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广东渔业现代化

2017-08-25 10:51 来源:南方日报 黄进

  

  建设中的现代渔港——广东闸坡渔港。

  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加工水产品。

  现代渔业是新兴渔业形态,符合当今世界渔业发展趋势。为了迎头赶上这一“世界渔业发展趋势”,2017年4月,我省制定并印发了《广东省现代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在《规划》的指引下,围绕如何发展现代渔业,我省做出了诸多有益探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2016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2863亿元,比2010年增长77.1%;水产品总产量874万吨、产值1196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9.9%和61.2%;全省水产养殖面积55万公顷,比2010年减少8262公顷,养殖产量同比增长25.8%;水产品出口量54万吨、出口额32亿美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9.2%和48.2%;渔民人均收入14486元,比2010年增长49.4%。

  渔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渔业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渔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我省正在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带动下,朝着渔业现代化目标奋力迈进。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特色优势品种占全省养殖面积50%

  “打造特色区域品种,擦亮‘客都草鱼’招牌。”在刚刚过去的7月,一场“客都草鱼”品牌创建推广会在梅州举办,吸引了梅州当地渔业养殖企业140多人参加。

  这是我省渔业品牌建设的“镜头”之一。今年以来,省海洋与渔业厅会同地市、相关行业协会开展“一月一品牌”活动,目前,已先后组织召开“客都草鱼”等7次水产品品牌推广会。

  近年来,省海洋与渔业厅还通过广州渔业博览会、青岛渔业博览会、昆明农交会、湛江海博会、中国(江门)锦鲤博览会等,推广我省水产品品牌;举办2016年中国水产品品牌大会,茂名罗非鱼、斗门白蕉海鲈等5个品种被评为2016年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形成了何氏锦湖鲈鱼、绿卡中华鳖、中山脆肉鲩、台山鳗鱼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水产品品牌。

  此外,我省的渔船更新改造步伐也在加快。据统计,近6年来,共更新改造渔船9337艘,全省建成大中型渔船3252艘,有效推动海洋捕捞向外海和深远海拓展。

  远洋捕捞稳步发展,也为我省现代渔业的稳步推进开辟了新路径。近年来,广东认真落实国家远洋渔业发展政策,全省现有远洋渔业企业29家,在外生产远洋渔船177艘。

  休闲渔业作为现代渔业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同样在我省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2011年,农业部印发《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休闲渔业正式列为现代渔业五大产业之一。同年,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休闲渔业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1个、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3个,休闲渔业年产值25亿元。休闲渔业成为以生态观光、渔业体验、休闲游钓为主的新兴产业,带动饲料、鱼药及器材设施等10个大类、100多个相关产业发展,拉动水族产业年产值200多亿元。

  在渔业经济总产值和水产品总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的同时,广东的特色优势养殖发展迅猛: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养殖结构,对虾、罗非鱼、鲈鱼、鳜鱼等特色优势品种占全省养殖面积50%;绿色生态养殖快速发展:清远市、韶关市利用丰富的山泉水、水库水进行瘦身养殖,极大提高成品鱼品质,市场价格提高近50%。


  完善渔业基础设施 现代渔港建设列入省十件民生实事

  渔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既是建设现代渔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支撑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渔业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根据《广东省现代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渔政渔港基础设施建设还被列入“十三五”时期广东渔业的十大重点工程。

  具体来看,最近几年,我省的渔港建设取得突破。省级财政安排11亿元建设13个示范性渔港和区域性避风锚地。省政府将现代渔港建设列入省十件民生实事。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启动建设15个国家级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

  同时,我省的养殖设施持续改善。全省建成深水网箱2240个、工厂化养殖面积100多万立方水体、标准化池塘7万公顷,水产养殖平均单产从2010年的每公顷10吨上升到2016年的12吨,水产养殖集约化水平大幅提高。集装箱循环水高效养殖、微电解水质调节等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快速推广。

  良种体系近年来也在不断完善。全省建成国家级水产良种场5家、省级水产良种场58家、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9家,形成了以国家级、省级良种场为龙头,地市苗种繁育场、县级培育场为支撑的水产苗种生产体系,茂名伟业罗非鱼良种场被授予“全国十大优质种苗基地”。

