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店上新的宣传照大多是周扬青自拍或朋友用手机拍摄的 本刊记者/梁辰
“网红的照片关键就在于这张脸,你脸好看了衣服自然就好看了。”不像别的网红都去欧美旅拍,周扬青坚信衣服高大上就好了。她有点得意地说,“我们家粉丝最喜欢的就是我们家的一堵白墙,什么(背景)都没有。”多数网红都是自己修片——全世界只有她们最知道怎么拍自己最好看。“作为网红最专业的就是要修片,一键美颜那种就太LOW了。”
用手机自拍并不是周扬青的个人风格。2014年,另一位红人雪梨首次把生活化的照片风格商业化:因为她在自己的淘宝店铺页面图用instagram拍照,微博粉丝量暴涨。在淘宝服饰行业市场总监唐宋的印象中,整个2015年淘宝红人店的页面图都流行自拍,45度角往下拍,“非常生活化,而在这之前淘宝传统店铺页面的模特一般是正儿八经的摆拍。”
唐宋告诉记者,按淘宝的统计数据,红人店大部分比来自29岁以下的女生,尤其是90后。这意味着多是90后给网络红人们买了千万乃至过亿的单,而这些90后正是美图秀秀等修图软件的核心用户。
2015年“双12”之后,网红们在微博频繁转发买家秀。“有些买家秀跟网红很像,乍一看,都不知道是网红还是买家秀。”唐宋说。“双12”淘宝发起了买家秀活动,微博阅读量达到2.2亿。再早5个月,淘宝在微博举办过一个红人素颜活动,没做任何推广,阅读量在1周内达到1.7亿。
有种声音认为网红的粉丝都想模仿富人生活,唐宋认为并非如此,“只能说中国人在过去10年生活品质有了很大飞跃,想拥有更有品位的生活方式。”在过去两年中国流行出国游(2014年中国的出境游人数首次过亿),网红店上新款也就流行到欧美日韩到处旅拍。他更愿意用“正面、阳光、美好”形容网红所传递的生活状态。
缇苏CEO施杰扎了根短短的辫子,因为性格内向,眼睛有些难以直视他人。最近见太多投资人了,他背书一样说起网红现象,“网红兴起正好说明了很多线下企业营业额为什么下滑,传统品牌跟消费者的关系是非常弱的。在线上,你得教育粉丝如何生活更愉快,怎么吃喝玩乐,怎么搭配,怎么打扮。每个网红就是品牌,她在持续性输出其他价值,替代了《瑞丽》、《米娜》这些时尚媒体,引导中国年轻一代的女性消费者。”
杭州盛产网红,但施杰不认为跟阿里巴巴有关,“阿里巴巴就算在西藏,网红都会在杭州。“一个是有轻工业基础批发市场,另一方面江浙一带比较富裕。有钱人家才能养出漂亮、爱打扮的女孩子。网红一定是从小就臭美的。”
微博号@母神AKI0_0也曾是网红店消费者,后来干脆专门开了个网红店爆料吐槽号。迄今为止这个账号的粉丝已超过22万。她觉得粉丝之所以热衷于拍些模仿网红的买家秀照片,并希望网红转发,“是因为她们觉得这样就跟上了网红的生活方式,得到网红认可。”@母神AKI0_0觉得,网红跟男友的恩爱也是粉丝试图效仿的。比如前阵子网红滕雨佳结婚,粉丝开心地给縢留言表示:也帮不上你什么,愿意贡献一定银子。“网红的感情生活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粉丝对恋爱结婚的想象,跟她们着迷韩剧、代入女主角的生活是一样的。”
如涵公司CEO冯敏将此现象归结于人性:“用户从15度角到30度角看你最舒服,我会羡慕你,但我不嫉妒你。我努力够一够,也是可以住五星级酒店,自拍自拍,晒晒太阳。”如涵跟大量的段子手有着密切的合作,比如同道大叔,冯敏觉得“同道大叔的角度就是太低了。像作业本以前的感觉就是30度角,甚至更高,但这种段子手不存在了。现在微博红人都是把自己放低才能吸引到人”。所以,网红基本跟心灵鸡汤绝缘,“90后就是,(如果)你装逼,你离我远点。”
粉丝黏性
“90后消费者的心理就是,我喜欢你,所以我选择你。” 君联资本执行董事、长期关注90后消费群体的邵振兴认为,网红经济是从商品到服务的升级,因为对90后、95后的女性而言,“情感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价格、性价比。”某种程度上这是社会文化结构变化导致的,“90后就是宅文化的核心群体,喜欢在网上找存在感。”
网红类型要比人们想象的丰富得多,粉丝对各自追随的网红也有极高的忠诚度。邵振兴说,如涵家数十位的网红都拥有各自的粉丝群,“几乎不会重叠”。
90 后关关不太喜欢白富美的网红,迷的是暗黑萝莉风,比如邢鹿。她身边的朋友就没有喜欢白富美款网红的,“太没个性了。”比如小青喜欢的网红“幼苗芹菜”就是日系原宿风。还有喜欢穿拖鞋的三哥“三扣三”。“单纯长得好看的网红已经没有市场了。文艺青年喜欢文艺青年风格的网红,二次元喜欢二次元风格的网红。大家都会喜欢跟自己性格相近的。”
忠诚的粉丝和网红甚至会产生某种友谊。周扬青能记住四五十个老粉丝的名字。在一个微信群里,她每天会给大家道早晚安,有粉丝生日她会送礼物,有时她会当大家的知心朋友。早期因为周扬青霸气大方的性格,粉丝被称作“后宫”,每天叫她“老公”。刚开始玩微博的阶段,她觉得自己“真心把粉丝当朋友”,跟粉丝分享关于爱情的心思体悟。
