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3名嘉宾解读不同的“深圳速度” 见证广东改革开放巨大成就

2023-10-22 07:49 来源:南方日报 尚黎阳 陈子阳

  “深圳速度”是广东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更快、更敢闯、更创新……在不同人心中,“深圳速度”有不同的关键词。“穿梭45·身边故事会”第二场活动上,3名在不同时间来到广东的嘉宾的人生际遇,是“深圳速度”的不同注脚。他们也从各自的视野,见证着广东改革开放45年来的巨大成就。

  关键词:快

  对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陆建新而言,“深圳速度”的关键词是“快”。

  1982年,刚满18岁的陆建新接到公司通知,前往深圳负责国贸大厦的工程测量工作。在国贸大厦建设工地旁边的一栋楼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给当时的他带来从未有过的冲击。

  在此后的工程建设中,陆建新不断提速。在国贸大厦建设中做测量时,他把反光镜改成拇指大小的小棱镜,做测量时装到口袋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进一步提升国贸大厦建设速度,团队还决定采用滑模施工技术。“那时国内没有先例,前三次试验都失败了。但我们没有放弃,顶住压力通宵达旦研究,终于找出原因,在第四次一举成功!”陆建新说。“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就这样诞生。

  此后,陆建新还参与了深圳第二座超高层钢结构大楼地王大厦的建设。团队采用从国外引进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比传统技术减少了焊缝清渣等程序,在速度上快了3到4倍。地王大厦384米高的主楼钢结构,施工仅用379天就完成,最快时施工速度达到两天半一个结构层,再一次刷新“深圳速度”。

  40多年来,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这些陆建新参与建设的标志性建筑接连拔地而起,曾经的边陲小镇深圳,也早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个人成长和城市发展都走上“快车道”,这让陆建新不由感叹:“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仍会毫不犹豫地踏上那趟南下的火车。”

  关键词:闯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一任副总经理禹国刚看来,“深圳速度”的关键词是“闯”。

  42年前,已接近不惑之年的禹国刚,怀着对改革开放热土的期待,变卖了家里最值钱的一台收音机和一台黑白电视机,毅然闯出家乡,选择南下。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之后,禹国刚成为新中国第一批选派到日本学习证券和证券交易的留学生。1988年,深圳决定在资本市场的试验探索中先行一步,成立“深圳资本市场领导小组”。禹国刚受命担任领导小组下属专家小组组长,具体负责筹建深圳证券交易所。

  筹办之初,一切从零开始。禹国刚再次拿出闯的勇气,他向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借了一套家属宿舍,借了床铺、被褥、桌椅,又从武汉大学借调了几个研究生,从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贷款20万元,专家小组就这样搭建起来。

  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专家小组翻阅了大量境外法律法规,光是翻译证券交易各项业务的规则资料,就达到200多万字,形成的中文法规规章也有30多万字。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快33年,但1990年12月1日这一天的情形,在我脑海里还是无比清晰。”回忆当年,禹国刚依然动情。那天上午9时整,深交所敲钟开业。那一刻,禹国刚忍不住流下热泪。

  伴随着清脆的钟声,新中国第一家按照国际惯例规范化集中交易的证券交易所在深圳诞生,揭开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辉煌篇章。

  禹国刚认为,“深圳速度”不仅是一个时代快速发展的符号,更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精神的象征。正是在改革开放精神的激励下,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发展。而他个人,也迎来了人生中一次次重要机遇,写下了“深圳速度”的生动注脚。

  关键词:创新

  新时代的“深圳速度”,在深圳湾实验室党委书记胡晓军眼中,是一批批科研人员跑出的创新“加速度”。

  2020年,深圳湾实验室刚成立不久,提出要面向生命健康前沿领域,探索实践科研新模式。这与胡晓军的想法不谋而合。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经历,让他对如何发挥党建作用,打造健康向上的科研生态非常有兴趣。“所以,选择深圳,选择深圳湾实验室,我从未犹豫。”

  成立短短4年时间,深圳湾实验室已在多个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取得突破性进展。胡晓军认为,这背后有3条秘诀。

  第1条秘诀,是建立起国际化的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胡晓军介绍,深圳湾实验室跳出了浓重的行政管理色彩所带来的限制,能够灵活引进人才,同时还具备职称自主评审权,这让青年科学家们在专心学术研究的同时能得到更多认可和保障。

  第2条秘诀,是培育自由开放的科研创新土壤。胡晓军介绍,深圳湾实验室鼓励“自由探索+协同攻关”,让许多不同领域、不同项目的学者碰撞出火花。比如,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和发病机制研究的“大湾区老年脑健康计划”,就是跨学科、多角度进行协同攻关的典型范例。

  第3条秘诀,是建立完善的“科研无忧”人才保障机制。胡晓军说,实验室聚焦薪酬、落户、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领域,不断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打造一个系统化专业化的支撑保障机制,让科学家可以心无旁骛专注科研。

  在创新机制的驱动下,深圳湾实验室实现超常规发展,在科技增量上不断加速攀升。胡晓军期待,在改革开放精神的鼓舞下,实验室继续向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高地迈进。

  南方日报记者 尚黎阳

  见习记者 陈子阳

编辑:陈海敏   责任编辑:朱景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