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非遗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2021-06-10 08:22 来源:南方杂志 影子

深圳大鹏所城旅游区举办非遗巡游展演,小朋友在学习舞龙

  文明造就文化,文化孕育艺术,艺术服务时代。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

  以美为媒,以美为力,恰是广东非遗近年来“活”起来的关键—乡村振兴离不开其深厚的自然、文化资源条件;保护根植于乡村的非遗,又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广东是非遗大省。进入“十四五”时期,广东出新招、育新人、探新路,持续发力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在第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我们邀请三位专家围绕非遗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这一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圆桌嘉宾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贺景卫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广东省非遗促进会副会长 黄晓丽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委员、清远百位乡村新闻官之一 张亚男

  乡村要振兴,非遗可先行

  《南方》杂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遗的角色是什么?

  黄晓丽:一业兴而百业旺。非遗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力抓手,是点亮乡村振兴的一盏明灯。实现乡村振兴,传统文化是根本,无论是非遗部门,还是基层政府,都要真正认识到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贺景卫:非遗文化本身来自民间智慧,是民间大众日常生活中时常接触到的一种文化形式。因此,非遗与乡村存在天然的纽带,是血脉相连的。非遗和乡村都需要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寻求市场的助力、进行优势转化。在这一点上,近年来非遗已经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在下一阶段的乡村振兴中,非遗可以是传统乡村走向市场、拥抱现代化的一个桥梁和媒介。让乡村借助非遗的魅力走出去。只有如此,才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全体民众投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之中,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助力。

  张亚男:中国的乡村有着悠久的历史,非遗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产物,承载着来自乡村的文化记忆。乡村要振兴,非遗可先行。美丽中国从美丽乡村开始,美丽乡村从美丽非遗开始。没有文化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小康。文化引领乡村振兴,以非遗为代表的文化也是乡村振兴的最终成果体现。我们在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山村走访时发现,村民的日用品,包括上学的背包、结婚的衣物、头巾等都有各种独特的花纹和图案,刺绣元素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以往村里的绣娘有技术但没有用武之地,我们就摸索出了“在家刺绣、在家创收”的模式,在带动刺绣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绣娘们在家就业。

  让乡村借助非遗的魅力走出去

  《南方》杂志:如何寻找非遗和乡村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

  贺景卫:非遗传承要实实在在通过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与提振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联系起来。以非遗为代表的乡村文化因素,是乡村振兴的气韵,为乡村振兴“提气”。我们挖掘当地村里的历史、文脉,一方面是寻找到它们个性的一面,不能“千村一面”,另一方面摸清了家底。这样利于明确方向,制定规划,从顶层设计着手,让非遗的发展更接地气。发挥了乡村的文化优势,也就拥有了乡村振兴的巨大潜能。我们侧重于从文化领域挖掘提炼,包括人文地理、景观、民俗文化等等。

  黄晓丽:要坚持因地制宜。下足功夫,做好功课,找到非遗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以恰当的方式手段加以推动。有些地方没有这样做,不是保护性地利用,而是破坏性地开发,或者东拼西凑,甚至过度西化,这都是不应该的。以东莞为例,赛龙舟是当地民俗活动中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项活动。但是过去是比较零散的局面,结合这一情况,2017年以来,东莞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举办各类龙舟活动的13个镇街,打造“东莞龙舟月”品牌活动,并在东莞万江的滘联正丫村隆重恢复“起龙”仪式。龙舟文化带动了龙舟经济的发展,各项社会资源被盘活,多项非遗项目得到产业化发展。万江龙舟“东莞龙舟第一景”名气打响了,带动了乡村振兴。

  张亚男:非遗的发展,乡村的振兴,归根到底是人的振兴和发展。要做好人的培养。用绣花针“绣出”乡村振兴的路子,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思路。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我们整合瑶绣、壮绣和汉族刺绣,逐步打造“清绣”(清远刺绣)品牌,举办系列刺绣培训班,把村里的人才聚集起来,形成了发展的合力,给予他们技术支持,激发了村民们的干事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这个过程里,山区的村民特别是绣娘们感受到了自身价值。他们不仅“鼓了口袋”,更富了脑袋。

  见人见物见生活

  《南方》杂志:如何让广大农民在“非遗+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贺景卫:非遗要坚持创新,保持自己鲜活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传统的非遗文化和发展形式,与当下生活脱轨的时候,就会逐渐地沦为鲜为人知的状态。这些年来,无论是官方的非遗网络传播,还是民间的传习组织与沙龙,都有一个逐渐清晰的共识:对非遗文化和非遗项目来说,保护不等于抱残守缺,传承不等于僵化保守,恰恰相反,只有坚持创新,保持自己的鲜活度,才能让扎根民间的非遗重新归于火热的现代乡村生活,传统技艺才能真正“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因此,我们的团队在村里进行传统文化挖掘和文创产品设计时,注重和当地老百姓的调研和采访,尊重他们的表达意愿。例如,我们在广州市番禺区大岭村建立了“岭南文化和大岭村文创研究基地”,村民水哥,是村里的龙舟选手,性格豪爽、在村中颇受爱戴。我们正尝试把他的形象开发成一个文创IP。我们所有的成果最终也会再投入当地的文旅发展里,提升全村旅游的软硬件配套,例如将现有的所有资源整合形成一份当地旅游导览,放入旅游APP中。

  黄晓丽:要坚持共享的原则。让乡村文化的主体—村民真正能够参与非遗的传承保护中,这就要求非遗在乡村振兴中要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而不是自我孤立的,更不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脱节的。小众的非遗需要融入大众生活,民族的非遗需要绽放在世界舞台。当非遗保护遭遇小众之惑时,群策群力是必由之路;而当乡村振兴要真正能够与百姓生活同频共振,也必然要靠群策群力,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非遗要注重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不断提高非遗品牌的影响力、参与度。东莞于2016年首创推出“东莞非遗墟市”,紧紧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机,逐步汇聚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港澳共23个城市非遗项目,将“东莞非遗墟市”逐步升级为“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5年多来,非遗墟市坚持每周六开墟,广大群众形成了周六逛“非遗墟市”的习惯,精彩纷呈的活动带来不一样的非遗体验。

  张亚男:非遗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一个迫切的需要是,传统的非遗需要通过现代科技等途径实现现代化转型,与民众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形态相融合,创造出一系列受大众欢迎的生活用品,让非遗以现代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例如,这些年,我们借助清远文化主管部门搭建的平台,在传承方式上不断创新。其中,“在家刺绣、在家创收”的技艺帮扶模式,带领山区妇女及少数民族群众传承刺绣技艺的同时,将传统技艺重新解构,非遗在年轻人心中“活”了起来,将有更多更具现代审美的非遗产品制作出来。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发自广州

编辑:李润芳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