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第四波疫情又至,香港“清零”还要多久?

2020-11-17 22:35 来源:南方plus 吴扬

  11月17日,香港疫情再增加4宗确诊,其中有一例为不明源头的本地病例。而16日香港新增了8宗确诊,均为输入病例。

  10月份以来香港一直出现不明源头的本地案例。香港理工大学团队透过分析新冠病毒“族谱”发现,今年7-8月第三波疫情最常出现的GR型病毒株,在9月过后基本上已在香港消失;而10月的本地个案出现GH型病毒株,分析后怀疑是从外地传入,病毒基因与印度及尼泊尔的输入个案相似。

  港理工团队的研究表明,尽管香港曾经一度“战胜”了第三波疫情,但随着第四波疫情的到来,香港疫情“清零”还要多久?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表示,为了尽快与内地恢复通关,香港必须痛下决心,要以“严防输入、内争清零”为目标。

  香港疫情为何出现多次反复?这其中确实有客观因素,香港是高度外向型经济,在国际疫情仍然失控的大环境下,作为自由港的香港很难独善其身。然而复盘近十个月来香港的防疫举措,确实有很多值得深思之处。

  想要有效控制疫情,检疫、检测和限制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中国内地检疫工作强调“闭环管理”,所有入境人士须在指定酒店完成强制检疫,全程有专车专人负责;同时内地实现了廉价的、全民的新冠检测。一旦出现本地病例,相关密切接触者都必须接受强制检疫或医学观察,同时立即启动一定范围覆盖的核酸检测工作,尽一切努力切断传播链。因此不论是北京、青岛还是喀什,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

  在香港,早前对防疫的考量更偏向于“将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譬如9月18日的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指出,政府当前的工作重点并非彻底消灭病毒或达到持久零感染,而是把防控疫情和管理感染的工作纳入成为社会日常运作的新常态。

  第一,香港的检疫政策互不关联,一方面严格执行对内地通关的检疫政策,另一方面却对海外机组人员和船员免检疫同时免检测,使得输入病例流入社区,最终导致第三波疫情失控。

  第二,在检测领域,一方面政府缺乏全民检疫的动员能力,另一方面在政府没有强制要求全民检测的前提下,香港市民的检测意愿也比较低。比如今年9月1日至14日,中央派出了检测支援队来港,协助香港开展全民免费普及检测。然而有很多“揽炒派”人士甚至本地医护人员竭力污蔑普检计划,号召抵制内地检测人员,“政治病毒”让这场全民检测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港府只能依靠频繁使用社交距离措施,靠限制市民活动来控制疫情,比如推行公共场所下“限聚令”,限制餐饮业营业时间、要求KTV、美容院等高危场所暂停营业等。这类社交限制措施对控制病例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政府未等病例“清零”就放宽限制,留下了不少隐患。比如今年9月份香港第三波疫情初步受控时,政府边很快放开“限聚令”,进入10月份后,酒吧、餐厅等群组又再次出现个案,很多餐饮业复业不久就要再度关门。

  11月13日,香港4人以上“限聚令”又再次延长一周。然而零星“犯禁”在所难免,甚至还出现限聚令下酒店“轰趴”的事件。持续几个月的抗疫生活,已经让香港市民疲态尽显。将市民关在家中或许对防疫有作用,但对外不堵住海外病例流入社区的漏洞,对内不进行彻底的隐形病例筛查,社交限制措施的作用恐怕会日益削弱。

  《香港商报》发表评论认为,香港试图将疫情控制在“低水平”,结果付出了比“清零”更高的社会成本。尽管港府及时推出了一系列保就业的计划,今年的香港经济恐怕还是会迎来寒冬。

  香港“清零”还要多久?在经历了大半年的疫情阵痛后,希望香港社会能够齐心协力,只有彻底“清零”病例,斩断传播链,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记者 吴扬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