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南方网> 新闻 > 热点

20余位科学家郑重发声:新冠病毒“不可能是人为制造”

2021-07-16 19:2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21位中国科学家和1位在中国工作的英国学者16日联名发表文章,运用经典进化理论,有力论证了为何新冠病毒只可能来源于自然,而不可能是人为制造。

  这篇题为《关于SARS-CoV-2起源——盲眼钟表匠的论证》的观点文章,当天发表在学术期刊《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上。该期刊由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仲义介绍,进化论中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物种演化并没有特殊目的,如果把大自然比作一个钟表匠的话,那它只能是一个盲眼钟表匠。一个完美适应环境的物种,不会一下子被制造出来,需要在漫长岁月里、大量随机突变中,一步步积累着微小但可以提高适应度的改变。

  “新冠病毒作为一种‘完美’的病毒,必然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因为哪怕是最顶尖的人类科学家,也无法‘制造’一个完美适应人群的病毒。”吴仲义说,这就好比最具技术和经验的手机厂商,也不可能一次性设计出一款全球最受欢迎的手机——最“完美”的产品一定脱胎于市场检验和反复打磨。

  现有部分研究工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小鼠原本不能感染新冠病毒,但科学家用人工选择的方法找到了能够感染小鼠的新冠毒株;即便如此,这些人为筛选的毒株也无法在小鼠种群中引发如此大规模的疫情。

  “我们推论,在新冠疫情暴发前,相关病毒已经在野生动物和人群中经历了反复的互相感染,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积累了适应人体的突变。在入侵人群的过程中,病毒屡败屡战并留下‘痕迹’,直到演化成今天这种极其适应人群传播的状态。”吴仲义说。

  此前,吴仲义团队曾提出新冠病毒的渐进式演化模型,认为病毒的原发地(PL0)应当人迹稀少,是动物宿主的栖息地,病毒得以在此处与其动物宿主展开竞赛。随后,病毒偶然扩散到没有群体免疫的人群中间,后者成为第一个疫情暴发地(PL1)。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