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广东去年新增177万常住人口!珠三角人口这样分布,他们为何选择这里?

2019-03-22 18:42 来源:南方网

2015年开始,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

但是有一个地方的人口流入不仅没有下降,

反而处于高位持续增长。

这个省份就是我们广东。

(为如此优秀的广东点赞)

2018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加177万,

连续第四年达到百万级,

超苏、鲁、浙之和。

这意味着什么?

  第一个,电影票房。

  今年“春节档”,初一至初六,广东电影票房6.18亿元,超过全国同期票房的十分之一。人口的集聚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第二个,人均GDP。

  珠三角九市的人均GDP从2014年的10.2万元,上升到2018年的13万元,提升30%。换句话说,到广东,有钱赚。

  第三个,开公司。

  截至2018年底,全省每1000个人就拥有44家企业,已超越世界中等发达经济体最高水平。

  第四个,做发明。

  2018年,广东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一半。到广东做老板,做研究,我们都是认真的。

  上世纪80年代,“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这句话曾流行全国。现在,“创新创业首选广东” 也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正所谓,发财路路有正门,来了就是广东人!广东,欢迎每一个追梦人。

  其中,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增长合计150.45万,约占全省的85%。深圳更是以新增49.83万人的数量,高居珠三角九市首位。

  专家表示,人口的增长也反映出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正是广东的现代产业特别是新兴战略产业快速发展,催生出强烈的就业需求,才支撑起每年吸纳百万人口增量的经济体量。

下面南方君就从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

五个城市详细分析一下,

他们为何选择这里?

  广州 

5年常住人口增长182万

  作为全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州多年来对外来人口具有持久而强大的虹吸效应。

  未来广州还有容纳500万人口的空间

  根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2035年广州常住人口规模将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从2018年末的1490万常住人口,到未来的2000万人,所以广州还有容纳500万人口的空间。

  户籍政策够吸引

  环境宜居宜业才能留住人

  近年来广州不断放宽的户籍政策,展现出广州以更加积极地姿态吸引人们留下。

  除了户籍政策,城市的宜居条件,是重要因素。去年在《2018全球宜居城市指数》中,广州再度进入全球宜居城市榜单百强,名列第95位。广州优势明显:

  ★在社会安全治理方面,广州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深化平安广州建设;

  ★医疗方面,广州是华南地区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文化与环境方面,广州历史绵延两千余年,是岭南地区的文化中心,且在人居环境建设上率先达到国家标准;

  ★教育方面,广州拥有超110万名在校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基础设施上,广州地铁、航空、高铁建设均位居全国前列,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

  一流产业吸引一流人才

  吸引人,留住人,广州更要引入一流人才。在政策上,从2016年起,广州陆续出台实施了《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即“1+4”人才新政),高层次人才认定、服务保障、培养资助方案,以及鼓励人才来穗创业的“红棉计划”。

  2019年,广州将继续打造国际化现代化营商环境,支持广州开发区打造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验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深圳 

一年新增50万人,六成是急需人才!

他们为什么选深圳?

  广东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新增常住人口49.83万人,高居珠三角九市首位。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鲁力 摄

  往前回溯,2011年以来,深圳的年度常住人口增量大约在9万人左右,2014年达到了15万,随后4年,常住人口增量都逼近或超过50万人。

  而来自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接收应届毕业生10.8万人,同比增长7%,连续5年创新高。

  北京大学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8年广东是北大毕业生除北京外就业分布最多的地区。

  毕业离开北京的学生,很多人选择去了深圳和杭州。和过去几年一样,深圳仍然是吸纳北京大学毕业生第二多的城市

  归国留学生也出现井喷式增长。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新引进留学人员2.1万人,累计超12万人,其中,2016年首次突破1万人,2017年同比增长74.2%,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

  平均27岁

  加速向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底,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属于全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而2015-2017年三年间,深圳引进的人才的平均年龄约为27岁,呈现出强大人口活力。

  与此同时,得益于深圳的产业吸引力,一大批来自于计算机、会计、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金融等专业领域创新人才也开始加速集聚。

  梳理近三年深圳引进人才火爆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行业。而华为、腾讯、富士康、比亚迪、中兴通讯等总部型企业及大型企业更成为引才主力军。

  上述背景下,也使得深圳创新出现一个常被津津乐道的四个“90%”现象:90%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源于企业,90%以上专利发明出自企业。

  加码人才引进

  近年来,深圳始终大力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在人才政策、服务、环境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引才聚才质量,增强人才推动发展“源动力”。

  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环境的竞争。2016年以来,深圳陆续出台实施“81条”人才新政、“十大人才工程”和人才工作条例等,构成了人才政策的“四梁八柱”。同时制定实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资助、博士后科研资助、“人才安居”、鹏城杰出人才奖、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奖等一系列人才配套措施。这些政策与措施,与深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服务全过程。

  而眼下,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出台,深圳正进一步加码人才引进力度,不仅实现“人才引进业务秒批”办理全覆盖,2019年还将安排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人才安居工程等各类人才专项资金76.7亿元,同比增长43.6%,并进一步加大人才住房投入力度,推动构建与国际接轨、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珠海  

  “人口小城”珠海如何破局跃升?

  2018年,珠海常住人口有12.57万的人口增量,是珠海自建市以来,常住人口年增量首次突破10万,同比增速也创近年新高,达到7.12%。

  由上图可以看出近5年来,珠海的人口增速一直比较缓慢。

  2018年,珠海全市常住人口为189.11万,人口总量岁尚未突破200万,但在全省人口“老幺”的位置尚未改变。

  好的制度环境是人才落地生根的基础和保障。去年4月,“珠海英才计划”正式出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创新做法推出人才新政,吸引各类人才来珠。

  去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珠海成为唯一与港澳陆路连通的城市,区位优势渐显。今年,珠机城际铁路一期工程即将通车,从珠海拱北到横琴将可乘坐公共轨道交通,未来还有望接入澳门轻轨,打通珠澳往来的交通阻碍。

  站上新的起点上,迎接新的机遇,珠海将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我们期待看到,珠海的人口增量再上台阶,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城市发展和产业规模实现能级量级的跃升。

  珠海加油!

 佛山 

创近8年新高!

  据广东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佛山常住人口总数达到790.57万人,新增常住人口达到24.9万人。放在佛山过去8年每年新增常住人口的绝对值来看,已创下最高纪录。

  人口的不断聚集,与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佛山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加速提档升级。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高端人才来到佛山,开启职业生涯。

  人才的集聚助推佛山产业的提档升级,而佛山制造创新力的不断增强,也反过来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佛山市主要领导曾多次强调,要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中山 

  常住人口增量4年增2倍,

  他们为何选择中山?

  从中山的人口数据来看,去年中山常住人口增加5万人,是2016、2017两年增量之和,人口增长的速度正在加快。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美丽宜居的中山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加快了人才集聚。

  中山市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所做出的民生改善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常住人口在中山“落地生根”。

…………

……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一字之差凸显着城市竞争模式之变。

2019年,

广东将书写怎样的新人才故事,

让我们一起期待。

  来源:南方网综合南方日报、南方+

编辑:何柏梅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