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凝聚各方面力量。中国共产党高超的动员能力、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化解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能确保各方面力量的凝聚。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时,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实践路径和力量凝聚,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落到实处。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展开的。经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解决了区域性贫困问题,消除了绝对贫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多元化、高级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需要出发设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路径、方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谋划2035年远景目标时,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纳入其中;在部署“十四五”时期社会发展时,提出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追求发展效率的同时,也在关注社会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目前,城乡区域发展依然存在差距。“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制度创新,逐步缩小区域、群体的收入分配差距,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发展目标。
确保新发展品质的形成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是实践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才能确保新发展品质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是以追求发展速度、数量增长起步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转变,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方式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完成这些转变之后,才有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距离,只有保持一定发展速度,才能确保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十四五”规划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时,没有设定量化的发展指标,而是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这凸显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设量化指标并不代表经济增速不重要,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第一要务,如果不保持一定发展速度,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无法实现。正因为如此,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以上。保持这一增长速度,才能解决就业等系列问题,发展目标才能实现。
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是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果要在二者之间作出选择,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新发展阶段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既要创造更多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发展阶段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经历新发展阶段之后,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发展是安全的根基,没有发展就没有安全的物质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的基本支撑。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推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将明显增多,稍有不慎或应对失当,就有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新发展阶段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我国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风险。树立底线思维,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特别是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也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十四五”时期新发展品质的形成,只有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前提下才有可能。
确保各方面力量的凝聚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凝聚各方面力量。中国共产党高超的动员能力、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化解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能确保各方面力量的凝聚。
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就开始强调党领导一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更加明确了党领导一切的原则,认定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使中国共产党具有高超的动员能力,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高超的动员能力,也有利于化解社会分歧、增进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形成“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
中国共产党的战斗力来自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据2019年底统计,中国共产党拥有9191.4万名党员、468万个基层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借助严密的组织体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责任担当、严密的组织纪律,能将党组织的力量、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成为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
中国是世界上超大规模的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都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制定五年规划(计划)的方式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胜利,充分展现了百年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决定中国共产党能应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能有效落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通过实干完成“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广东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肩负党中央赋予广东的历史使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党中央战略意图的实现,确保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本文责编/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