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从岭南到塞北,春季粮食生产热潮涌流。截至5月5日,全国早稻播栽已经全部完成,中稻播栽12%,春播玉米已播种63.8%,进展快、苗情好,为粮食丰收打下好基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表明,我国种植业增加值逆势增长3.5%,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
战“疫”、战贫双线作战下,种植业增加值逆势增长,无疑为复苏中的中国经济打上了亮丽的色彩。无论是洞庭湖畔的鱼米之乡,还是中原粮仓的丰饶之地,“春雨伴桃花,耕种满田畴”,浓郁的烟火气氤氲缭绕、沁人肺腑。如此三农美景,增加了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目标任务的底气和信心。
这个逆势增长的好势头,来自全国上上下下的努力,来自一滴一滴的汗水和一次一次的辛劳。稳面积,确保口粮稳在8亿亩以上,粮食总产达1.3万亿斤以上;稳政策,价格托底,补贴给力,让种粮户吃上定心丸;稳产能,夯实基础,确保粮食供得上、供得好。为此,粮农动起来,干部动起来,新型经营主体动起来,各地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撸起袖子加油干。所有这些,就是种植业增加值逆势增长的强大推力。
中华民族深谙“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道理。对于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是须臾不可放松的一道红线。党中央历来重视三农工作,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在聚焦三农,部署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大厅,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就是提醒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所松动,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一场疫情,不仅对我国经济带来较大冲击,也使世界局势变得严峻。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应充裕,市场运行和价格总体平稳,但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交锋碰撞,必将给粮食安全带来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高屋建瓴、计之长远。
确保粮食安全,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不能让粮食供应成为受制于人的软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平实普通的文字里,蕴含着颠扑不破的真理,浸透无数的经验教训。“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为了端牢饭碗,各地在疫情防控向好态势不断拓展时,大力推进春耕、春播,做好农资生产、流通、供应工作,抓紧解决影响春耕备耕的突出问题,分秒必争、抢抓农时,为农业生产备足种子、化肥、农膜等物资。特别是,今年中央财政下达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贴、高素质农民培训补贴。同时加大双季稻生产支持,统筹整合稻谷补贴、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资金共计36.7亿元。如今春耕春播进展快、苗情好,就来自不懈的奋斗,就来自硬核的政策。(南方网雷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