大多数网红都有昵称,粉丝也是。网红张大奕的粉丝群就有十几个,粉丝们的昵称是e罩杯,其中“老粉”是“紫罩杯”。只爱张大奕的属于“唯饭粉”。有天张大奕给“唯饭粉”Christine发了私信,Christine觉得自己被对方当成了朋友,“真的很贴心,好感动。”她只喜欢张大奕,“不会喜欢跟她有竞争关系的。”
“网红越来越多,竞争加剧,曝光的频率越快,占有粉丝的注意力也越多。”施杰建议我好好研究下张大奕的微博。
“极其成功的典范”
生于1988年的张大奕曾经是平面模特,2014年开始跟如涵合作,很快占据了网红店销售量第一的位置。她在微博的粉丝量是347万。每天她会发两到五条微博,热门的那几条大概都是“逗比风”,比如“你们觉得我的微博乏味吗?我自己看看也要看吐了”。她还会在评论中跟粉丝保持高频率互动。
她擅长营造聊天氛围。一个月前网红话题很热,张大奕在微博写,“此时比任何时候都想做网红。哦。网黄可以不。”评论数过两千,粉丝们纷纷在评论中@张大奕的男神彭于晏:看,只有你的女友是网黄。
有媒体问张大奕开店秘诀。她回答:“我只是把网友看博主角度从45度转成了15度,没人愿意把头抬很高去看人,脖子会不舒服。如果你愿意亲近,他们就会靠近你。现在想可能0度看的话会有人更讨厌我。”这跟冯敏此前关于“15度到30度角”的理论一致,后者对她的评价正是“可高冷可亲切,角度恰到好处”。
2014年张大奕就开始录视频了。视频中她用发嗲的声音详细描述服装特点,具体到大衣版型,如何搭配才能显瘦、脸小和皮肤白,个子矮胸大的女生又适合哪种衣服……到了2015年下半年,短视频取代九宫格风行网红圈。
网红在意粉丝,粉丝一句辱骂就跟“到店里扇你巴掌一样”。
在微博经营自己久了,网红管阿姨甚至觉得有点人格分裂,“管阿姨是管阿姨,管逸知(本名)是管逸知,管逸知把管阿姨当成一个工作。”说话时,这位戴着牙套的80后姑娘,将套着宽松版工装裤的两条腿交叉盘在椅子上。看起来,管逸知比管阿姨,更男孩子气一些。
因为“双12”盯数据到半夜,网红管阿姨睡到了大中午。次日我们一起去了一趟她所在的公司。在从杭州滨江新区去九堡的路上,同事给她拍视频,她边开车边温柔地说,“大家好,我现在去工厂看看货。”
“我们要经常跟粉丝分享生活。”她转过头跟我解释。
九堡到处立着灰色外立面的工厂大楼,如涵公司也同样毫不起眼——除了门口堆积如山的快递。刚出电梯,管阿姨停下脚步,正对着一旁的全身镜给粉丝介绍今日穿着——上面白色毛衣,下面绿色灯芯绒工装裤(裤子她打算改得更瘦身些再卖给粉丝)。
晚上她去了一间堆满货箱的仓库质检,发现一款新品平底靴鞋垫有问题。“这回完了。粉丝肯定不接受的啊。”她突然没了精神,半蹲在地上,焦虑地揉着右眼。三分钟后她就在镜头面前向粉丝道歉,“这个鞋子价格也比较高,这样的问题我接受不了。鞋子要返回去工厂修,延长一周发,大家退款我也可以接受。”有粉丝留言,阿姨辛苦了,就喜欢阿姨的随和。
做淘宝之前,因为给红人拍照,还会讲段子,管阿姨的微博粉丝量已有八九十万,被粉丝称为“半个苍井优”。她的微博页面风格偏日系小文艺,除了衣服广告她还跟粉丝分享美食和音乐。她刚录了一首《小幸运》,赢得近两万的点赞量。
一年前跟如涵签约后,管阿姨开了红人店,她的感觉是“还不错,但也没那么好”。她的语速忽然又慢了下来。“其实还满孤独。你在工作中取悦的是网友,生活中取悦的也是网友,你没有时间去照顾家里人和朋友。”她一度想拍部关于网红的纪录片,比如“奢侈品很多时候就是工作的道具,让你看上去时髦”。在国外的旅拍过程也充满了各种琐碎和疲惫,她和同事大树每天都拖着四五个箱子四处找场景,早上6点开始搭配衣服,拍一天照片后回酒店导片子。
网红管阿姨到如涵公司看货 图/杨晓轩
管阿姨坦言自己在微博上有百分之四十是表演,“毕竟有上百万人在看你,很多想说的话不能说了。比如以前发黄段子,现在也发得少了。”她要放大自己受欢迎的那一面,比如积极、乐观。自己喜欢的北欧风暗黑款衣服不会卖太好,来年她得重新定位风格。她叹了口气说:“管阿姨的账号我养了这么久,但是竟然变成了个商业账号了。”她希望来年可以和一些自媒体合作,让微博内容更有创意。
去年底,风头又指向了她。她参加了微博举办的“微电商年度十大时尚红人”,因为合照中管阿姨看上去有些胖,网友责怪她平时在网上的图P得太过。她在微博表示接受批评,发誓减肥,并开始每天发健身图。这事难免让她担心,“不会也写那些无聊又没有营养的文章吧?虽然很吸引人。”
这些年轻的姑娘多少有些战战兢兢。采访过程中,我经常听到:“这个你可以不写吗?粉丝看到会不高兴的。”“我一定会被黑的!”还有就是拒访的理由,“你知道,我不是那种网红,我就是想做好自己的生意。”

网友跟帖
请登录后进行评论|
0条跟帖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