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广州大学城:更多广东娃圆了“大学梦”

2019-08-16 06:48 来源:南方网 吴少敏 姚瑶

  广州大学城位于小谷围岛。在这里,高校汇聚,科研机构、高新企业云集。 AR时光机穿梭七十年 打开南方+客户端,点击首页右上角“扫码”按钮,选择“AR扫描”对准这张图片,可打开“广东日记”视频版。

  “我被录取啦!”火热的高考招生季,广东考生陈明奕圆了“大学梦”,以优异成绩考上首年招生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华工广州国际校区是广州大学城二期的三大校区之一,毗邻番禺区小谷围岛,也就是自2004年9月启用至今的广州大学城。

  15年前,像陈明奕一样,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的4万名学生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成为广州大学城的首批“主人”。

  15年后,广州大学城朝气蓬勃,已为全省培养60多万名大学生,同时还汇聚一批优异的科研人才、优秀的科研平台和优质的科研成果,有力支撑着广东的创新驱动发展。

  “广州大学城实现校际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是国内大学城办得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广州大学城主要设计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何镜堂深有感触地说。

位于广州国际创新城的广州大学城,聚集了12所高校。

  江心小岛崛起一座现代化大学城

  对陆丽明来说,广州大学城是青春的记忆。

  “下课后,我们在草地上读书、到中心湖旁跑步,还畅游兄弟高校的图书馆。这是我们最难忘的大学时光。”2004年9月广州大学城建成时,陆丽明考上广州中医药大学7年临床医学专业。

  上大学,曾是一代广东人的渴望和梦想。

  改革开放后,广东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但与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速度有不小差距。直到1998年,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8.1%,每万名同龄人中只有810人可以考上大学。

  上一代人的“大学梦”,不会在下代人身上落空。在新世纪时间节点上,在国家高教大扩招宏观政策指引下,广东进一步明确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擂响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战鼓——

  2002年2月28日,《南方日报》头版推出重磅报道,披露了省广州大学城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第一次会议确定在番禺一座江心小岛——小谷围建设大学城的消息,并争取2005年首批进驻高校开始招生。

  “重新找出一大片土地作为新世纪广州高校建设的新园区,是历史交给广州市政府的使命。”在《广州城记》一书中,广州原市委书记、市长林树森回忆,2002年5月省政府下发批复文件,同意在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建设广州大学城,规划43.3平方公里。

  时间不等人,广东深知这一道理。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后劲在教育。

  2003年一开年,一次特别的现场会在小谷围召开了。也正是这次会议,确定广州大学城建成时间整整提前到次年9月1日,确保一流规划、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质量,建成全国一流的大学城。

  然而,如何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建成一座非常现代化、面积达到两个原越秀区的大学城?

  与时间赛跑是唯一的答案。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和施工建设齐头并进。林树森透露,光是大学城的规划设计,就花费了国内外127家规划设计单位、5000多名工作人员一年多的时间,先后完成的规划设计图超过1756万张。

  19个月后,10座大学、141幢大楼、2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在小谷围岛上拔地而起。斥资330多亿元建成的广州大学城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大学城”。

  10所入驻高校抢到“头啖汤”,办学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的土地面积、校舍面积,与五山校区相当,等于再造了一个“新华工”;星海音乐学院的办学面积从40多亩增加到285亩,“地盘”扩容7倍……

  更多广东娃在这个新城中圆了“大学梦”。据不完全统计,落成使用15年来,广州大学城为广东输出近60万大学毕业生,向社会输送一批批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正值暑假,广州大学城学生纷纷离校,游客却络绎不绝。在大学城里工作、生活的居民,则像平时一样忙碌。

  “广州大学城是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期待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好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旁的一家餐馆,生意比平时更繁忙。15年前,小谷围岛农民吴兴洗脚上田,成为餐馆老板,见证了农田池塘变成高楼大厦的全过程。

  “大学城环境越来越好、设施更加完善,学习和学术氛围更浓了。”陆丽明正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实验室里忙着研究临床医学统计方法。博士毕业后,他回到广州大学城工作,受聘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已发表50多篇SCI论文。

  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创新核”

