
藤编这一传统技艺,借鉴现代“潮物”审美,与其他材质“跨界”联动,能玩出不少新花样。明天,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请来陈李济中药博物馆的蔡沛欣老师现场授课,与中药香囊“亲密接触”。锁定“解码非遗”,小南与你明天见!
【南方日报记者】杨逸 实习生 孙羽嘉
【通讯员】李劭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