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席卷全球、《哪吒2》横空出世、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强大信心……2025年开春,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市场。
国内各大城市也因此开启了一场“重估叙事”。
杭州、成都等省会城市凭借创新“力作”一鸣惊人,让不少城市不得不重新审视评估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此期间,广州民企厚积薄发,锋芒渐露,喜讯叠加!
广州企业,成批走向聚光灯前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广州市黄埔区的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毅然受邀参加;
2月18日,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广州开展专题调研。云蝶科技、图灵新智算、艾目易科技、杰创智能、高新兴机器人、视源股份、赛特智能、里工实业、广东汇天、小马智行等一批科技创新企业纷纷亮出新成果、新应用;
当地时间2月14日,广州企业文远知行美股涨幅一度达到135.35%,触发熔断。这源于全球算力巨头英伟达的持股……
既有资本市场的认可,也有政府加持的信号——穗企的“三连高光”,是广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将产业发展与城市战略深度绑定的缩影。
城市大力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图强,要实现政策红利、市场活力与科技突破的共振。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广州的“创新合伙人”,城运与企运便能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共赢。
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广州拥有联合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行业,形成了6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细分领域产业集群聚流,成为广州产业体系向新图强的现实基础。
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赋予广州“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功能定位。肩负起国家使命战略,广州持续推动“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立梁架柱、抢滩布局、构建生态。
穗企爆发的三大动力源
广州企业的炫酷亮相,与“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托举与支撑关联紧密。企业成长的背后,广州努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展现出了三大核心竞争力。
一是引领行业变革转型新势力正在涌现。
自动驾驶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关键一环。小马智行、文远知行接连两家自动驾驶独角兽“出笼”,在行业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为转型突围中的广州汽车制造带来一缕新“曙光”。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所在的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承载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任务使命。近年来,广州积极引入自动驾驶企业、开放道路测试、立法支持行业发展,持续加码自动驾驶赛道。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生态链加速构建。
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坚持走“小而专、精而强”路线,聚焦人工智能垂直大模型创新发展;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一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助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人形机器人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正努力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企业通过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拓展,为城市抢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供了核心动力。
三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协同局面加紧形成。
艾目易科技、杰创智能、高新兴机器人、视源股份、赛特智能等企业的人工智能应用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广州具备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多元等优势,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可以赋能千行百业。整个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背后,是广州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努力让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超级平台”产出“超级成果”。
城运与企运的双向奔赴
企业的“点状突破”,引发一座城的集体深思:广州能否依托“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跻身全球城市第一梯队?
在产业链重要环节进口依存度高、新旧动能转换经历阵痛、区域竞合压力加剧等现实考验下,这不仅是对企业成色的终极考量,也关乎一座城市的气运。
企业绽放的光芒,只会更加绚烂这座城市。企业的活力、动力与创新,是衡量城市能级的重要参照。
穗企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直接提升了城市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例如,视源股份的超高清显示技术助力广州成为全国超高清视频产业高地;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技术则使广州跻身全球智慧交通创新前沿。这些成就不仅吸引资本与人才集聚,更推动城市从“制造枢纽”向“创新策源地”转型。
城市展现的策略,更是企业开辟新赛道的信心。“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倾斜,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以未来产业为例,广州布局的智能无人系统、深海深空等六大领域,为亿航、中科宇航等企业提供了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的明确路径。这种“战略导航”降低了企业的试错成本,将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从水路繁华的十三行商船“集如林木”,到中国近代第一座石船坞在长洲岛落成,再到众多“全国第一”“全国首创”的工业传奇涌现,广州的城运始终与商业文明、产业更迭共生共荣。
城市与产业的双向奔赴,塑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韧性。如今,视源股份的智能平板走进东南亚课堂、小马智行的Robotaxi驶入卢森堡街头、文远知行的无人驾驶小巴穿越于新加坡圣淘沙岛,广州正在书写新的全球叙事。
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硬科技+软实力”的双重突破,实现从“千年商都”再跃升,书写“中心型世界城市”新的风采,这不仅关乎产业的升级,更关乎一座城市现代化范式的迭代。
南方+记者 李鹏程 柳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