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南方网> 新闻 > 精品 > 双区驱动 粤来粤好 > 深圳先行示范区

孟晚舟:身陷漩涡,心有所向

2020-10-07 22:38 来源:南方网 曹斯

  9月28日,在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出庭时,媒体镜头前的孟晚舟含笑致意,气定神闲。

  600多天过去了。个体命运突然卷入风云变幻,这位被困于加拿大的华为公司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曾感慨,忙碌让时间缩短,苦难将岁月拉长。

  其间,她在被称为华为人“罗马广场”的心声社区平台发过数封公开信,直面苦难与漩涡,也始终坚守心中的光亮。

  变化突如其来。

  600多天前,习惯了当“空中飞人”的孟晚舟,生活瞬间开启了慢镜头。在此前的那个秋天,她恰巧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1700余名学子聊起华为的故事,说到生命短暂,感慨时不我待。

  “来日并不方长。”她说,出差让她感到愉悦,特别是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见一些陌生的人。有一次入境,移民局官员看到她那盖满章的护照,问是不是导游。“不,我只是在华为工作!”她的自豪溢于言表,“2017年,华为人创下飞行了17.5亿公里的纪录,可以绕地球4.3万圈”。

  2019年10月20日,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在浙江乌镇发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代表在介绍“鲲鹏920处理器”。 图片来自新华社

  这个暂停键,给48岁的孟晚舟切割出两个世界,一个充满良善与暖意,一个充斥质疑与中伤。

  漩涡中的她,在被困一年之时曾通过心声社区发公开信,称温暖与鼓励让她得以从“恐惧和痛苦、失望和无奈、煎熬和挣扎”中学会“坚强承受、从容面对、不畏未知”。

  她还有一个收获,是与慢时光相处。

  “在深圳时间总过得很快,日程满满的,从一个目的地奔向另一个目的地,从一场会赶往另一场会。”她常常觉得分身乏术。这种随时随地处理多个任务的状态,几乎是每个华为人的真实写照。如今,她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读一本书,并坚持将英语学精通。

  她的父亲、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公开谈起孟晚舟的次数不多,却曾在去年5月于深圳华为总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女儿在自学五六门功课,准备读一个“狱中博士”出来。

  “勇敢不是不害怕,是心中抱有信念。”孟晚舟在公开信中吐露心声:“从未有机会如此紧密地与18.8万华为人联接在一起。任何事情都有美好的一面,这份紧密且温暖的联接,如春风般美好。”

  这封公开信的题目是《你们的温暖,是照亮我前行的灯塔》。其中的一句话是:灯,左“火”右“丁”,火是希望,丁是人本,总能在黑暗中给予信念的力量。

  信念,在华为是一股通用能量,背后是对常理、常识的坚守。如此稳定的思想力,在当年做用户交换机的销售公司华为和今天的世界500强企业华为,都是公约数。

  比如,孟晚舟就在一次招聘宣讲会上谈过一个基本逻辑——一切不凡源于平凡。

  1993年她加入华为时,公司只有两三百人,销售额刚刚过亿。1996年,她去北京参加通讯展,手里提着几大袋资料,纸袋上有华为的商标。出租车司机热情地说:“哦,华为,我知道……就是做纸袋子的嘛!”

  孟晚舟的成长故事更被人津津乐道。从负责打印文件、转接电话、制作产品目录的基层秘书,到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进修硕士,再加入华为财务部门,成为首席财务官,到如今的副董事长,这条路,她走了20多年。她坦承曾转接错电话,还曾在到海外出差兑换现金时犯错,损失了100美金。

  她执掌的财务部,受到过任正非的严厉批评。2015年,华为内部刊物《管理优化报》刊登的一篇名为《一次付款的艰难旅程》的文章,直指财务审批流程复杂、财务人员常设阻力。华为员工在心声社区抱怨,引来任正非关注。盛怒之下,他签发总裁办电子邮件斥责:“据我所知,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不知从何时起,财务忘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后来的座谈会上,他甚至当场发火:“这还过什么年!”

