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中山一院:让更多人共享医疗“国家队”服务

2021-03-29 06:52 来源:南方杂志 杨洋

援藏医疗队员为藏族僧尼义诊

  2021年1月,新疆喀什正处于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节。

  零下10摄氏度的窗外大雪纷飞,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室内却热火朝天,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内科的苏畅副教授和同事们忙碌在临床一线。一年前的春天,苏畅参加组团式帮扶,来到这里,为该院推进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打下基础。

  “2020年我院有300多位医生在外支援,我们不吝将最一流的专家和资源,送到抗疫前线,送到边疆和基层,送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正如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所言,不仅在十万火急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场,还在默默无闻的基层地区,有这么一群中山医人,耕耘在沙漠、雪域、粤东西北大山深处,帮助当地医疗卫生建设打开局面,为脱贫攻坚作出持久而深远的贡献。

  在新疆:派去的是医生,送去的是整个团队

  2020年3月,严峻的疫情形势得到控制,苏畅和同事吴晖副教授,以及来自其他兄弟医院的队友们乘坐飞机,跨越4000多公里,来到新疆,第一次踏上了喀什的土地。

  虽然当时已是春天,依然春寒料峭,当地的沙漠气候特别干燥。大家来不及慢慢适应气候,就积极展开工作。

  在广东倾力对口援助下,喀地一院挂牌“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并配备了南疆最先进的医疗设施设备,医院在硬件上有基础,但是制度、技术和人才等软件上还存在不少短板。

  苏畅深入了解发现,该院血液科是南疆唯一能收治各类血液系统疾病的专科,但因各种客观原因,整体诊疗水平与广州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血液专科仍有较大差距。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帮助喀地一院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血液科的关键性技术。”苏畅联同后方团队积极为帮扶医院的移植工作进行准备,包括移植的基础理论知识培训、血细胞分离机采干细胞的技术、层流房的设计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指导。

  派去的是医生,送去的却是一整个科室、整个医院的团队力量,这是中山一院帮扶的特色。

  针对当地血液科比较薄弱的情况,医院内科七支部书记李娟教授受聘为客座教授,通过线上指导关键技术问题,帮助科室推进工作。

  2020年11月3日,一场“粤喀情深交流会”在线上召开。李娟教授针对当地一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例“隔空坐诊”,结合当地医院实际情况,对移植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指导和严格把关,专家们为这名患者制定了移植方案。李娟教授团队多次通过“云课堂”为当地医生讲授血液系统疾病诊疗,使当地医生获得后方医院的优质教育。

  骆腾介绍,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就成为中山一院的对口帮扶单位,中山一院先后共派出重症医学科、胆胰外科、心脏外科、神经外科、胃肠外科、血液内科等学科的13位帮扶专家支援喀地一院,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水平整体提升。

  在西藏: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2019年6月底,广东省第五批“组团式”援藏专家抵达西藏林芝,中山一院神经二科副主任邢世会教授踏上这块土地的第一感觉是“走路有点飘”,这是初到高原的常见反应。

  还有一些医生高原反应比较强烈,有头痛、失眠的症状。偏偏这又是一个需要24小时待命的工作,得随时响应抢救和治疗的需要,对医生的身体素质考验很大。队友们努力克服身体上的不适,在林芝县人民医院开展援助工作。

  该院虽然是林芝地区唯一的三甲医院,但卒中中心仍是空白。

  “一方面是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不佳,普通病人就医往往要翻过几座大山,条件差一点的家庭放弃了,许多病人没能及时收治;另一方面是缺乏专业人才,没有专门的神经科专家。”邢世会回顾一年来的对口帮扶工作说,中山一院积极筹划,以“院包科”的形式与当地医院协调合作,在这海拔3000米的高原之上,帮助筹建卒中防治中心,留下一支带不走的神经科专业队伍。

  定流程、组团队、带学员、传技术、报项目……中山一院副院长、神经科主任曾进胜教授多次到林芝实地指教、授课,专家团队无私分享经验,与当地合力将卒中中心筹建起来。

  2019年8月23日深夜1点半,一位重症藏族老人被紧急送到医院。邢世会一边抢救病人,一边指导团队医生对病人进行识别、评估,确定是缺血性脑卒中后,及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成功实施了藏东南地区首例静脉溶栓术。