  “我看好广东的科研和创新环境,希望把我的核心技术、专利带回国,创造更多的专利发明。”大学城建成6年后,长期在国外工作的光电显示材料与技术领域专家周国富回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

  在大学城的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里,周国富带领团队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制可用于显示彩色和视频图像的电子纸显示屏的彩色油墨关键材料,打破了国外垄断,掀起一场“屏幕革命”。

  对广东高等教育来说,广州大学城建成是一次近乎完美的扩容。

  手握办学空间和顶级资源后,广州大学城充分发挥集聚作用,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纷纷“加盟”,一大批高水平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争先落户。

  其中,不乏中山大学广州超算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这样的重量级“宝贝”。

  而扩容后的提质,让广东的高等教育真正实现内涵飞跃。

  2015年4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序幕正式拉开。这是广东率全国之先的创见,以“双高”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加速输出高水平人才、成果和新型研发机构。

  “双高”建设的3年中,广东大手笔投入、大力度改革,掀起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热潮。高水平大学汇聚的广州大学城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广州大学校长魏明海真切感受到,人才正在加速流入广州大学城。这所进驻大学城后腾飞的地方高校,近两年多以来引进高层次人才及优秀博士425人,数量为过去10年的总和。

  国家超级计算机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高兴地看到,大科学装置的服务能力更强了。中大“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用户数超3500家,成为全球用户数量最多的超算系统之一。

  昨日寂寂小岛,今日创新之城。

  两年前,广州市规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西南片区及科教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大学城在现有的基础上向南扩张46平方公里,安置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三大新校区共4.7万名学生。

  如今,广州大学城和大学城南岸地区组成的广州国际创新城,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科技创新平台之一。

  从地铁12号线大学城北站走出地面,抬头就能看到有米科技的大厦。对有米科技CEO陈第来说,大学城就像一块“福地”,他在此创立中国首个移动广告平台,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

  “广州大学城就像华南的硅谷,或者说华南的中关村。”陈第深有感触地说,“除了拥有和硅谷一样美丽的环境外,广州大学城也像硅谷一样年轻而有活力,在空气中都能嗅到创新的味道。”

  力争本科高校全覆盖广东21地市

  大学是科技和人才的重要结合点,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广东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广州大学城的建设理念和经验正在向全省外溢。

  “我们将高位推动,派优秀干部和学科带头人驻点,实现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共建共享。”半个月前,广东工业大学副校级干部张学理从广州出发,来到揭阳市榕江新城,加快帮助当地筹建首所本科大学。

  原来,在此前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新建迁建高校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会上,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8所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和高水平高职院校“一对一”结对帮扶粤东粤西粤北7个地市和1所迁建高校,力争实现21地市本科高校全覆盖。

  2018年1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2018—2020年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工作计划及资金安排的方案》,一盘棋统筹公办本科高校,支持在不同层次争创一流、特色发展。

  这让很多高校仿若遇上“甘霖”。除了此前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12所高校入选“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14所高校入选“特色高校提升计划”,重点打造一批国内一流的特色学科,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意义重大!”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说,作为广东最大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将着重加强基层和粤西地区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

  除了大手笔投入,令高校更兴奋的是系列大力度改革政策,尝到改革红利的“甜头”。

  同年8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35年全省若干重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达到全国领先,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广东高校持续加强原始创新能力,攻关“卡脖子”核心技术。截至2018年底,全省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人员共131069人,2018年广东高校科研经费达206.55亿元,较2017年增长10.04%。

  “全链条创新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说,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方面有基础、有优势、有能力,并能培育大批人才。

  令无数家庭更兴奋的是,广东娃上大学的机会再一次增加。

  今年1月,省政府出台《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实施方案(2019—2021)》,未来3年通过新建一批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全省预计新增8万个学位,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在珠三角地区,广州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交通大学加快建设;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新兴大学崭露头角;佛山理工大学、中山科技大学加快筹建,成为广东高等教育的新增量。

  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开办,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启动建设;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等加快建设,将进一步解决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从广州大学城到高等教育大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一直没变。”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表示,新一轮高等教育大发展,大学将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研究更多高水平成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输出更澎湃动力。