  一系列刀刃向内的改革在华为财务部门推开。2017年春天,孟晚舟作了题为《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新年致辞。她说,回顾一年前所站的高度,再看看一年后的成绩,大家必有无限感慨。这番话的背后,冷暖自知。

  她又鼓励团队,此刻已是下一段雄关漫道的开始。如今的华为财务体系之高效与精细,在行业内首屈一指,为华为的持续成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和任正非一样,孟晚舟有着深重的忧患感。“只有不断扇动理想的翅膀,它才不会退化为羽绒披肩。”在一场校园招聘会上,她告诫高校学子,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认为自己有时间。

  她援引了“一万小时定律”,称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不一定天资过人,但肯定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从平凡走向不凡的必要条件。

  换言之,“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这句话,也成为孟晚舟2018年12月保释后发的首条朋友圈配图的文案。

  配图是著名的“芭蕾脚”,美国摄影家亨利·路特威勒的作品。一只脚穿着舞鞋,光鲜完美,另一只脚赤裸,布满伤疤。作为2015年的全球广告,华为在多个国际机场投放。

  任正非曾对这张照片有过阐述:我们起步太晚,成长的年限太短,积累的东西太少,得比别人多吃点苦。华为人痛并快乐,凭着一双烂脚走向了世界。

  孟晚舟也表达过类似的辩证哲学:要做一朵奔腾的浪花,不做漩涡中的枯叶,让平凡的生命绽放出非凡的光芒。

  互联网有许多关于这对父女及华为未来的猜测与想象。孟晚舟的“首秀”不时会被提起。

  2013年,她以首席财务官的身份出现在华为2012年业绩预发布媒体见面会上,任正非之女的身份在网络上广泛曝光。

  随后,面对铺天盖地的华为“藏了20年的秘密接班人”的说法,她回应得直截了当:华为没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被问到这个随母亲孟军姓的名字,她大方解释,这是她在16岁时自己改的;在被提问父亲的持股比例时,她说:任总在华为持股1.4%,华为是一家全体员工拥有的公司,而不是被个人所拥有。

  “任总”而非“父亲”的称呼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很快,人们就意会到,在正式场合这一称呼恰如其分。

  2016年9月,孟晚舟在清华大礼堂与800学子对话,分享了华为的人才观,其中一条便是“不拼爹,不拼妈,一切看贡献和能力”。

  这是任正非的理念,推崇任人唯贤、唯能,而非唯血缘。华为人很清楚他“世界级的野心”——从一开始就不把华为看作家族企业,与大家分享绝大部分股权。

  2019年4月24日至25日,“5G产业发展深圳行”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举行。图为电信大厦展厅,工作人员正在展示华为5G通讯芯片。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刘玳杞 摄

  不过,血缘总有化不开的神奇力量。

  尤其是在这600多天,心声社区中关于孟晚舟的推送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讨论热度。“有其父必有其女”的评论观点频频出现。比如,对一篇孟晚舟写于2018年12月19日的日记,便有人评论有其父风范。

  日记记录了日本东京一位普通市民对孟晚舟的声援,也回顾了华为在2011年日本福岛地震时的坚守。孟晚舟曾多次公开谈到这段经历:福岛核泄漏发生后,当不少电信设备供应商撤离日本时,她选择了逆行。从香港飞往日本的航班上只有两个人,她和一位日本乘客,机组人员反复确认她是否上错航班。彼时,华为高层纷纷赶往日本指挥,工程师们也穿上防护服,向福岛挺进,抢修通信设备。

  身先士卒,很“任正非”。2017年2月15日,他与尼泊尔代表处员工座谈时说:“我承诺,只要我还飞得动,就会到艰苦地区来看你们,到战乱、瘟疫地区陪你们。我若贪生怕死,何来让你们去英勇奋斗!”

  同样的感性时刻,还发生在最近的华为内部会议上。任正非袒露心迹,做好了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孟晚舟的准备,但坚决“不用人民的利益换取女儿的自由”,华为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

  在遥远的加拿大,孟晚舟感慨过身陷方寸之间的困窘,但始终坚信,苦难压不垮心中的亮光。

  正因如此,困于方寸,才有方寸不乱的力量。

  本文图片为官方授权发布

  参考资料来源:

  1.华为心声社区

  2.华为官方网站

  3.《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田涛、吴春波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记者】曹斯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