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桶、抖桶……短短几秒,一桶灰色的其他垃圾就进入垃圾收运压缩车,自动进行压缩。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街时代廊桥小区、凤阳街、海琴湾小区……绿色的餐厨垃圾车经过十多个站点,最终驶向垃圾处理厂。
在广州,这样的一幕幕每天在各地上演。广州每天产生的垃圾超过3万吨,除去可回收物7500吨和少量有害垃圾,剩下的2.2万吨都要进入收运环节,或焚烧,或填埋,或生化处理。
垃圾分类是重大民生实事,广州要在全省做出榜样,走在全国前列。分类收运,才能做到分类处理。改善收运线路,清洗垃圾车、垃圾桶……规范分类收集运输,广州各区在行动。
近日,记者跟随多路垃圾收运车,发现基本做到了“专桶专用”“桶车一色”,不合格就拒收。为杜绝混收混运,广州已对外公布分类运输线路1321条,接受市民监督。
其他垃圾“直收直运”不留痕
入夜的广州,忙碌依旧。晚上9时,灰色的其他垃圾收运车从桂花岗路拐进桂花岗小区,准时停在临时收运点。
当晚85桶其他垃圾全部“上车”一共约40分钟,整个过程除了塑料滑落的声音,现场偶尔还能听到玻璃破碎声。流花街环卫站站长刘运宁解释,目前居民已经参与垃圾分类,但难免有分得不好的,所以其他垃圾里混有极少数玻璃等可回收物。
不同于普通垃圾收运车,这辆灰色收运车自带压缩功能,采取“直收直运”模式。按照广州要求的“公交式”收运,收运车从桂花岗小区开出,还要停靠其他站点。花果山社区环市路铁路边36桶,站南路邮局10桶、站西路大院27桶……一次收齐约150桶,时间已经到了晚上11时。
收运车走后,环卫工还要清扫、冲洗地面,除了地面湿润,垃圾收运点基本不留痕迹。“以前市民总是捂住鼻子绕道走,现在都是正常经过。”当环卫工十多年的李姨最近发现了这一变化。
在越秀,每天像这样的其他垃圾“直收直运”线路共有34条,还有25条“二次转运”线路。
夜生活丰富的广州,入夜还会产生部分垃圾。为了让市民开启一天干净整洁的生活,有的收运点早上5时就开始作业。为了少扰民,白天其他垃圾大多采取“二次转运”模式:收运车将垃圾桶拉运到压缩站进行压缩,最后运到终端处理厂。
“以前环卫站的灰色桶不够,比如用绿色桶装了其他垃圾,同时也上了灰色车。垃圾没有混运,只是专桶没有专用。”刘运宁解释,很多收运点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市民投诉混收混运。
餐厨垃圾保证“日产日清”
清晨6时40分,广州海珠区新光大桥底下,海珠区城市管理局机械化作业中心的一辆绿色餐厨垃圾专运车缓缓驶出,开始每天200公里的垃圾收运之路。
一名司机搭档一名督导员,是一辆餐厨垃圾专运车的标配。第一站来到南洲街时代廊桥小区垃圾收集点,随车督导员首先打开绿色的餐厨垃圾桶查看,确认合格后,环卫工人便把垃圾桶推至餐厨垃圾车旁边。
绿色垃圾桶缓缓上升,倒入绿色罐体车厢内,“桶车一色”是防止出现混收的手段之一。“混收的垃圾会污染整个垃圾车罐体里的餐厨垃圾,在终端处理环节整车餐厨垃圾都会被拒收。”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会要求物业或者负责的保洁公司对不合格的餐厨垃圾再次进行分拣。如果不合格的情况屡次发现,我们就向街道报告情况。”
此外,广州对垃圾收运时间做出了规定。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要求每周清运,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必须日产日清;收运时间应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期,实现错峰收运。
为保证日产日清,海珠区城市管理局机械化作业中心又新引进了6辆垃圾车,一共有239辆车可以正常作业。截至7月,广州共设分类集中收集点约1.17万个,分类运输车辆约2400台,分类运输线路1321条。
各区也纷纷斥资买车买桶补齐设备短板:白云区挂网采购18辆餐厨垃圾运输车和170辆小型餐厨垃圾转运车;从化区拟投入超400万元购买包括垃圾桶、果皮箱在内的各种分类容器;越秀区已经采购了5000个分类收集容器并投入使用。其他各区根据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要求,按计划推进全市600个分类样板小区分类垃圾桶配备,在9月底前配齐并逐步做到辖区全覆盖。
■记者观察
垃圾收运不扰民的秘密
每天2万多吨垃圾,从产生到收运,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扰民。清洁直运,垃圾不落地,这是广州市城管部门的要求。为做到车走地净,从入夜到清晨,很多环卫工在默默工作。
早上7时,在凤阳街道的江南大道南244总站吊装点,环卫工人正各司其职,有的仔细冲洗垃圾桶,有的对地面进行清洗及除臭工作,有的忙着把清洗好的垃圾桶整齐地排列好。
中午时分烈日当头,几十辆备用垃圾车整齐停放在海珠区城市管理局机械化作业中心。一辆洗扫一体车绕着大院行驶一圈,把除臭剂高高地喷射到空中十几米高。随着除臭剂缓缓飘落,大院里的的垃圾车又完成了一次除味“洗礼”。
为了深夜不扰民,位于小北路131号的压缩站提前停止了作业。走进压缩站,并没有太大的气味。风帘、门帘、喷雾……压缩站特别安装了很多设施。每次作业完要喷撒生物除臭粉,不仅是地面,喷撒覆盖了立体空间。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从分类投放到分类收运,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绿色低碳社会新风尚,市民和环卫系统要一起努力。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冯艳丹 谭超 统筹:郑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