  渔业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渔业船舶信息管理系统和渔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成海洋渔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渔港渔船可视化、渔业管理扁平化、渔民服务便捷化;率先建成渔业船员无纸化考试系统。农业部在我省召开全国渔业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对我省渔业信息化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有效保障质量安全 全国首颁水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法规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关键环节。

  6月2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这是《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全国第一部水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性法规,使我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步入法治轨道,也标志着我省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取得突破。

  有了地方性法规,近年我省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也在持续加大。省海洋与渔业厅会同质监、食药监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定期开展生产记录、生产用药和标识管理等专项检查,每年出动执法人员超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000多家;建成广东省水产品养殖动态数据库,探索建立以产地编码为主的产地准出管理模式;持续加大水产品抽检力度,省级水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与此同时,全省的监管体系不断健全。持续加大水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建设,建成水产品质检实验室34个、乡镇快检站115个和一批批发市场快速检测站点,广州、湛江等15个地级以上市检测机构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初步建成以部省级检测中心为龙头、地市级检测站为骨干、基层检测点为补充的检验检测网络。

  标准化生产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途径,这在我省形成了不断扩大的态势。创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区)216个、安全示范点300家,建成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24个、无公害产地427个,获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水产品542个。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掌握多项良种选育关键核心技术

  近年来,我省的现代渔业突出科技创新应用,渔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首先体现在科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据统计,近6年来,国家补助渔业科技及产业化项目资金累计达4亿元,带动总投资13亿元。省级累计投入渔业科技资金近2亿元,实施省级渔业科研项目265项,有力推动主导经济品种育种、水产重大病害防治、深水网箱养殖装备、水产品加工保鲜等技术不断创新。

  同时,渔业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掌握了罗非鱼、海水鱼类、珍珠等多项良种选育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相关渔业设施生产关键技术。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76项,培育出吉奥罗非鱼、中科1号凡纳滨对虾、南海1号斑节对虾、优鲈1号大口黑鲈、南优1号合浦珠母贝等19个水产新品种。

  此外,我省还大规模推广新吉富罗非鱼、优鲈1号、中科1号凡纳滨对虾等新品种27个,同时还推广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微生物制剂水质调控、内陆池塘复合净化、鱼虾蟹生态混养等先进实用技术10项,良种良法得到有效推广。

  在广东,科研推广体系近年来也在逐步完善。建成涉渔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5个、省级渔业开发试验中心3个、区域性水产试验中心7个。建成县级以上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34家、水生动物诊疗机构35家。建成远程鱼病监测与诊断网络,建成覆盖地市、县区和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网络。

  现代渔业发展模式结出累累硕果

  华大锐护“六控”优势零排放循环水养殖

  广州华大锐护拥有“六控”优势集装箱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

  集装箱循环水养殖一般包括水质测控、粪便收集、水体净化、供氧恒温、鱼菜共生和智慧渔业六大模块,可根据水源地、气候条件和养殖品种等不同养殖条件进行差异化设计,使地域、气候、天气等影响水产养殖的限制因素降低至最小化,并结合市场需求,养殖具有高市场稀缺性和高市场价值的水产品,实现高收益,例如在西藏等高纬度地区养热带水产品。

  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可以通过“六控”技术实现“四化”,即通过控温、控水、控苗、控料、控菌、控藻,实现绿色生态化、精细工业化、资源集约化、市场敏捷化。在“六控”的作用下,养殖过程可以隔绝污染源,杜绝使用违禁药品,确保产出的水产品无药物残留,无重金属累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做到“真正干净”。

  何氏水产低温冷链配送活鱼运输成本减少75%

  何氏水产自主研发“低温暂养、纯氧配送”模式,使鲜活水产品运输50小时后成活率达99%以上,运输成本仅需传统模式的25%。

  暂养池是何氏水产自主研发的“低温暂养”技术的关键。从塘头捞鱼时,何氏水产在盛鱼的桶里进行第一次加冰块降温,放入暂养池,还会对鱼进行两次逐层降温,五六小时后,鱼会慢慢进入半休眠状态。装车后,工作人员会将冷链车上的氧气管插在泡沫箱内,运输途中,鱼几乎是处于休眠状态,能达到高密度装箱,节省运输成本。不仅如此,何氏水产还在暂养池和货车上都设置感知器,方便实时了解并控制水温,确保降温效果恰到好处。

