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严寒,与战斗一样残酷——91岁南方日报老记者口述抗美援朝经历

2021-10-09 14:24 来源:南方plus 张由琼 姚志豪等

  △点击观看91岁南方日报老记者口述抗美援朝经历

  国庆期间,电影《长津湖》在全国影院热播, 中国人民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感动了无数人。

  严寒,与战斗一样残酷。91岁的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战地记者、原南方日报摄影记者姜峰依然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寒冷,零下15度在平壤过大同江时,所有人到对岸后,双腿都已冻得梆梆硬,膝盖无法弯曲,皮肤蹭到裤子就如刀割一般,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疼。

1952年,首当其冲的前沿阵地,守卫椴岛的战士们踏着冰排,将拆卸的平射炮、弹药和给养抢运到岛上。

  1952年,首当其冲的前沿阵地,守卫椴岛的战士们踏着冰排,将拆卸的平射炮、弹药和给养抢运到岛上。

1951年,帽落山阻击战,打退敌人的进攻后,战士们一边吃着冻硬的饭团,一边警惕观察敌人的举动。

  1951年,帽落山阻击战,打退敌人的进攻后,战士们一边吃着冻硬的饭团,一边警惕观察敌人的举动。

  1950年秋,驻守在湖北沙市的50军接到调令,全军紧急奔赴我国东北边境集结。在目睹一江之隔的朝鲜新义州市遭到美军战机猛烈轰炸,数以千计的炸弹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后,20岁的姜峰与战友们跨过鸭绿江,成为首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

  作为随军战地记者,姜峰凭着介绍信,可以在148师、149师、150师自由拍摄采访,有时会有通讯兵跟随,有时则只身一人,战场上处处都充满危机,除了要躲避敌人的炮火袭击,还要防范敌军侦察兵的突袭,他多次死里逃生。

1950年冬,美军越过三八线,对与我国东北边境一江之隔的朝鲜新义州市进行猛烈轰炸,投下数以千计的炸弹和汽油弹,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1950年冬,美军越过三八线,对与我国东北边境一江之隔的朝鲜新义州市进行猛烈轰炸,投下数以千计的炸弹和汽油弹,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汉江阻击战,是姜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刻骨铭心的经历,毕生难忘。1951年1月27日,战斗打响的前一天,姜峰赶到了帽落山最前沿的三营七连阵地,距离敌人只有500米左右,肉眼可见对方阵地上敌人移动的身影。

《帽落山鏖战》。1951年,帽落山阻击战的激战现场,一名战士准备投掷手榴弹。

  《帽落山鏖战》。1951年,帽落山阻击战的激战现场,一名战士准备投掷手榴弹。

  翌日拂晓,冷雾蒙蒙,敌军坦克和火炮开始向我方前沿阵地进行猛烈射击,四架敌机则在上空轮番俯冲投弹射击,白雪覆盖的山头顷刻间变成了焦土,弹坑累累。工事坍塌,硝烟弥漫,一片火海,战士们有的牺牲,有的负伤。当敌炮疯狂袭击时,战士们躲进掩体和防炮洞;当敌军开始冲锋进攻时,战士们又从掩体冲进战壕,用冲锋枪、机枪、手榴弹向敌群倾泻。打退敌人的进攻后,战士们一边吃着冻硬的饭团,一边警惕观察敌人的举动。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将敌人压回去,我方的阵地岿然不动。

1951年,帽落山阻击战,卫生员正在给一名受伤的战士包扎伤口。

  1951年,帽落山阻击战,卫生员正在给一名受伤的战士包扎伤口。

  姜峰亲眼见到,一名战士的侧脸起了火,他用手一摸,全脸都烧了起来,凝固汽油弹,水也没法扑灭。起初他十分害怕,一直躲在防空洞里。在目睹了指战员殊死战斗的英勇行为后,他陡然增加了勇气和力量,再也不害怕。“和英雄在一起,我这个懦夫也会变得勇敢。”回忆当时的场景,姜峰坚定地说道。

1952年1月,美军在朝鲜战场上进行大规模的细菌战。图为我方防疫人员正在检查美军投掷下来的细菌弹壳。

  1952年1月,美军在朝鲜战场上进行大规模的细菌战。图为我方防疫人员正在检查美军投掷下来的细菌弹壳。

  在敌人再次进攻的时候,姜峰和战士们一起冲到了最前线,用手中的战斗武器——照相机,记录下坚守阵地的指战员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场景。咔嚓、咔嚓……一张张战士们奋勇作战的英姿被定格下来,其中《帽落山鏖战》成为了抗美援朝最经典的照片之一。

1952年,配属50军的炮2师,在炮兵集群实战条件下进行射击演练。

  1952年,配属50军的炮2师,在炮兵集群实战条件下进行射击演练。

1952年1月,美军在朝鲜战场上进行大规模的细菌战。图为我方防疫人员在布满细菌的战场上进行严密消毒。

  1952年1月,美军在朝鲜战场上进行大规模的细菌战。图为我方防疫人员在布满细菌的战场上进行严密消毒。

  最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以伤亡一万多人的代价,成功阻击敌军50个昼夜。这支英勇的军队此前还在第三次战役中,全歼英国第29旅皇家重坦克营。由于伤亡惨重,全军得以回国休整并补充兵员。

1953年,为防范敌军坦克进攻,战士们在海防线上筑起了石山。

  1953年,为防范敌军坦克进攻,战士们在海防线上筑起了石山。

  短暂休整三个月后,姜峰和战友们又奔赴朝鲜前线作战。停战协议后,直至1955年,50军才撤回辽宁丹东。在朝鲜战场上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姜峰拍摄下了大量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刊发在全国众多报刊画册上。1958年,姜峰调动来到南方日报隶属的广东画报工作,1997年返聘结束后离休。

1953年,海防线上的炮兵,在修筑完工事之后,将大炮推出。

  1953年,海防线上的炮兵,在修筑完工事之后,将大炮推出。

1953年,停战后,汽车运输部队的战士在河边清洗自己的车辆。抗美援朝战争中,汽车运输部队冒着随时被敌机轰炸的危险,保障战斗补给,完成弹粮供应。

  1953年,停战后,汽车运输部队的战士在河边清洗自己的车辆。抗美援朝战争中,汽车运输部队冒着随时被敌机轰炸的危险,保障战斗补给,完成弹粮供应。

  “这是我人生中最自豪的经历,我履行了保家卫国的义务,希望这些摄影作品能让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时光,随时随地报效国家。”姜峰说道。

1952年,女战士贾梅为朝鲜孤寡老人金玉氏穿针,军文工团与驻地的朝鲜老乡生活在一起,结下深厚友谊。

  1952年,女战士贾梅为朝鲜孤寡老人金玉氏穿针,军文工团与驻地的朝鲜老乡生活在一起,结下深厚友谊。

2020年10月22日,姜峰收到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荣誉勋章。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

  2020年10月22日,姜峰收到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荣誉勋章。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

  在客厅的中央,挂着一幅战友送的油画:一座朝鲜无名山头,奇峰异石,漫山遍野的金达莱,花开正灿烂。

姜峰与太太白雪洁。客厅的中央挂着战友送的一幅油画,奇峰异石,金达莱漫山遍野。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

  姜峰与太太白雪洁。客厅的中央挂着战友送的一幅油画,奇峰异石,金达莱漫山遍野。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

  【图片】 姜峰

  【视频】 张由琼 姚志豪

  【剪辑】 罗斌豪

  【文字】 张由琼

  【校对】刘珺

  【审核】曾强

编辑:刘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