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脱贫攻坚的广东战法

2021-01-05 07:42 来源:南方杂志 杨洋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即将完成,中华民族摆脱贫困的千年愿景即将梦圆。

  2009年以来,累计409.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3倍;825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村均集体收入达29.5万元……在这样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中,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建设中,作出了卓绝的广东贡献。

  而这历史性成就的背后,是广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率先在全国开启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探索,率先开启相对贫困治理实践,率先构建起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在不断增强脱贫奔康内生动力、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中,形成广东战法、广东韬略。

  打好红色基底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

  反过来,许多贫困村的“穷根”,就在于基层党组织基础不牢固,中央与地方的好政策无法通达神经末梢。

  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的湖中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村。该村2016年被定为省定贫困村,村干部各做各的,难以形成合力,村民对政策推行各种不配合,贫难脱、帽难摘,很多基础工作都推动不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扭住农村基层党建这个重要开关,印发实施《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三年分别以“规范化建设”“组织力提升”“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主题,破解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全面完成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

  湖中村被列为软弱涣散村进行整治。

  80后女党员何俊霞回乡后通过选举上任村支书,第一件事就是抓好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了湖中村《村干部履职规范三字经》等系列制度,作为“头雁”带领党员发挥先锋示范作用。同时,村里还推进了小龙虾养殖、扶贫车间等脱贫项目。

  五华县委书记吴晖直接挂点湖中村,多次进村实地调研和解决问题,并就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支部班子建设、如何发挥党员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力地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

  2020年6月18日,湖中村最后三户贫困户达到退出标准。至此,湖中村摘帽脱贫,昔日的软弱涣散村一跃成为党建示范村。

  湖中村只是夯实基层党建、决战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案例。

  上下同欲者胜。

  这场举国出征的硬仗中,广东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一根本和基础,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政治责任,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组织保证。近8万名干部扑下身子、扎根山乡,在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增长才干、锤炼本领,全省825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发展基础和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党旗所指,就是胜利所向。

  全省各级党组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党的领导书写在田野和大地上,让红色成为广东脱贫攻坚的最鲜亮底色。

  大扶贫大开发

  脱贫攻坚要牢牢依靠党的领导,但绝不是党政主导“独角戏”,广东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全社会参与“大扶贫”。

  还是以梅州市五华县为例。按照相关部署,广州对口帮扶梅州,番禺区对口帮扶五华县,截至2019年10月,广州番禺区协助五华县完成投产项目54个,完成总投资74.4亿元。

  国有企业广东电网公司则充分发挥行业优势,采用“光伏扶贫”的方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集中连片荒山建设3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1座,收益期25年,惠及全县2万多贫困人口。民营企业敏捷集团结合当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打造桑芽菜产业基地。各个帮扶单位也探索出了极具特色的帮扶机制,加大综合开发力度。

  大扶贫格局的“大”,在于工作的大统筹、力量的大整合。

  广东率先构建起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凝聚起决战决胜的强大合力。围绕“谁来扶”的问题,始终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将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等三大机制有机融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

  珠三角地区6市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2个市1719个相对贫困村,区域对口帮扶成效显著。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推动村企共建、县企共建,将民营企业扶贫资源精准有效地配置到村到户。

  全国首创“6·30”广东扶贫济困日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扶老、助残、救孤、助学等扶贫济困活动,逐步成为全省参与面最广、惠及范围最大、社会效果较好的扶贫济困爱心平台。

  广东把对口帮扶、定点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先后实施了“双转移”战略、扶贫开发“双到”战略、粤东粤西粤北振兴发展战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同时按照“中央要求、当地所需、广东所能”,把东西部扶贫协作作为应尽义务和分内之责,不断拓展协作领域、深化协作内容,做实携手奔小康行动。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不仅是政府的义务,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扶贫开发本身也会反哺社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脱贫致富不仅意味着新的生产力,也带来消费需求的增量,将打开乡村更为广阔的市场,形成“助人者自助”的良性循环。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在脱贫攻坚上,广东发挥改革先行地的优势,大胆探索、改革创新,走出一条符合广东实际的特色减贫治理道路。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广东坚持把党中央工作要求同本地实际相结合,持续深化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广东率先在全国开启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探索,率先开启相对贫困治理实践,创新推动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扶贫资产管理、以消费扶贫推动社会扶贫、全产业链推进产业扶贫等新做法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批值得推广的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借鉴。

  看今日之广东,英德沙口镇的红茶秋茶收成给脱贫奔康的合作农户带来增收,河源市东源县黄洞村的新一批“粤菜师傅”培训开班,揭阳市揭西县的火炬村迎来一拨又一拨的红色旅游团,昔日的贫困村都找到了奔康致富的道路。

  先行者,不忘同行人。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广东对口帮扶广西、四川、贵州、云南4省(区)14个市州,帮扶93个贫困县摘帽、5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广东力量。

  “西部高原地区气候环境普遍比较恶劣,经济底子薄起步晚,更加需要创新思维,以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深圳海事局干部、挂职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周水平说。在化隆县,周水平和帮扶干部一起,以管理和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当地建立创新的市场氛围和良好的法治环境,让深圳经验持续助力西部高原地区乡村振兴。

  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广东稳扎稳打,即将迈入全面小康。

  2021年,乡村振兴开新篇,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广东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长效脱贫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历史使命,更要放眼到新发展格局的视域中,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充分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改革开放精神,持续深化扶贫开发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全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改革不停步,振兴再出发。

  广东在脱贫攻坚中以实践干出来的经验和智慧,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再出发的新起跑线,将在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书写新的广东韬略。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发自梅州、广州等地

  ◎本文责编∕李焱鑫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