  这一串流畅又高效的操作,成为临床一线最鲜活的教科书。如今,林芝医院卒中中心正有序建设中,2020年新一轮援藏专家接力前行。

  在距离林芝市900多公里车程的昌都市边坝县,中山一院的另一支医疗队驻扎在这里。

  雪域之上,由于医疗条件和人才匮乏,很多常见的医疗手段无法实现。最突出的就是,产检没有普及,很多产妇快生了才到医院,搞不清楚孕周,遇到紧急情况,县医院也没有医生会施行剖腹产,都要转运到几百公里外的昌都市人民医院处置。

  “妇产科很多病例都是突发性的,等不了那么长时间,所以当地能够掌握剖腹产手术技术很重要。”中山一院王伟医生本着授人以渔的理念,带着县医院妇产科的两位藏族女医生,一点点地学着做手术。一开始王伟先主刀做演示,然后择机让学员尝试,学员还心里有点怕,他说:“我一直看着,有差错我会立即纠正你。你要能用好这把刀,边坝这里的产妇就有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在老师的鼓励下,两个藏族姑娘做手术的技术越来越稳,边坝县医院也第一次具备了实行剖腹产的人才条件。

  一次,一个藏族妇女在下地干活的时候,突发难产,送到县医院时已出现严重的宫内感染和脑水肿,随时有生命危险。王伟立即召集团队,赶紧做手术抢救。有了之前的手术基础,藏族医生和中山一院的医生配合良好,最后顺利保住了产妇的性命。

  出院的时候,产妇的父母把王伟的手拉过来,放在自己的额头上,用藏语说了感谢的话。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藏族人的额头一般不允许外人触碰,这个动作就表达了他们最崇高的敬意。说到这里,王伟这个汉子的眼睛里也闪动着泪花。

  除了在医院里传帮带,医疗队还翻山越岭、送医送药。他们在山涧溪水旁,用便携式超声机免费给藏区牧民做超声检查;也曾一连三天早出晚归,翻越一座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到藏族同胞家里看病问诊。组团式帮扶不仅让当地一批危重病人得到救治,也大大带动改善了当地的医疗条件和专业水平。

  在粤县区医院:让百姓在家门口也能看上大专家

  不仅在万里之遥的边疆,就在几百公里之外的粤东西北,中山一院同样以医者仁心的担当,不遗余力地对肇庆市封开、惠州市惠东的两家县医院展开对口帮扶,让百姓在家门口也能看上三甲医院的大专家。

  2020年10月28日晚上,封开县人民医院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营救。

  一名36岁的孕产妇因臀位、胎膜早破,须马上施行急诊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当地医生发现其出现胎盘植入导致产后大出血。这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抢救不及时,死亡风险极高。

  中山一院组团式帮扶队队长、妇产科陈海天副教授立马赶到。当时产妇出血严重,受县级医院客观条件所限,当地促宫缩药物种类较少,没有充足的红细胞。“来不及转运了,用手术缝合止血。”陈海天所说的方法,是外科界最讲究“手艺”的技术,在紧急情况下,通过B-lynch缝合、8字缝扎、围堤状缝合、止血球囊放置等方式,实现止血。

  12人、4小时、2000毫升出血、38块止血纱……在陈海天的带领和统筹下,妇产科团队、麻醉科团队以及相关科室人员拼尽全力,把这位产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陈海天在封开支援的一年时间里,救治了许多这样危急的病例。病人都知道她是技术高超的陈教授,一位有着21年党龄的老党员,鲜有人看到口罩背后,是一张80后的娃娃脸,咧开嘴笑还带着俏皮。

  在中山一院还有很多这样的骨干,在院本部高要求、高标准的工作中迅速成长,主动要求到边疆和山区奉献才干。

  “参与组团式医疗帮扶,对专家医生来说是一个拓展提高的过程,对于中山一院来说,是一流医院责无旁贷的担当。”骆腾介绍,“脱贫不脱钩”,医院对新疆、西藏和省内基层地区的帮扶已经形成长效机制,2021年也将加大力度把健康帮扶贯彻到底。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