  就这样,优质的、可追溯的“鲜活水产品”,经过何氏水产车间一道道严格的流程后,从广东佛山出发,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50多个城市,真正实现“南鱼北运”。


  国联种苗“育繁养推一体化”搭建现代种业架构

  湛江国联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是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公司拥有8间设施先进、配套齐全、检验检疫规范的大型种苗场,其中1间是国家级良种场,2间是在建省级良种场,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的各大养殖区域,年产并销售虾苗近50亿尾,且“国联1号”虾苗以其“种质优秀、免疫速长、高产高效”的优良品质及售后服务,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和青睐。

  “育、繁、养、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架构是解决当前对虾种养行业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未来种养企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衡量了一个种苗企业的真正实力。公司现在正在进行南美白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的选育工作,该工作已进行3年,未来选育的新品种将在公司种苗场进行繁育,产出的虾苗在公司工厂化养殖车间进行培育,届时将推向市场。

  清远连南举办稻田鱼节以旅游促发展

  稻田养鱼,是连南“八排瑶”千百年流传下来颇具民族特色的耕养方式。从2012年开始,连南瑶族自治县在省财政厅和省海洋与渔业厅下达的广东省节地节水高质高效渔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全力建设稻鱼生态渔业示范园区。

  据了解,连南示范园区建成后,稻田亩产禾花鱼达30公斤—40公斤,比以往亩产增收15公斤—20公斤,稻谷亩产增收40—50公斤。近年来,稻田鱼价格连涨,每斤能售40元—60元,仅稻田鱼就能收入2000多元,加上稻谷收入,亩产收益能达到4000多元。

  在建设稻鱼生态渔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连南瑶族自治县积极谋求产业升级,自2014年起就连续举办稻田鱼节,通过打造和培育集生态、休闲、观光、品牌营销等于一体的瑶山生态渔业旅游项目,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珠海万山岛修复海岛生态探索渔业休闲游

  珠海万山岛通过修复生态、完善基础设施,开展以垂钓运动、餐饮食鱼、观光疗养、渔业体验等为主的渔业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海岛休闲游,成效初显。

  为了修复海洋生态环境,自2002年起,万山区开始在万山海域陆续投放保护鱼类的人工设施——人工鱼礁,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8520万元,逐步建成东澳、外伶仃、竹洲横洲、庙湾、小万山、大蜘洲等海域的6座礁区,礁体空方约26万立方米,礁区占海面积超过1300公顷。

  万山岛还积极转型,发展生态旅游,岛上也陆续兴办起了海边民宿。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海岛上所建的民房,如今稍加改造,就成了具有渔民独特风情的民宿,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和钓客争相体验。

  顺欣集团拟建省内唯一金枪鱼生产线

  广东顺欣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是一家集海洋捕捞、水产养殖、冷冻加工和科研开发于一体的民营企业。顺欣集团大力发展深海捕捞、养殖业和休闲渔业,走出了一条多面发展的特色转型之路。

  作为阳江首家拥有远洋捕获能力的公司,经过10多年发展,顺欣集团2014年实现了集团化运作,经营范围涉及水产养殖、海洋捕捞、冷冻、加工、水产品下脚料再利用、科研开发等水产品生产链条各节点。顺欣集团的远洋捕捞船队最远可前往中西太平洋海域及印度洋海域。此外,顺欣集团还投入500多万元配置检测检验仪器,建设了-60℃超低温冷库,并拟建金枪鱼生产线配合渔货加工生产。据了解,这条金枪鱼生产线的配备在阳江乃至广东省都是唯一的。

  撰文:黄进 粤海渔 图片来源:省海洋与渔业厅 统筹:李杰伦

  ■数读

  2016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2863亿元,比2010年增长77.1%;

  水产品总产量874万吨,比2010年增长19.9%;

  产值1196亿元,比2010年增长61.2%;

  全省水产养殖面积55万公顷,比2010年减少8262公顷,养殖产量同比增长25.8%;

  水产品出口量54万吨,比2010年增长19.2%;

  出口额32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48.2%。

  2016年,渔民人均收入14486元,比2010年增长49.4%。

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