  见证者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何镜堂:广州大学城是国内大学城办得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设计广州大学城,令人印象深刻。”回忆起往事,8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何镜堂精神抖擞,滔滔不绝。

  2004年9月,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正式启用。当时,华工在新建成的音乐厅里组织了一场艺术晚会,并邀请设计者何镜堂及其夫人李绮霞参加。

  听完音乐会,何镜堂夫妇来到广场散步,欣赏大学城夜景。突然,有一名女学生走到两人跟前,深深鞠了一躬,接着解释说,父母送她到大学城校区报到时,看到美丽的校园、大气的建筑,叮嘱她见到何镜堂院士,一定要当面感谢:“大学城圆了很多孩子的‘大学梦’!”

  “大学扩招了,学生增加了,大学的硬件设施也要增加。”何镜堂说,1999年国家实施大学扩招政策后,广东开始筹建广州大学城,进一步拓展高校的办学空间。广州大学城的建设速度非常快,仅用了19个月时间。而10所大学由3个单位负责设计,其团队主要负责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药科大学3所高校的设计。

  “我们3个设计团队进行充分的讨论,确定大学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环境优美的规划特点。”何镜堂介绍,广州大学城坐落在番禺小谷围岛上,四面环水,设计者们别出心裁,把大学城分成了3个圈:内圈层是公共设施,例如体育馆等,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中圈层是生活设施,主要是学生宿舍、食堂等;外圈层是教学设施,主要是教室、实验室等,每所学校的校门都朝向珠江。

  令何镜堂印象深刻的是,广州大学城体现了“绿色”的前瞻设计理念,10所高校共用一台“大空调”。大学城“区域供冷”系统采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冰蓄冷技术,总装机容量41万千瓦,设计年供冷量11.6万冷吨,供冷面积达352万平方米。该套“区域供冷”系统比传统空调系统的装机容量减少约40%,建设总投资可节省1.3亿元。

  “如今,广州大学城是国内办得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何镜堂赞叹,广州大学城绿树成荫、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就像一座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城市”。

  叮咚快评:大学之城 智力引擎

  ■丁建庭

  如今的广州大学城,风华正茂,殊不知这是一座“被逼出来”的大学城——如果没有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校扩招,如果在广州市区内还有大学校园发展的空间,也许就不会有广州大学城的出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意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广东高等教育相对规模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每万人口拥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在校生人数,综合实力更落后于北京、上海、江苏等先进省市,与广东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相称。量不足、质不高,也是广东教育强省建设中高等教育的两大症结所在。

  借着大学扩招的政策东风,广州大学城很快就从规划变为现实。由广东省和广州市两级政府出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政策上、经费上、土地上给予保证,吸引中心城区的众多高校在大学城建设新校区,并大力推动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提高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解决了高校在发展中面临的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也闯出了一条在短时间内把高校做大做强的创新发展之路。建成15年来,广州大学城输出了近60万大学毕业生,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从15.3%攀升至42.43%,有力推动了广东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大学城是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集教学、科研、第三产业于一体的园区,具有传统办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上个世纪50年代,首先跨出这一步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的研究园获得极大成功,创造了“硅谷”的奇迹,成为后起者的榜样。这也是本世纪初国内许多地方建设大学城的重要参照。今天看广州大学城,已经成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其对科技创新的聚集效应、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效应、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充分显现,起到了关键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作用。

  时空穿梭,今昔对比,教育带给中国和广东历史性巨变。放在新中国70年的历史中来看,兴建大学城都是非常重要的章节。尽管从一开始,这种模式就伴有争议,但建设广州大学城的积极成效已经得到证明,它是“国内大学城办得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今天,建设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更加需要发挥大学城的协同创新作用,用好大学城的教育资源,引进和培育更多大师,用一流园区和一流办学环境,打造更多一流大学,助力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学之城,智力引擎。城建好了,硬件上去了,软件也要跟上来,大学水平更要提上去。放眼全国全球、对标世界一流,广州大学城还有许多潜力可挖,广东教育强省之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采写: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吴少敏 姚瑶

  摄影: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肖雄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