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面向“十四五”, 聚焦“再发力”——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思路研究

2021-01-03 08:37 来源:南方杂志

  绝对贫困户脱贫之后,相对贫困户仍然存在,如何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问题,这是广东社会扶贫和“6·30”活动的新课题

  ◎广东省扶贫办、南方党建智库调研组

  ◎本文责编/蒋玉

  一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破解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抓手,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机遇,接续推进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率先解决国家标准下的绝对贫困问题,率先开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探索,率先创建了凝聚社会合力的“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以下简称“6·30”活动)平台,推动社会扶贫由萌芽、初创、发展逐步走向成熟。10年来,“6·30”活动共吸引1000多家社会组织、近万家企业、100多万志愿者、2000多万爱心人士参与,累计募集社会资金超300亿元,对接帮扶4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成为广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依靠力量。

  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对以“6·30”活动为代表的广东社会扶贫进行继续探索和总结,进一步研究广东社会扶贫如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减贫治理体系、助力广东乡村振兴、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30”活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调研组认为,“6·30”活动面临新形势、新目标、新对象,由此形成了新的课题,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一)面临新的形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全会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要求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新形势下,谋划下一阶段“6·30”活动,需要充分理解新形势的内在要求。

  (二)面临新的目标。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总定位总目标,进一步明确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广东责任广东使命。在这一总定位总目标之下,广东社会扶贫和“6·30”活动如何精准发力,为实现总定位总目标贡献力量,需要深入研究。

  (三)面临新的对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绝对贫困户脱贫之后,相对贫困户仍然存在,如何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问题,这是广东社会扶贫和“6·30”活动的新课题。

  实现四个“再发力”

  调研组认为,面向“十四五”,面对贫困变化新形势和减贫治理新要求,“6·30”活动需要重整行装再出发,在巩固脱贫成果上再发力、在完善减贫治理体系上再发力、在助力乡村振兴上再发力、在平台建设上再发力,推动广东社会扶贫干出新作为,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统筹兼顾,在巩固脱贫成果上再发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减贫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6·30”活动需要在巩固广东脱贫成果上再发力,防止出现大规模返贫。

  一是保持定力,坚持平台定位不动摇。扶贫济困,是“6·30”活动的初衷和使命。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后,由于相对贫困人口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存在,扶贫济困这个使命仍然光荣而重要。平台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坚持这个定位不动摇。

  二是保持张力,及时适应贫困变化新形势。在坚持平台定位基础上,“6·30”活动要保持张力、与时俱进,根据贫困变化新形势调整相应的工作策略,将活动的主要服务对象,瞄准为相对贫困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问题等。

  三是形成合力,巩固广东脱贫成果。“6·30”活动要坚持全党动员,党政军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工会团委等群众团体、各类慈善机构、公民个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全社会参与的组织动员机制,继续形成强大合力,在巩固广东脱贫攻坚成果上下功夫。做好相对贫困认定、帮扶标准手段的提前谋划,更加重视激活相对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把产业、就业、金融、消费等相关扶贫政策逐步稳定下来,形成常规举措。

  (二)狠抓制度创新,在完善减贫治理体系上再发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了任务目标。减贫治理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方面。在10年经验基础上,“6·30”活动可以为完善广度减贫治理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在完善减贫责任体系上下功夫。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要求,广东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领导责任,促进“全党动员抓减贫”。在新形势下,“6·30”活动需要进一步探索明晰各方责任,继续探索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为广东减贫责任体系的完善作出应有贡献。

  二是在完善减贫动员体系上下功夫。“6·30”活动要继续完善社会动员机制,持续激发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减贫事业的热情,不断拓展社会动员的深度和广度,为新形势下的减贫事业凝聚强大动力。

  (三)加强机制衔接,在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行动上再发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是我省“1+1+9”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中共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带动农业全面升级,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农村面貌全面提升,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中共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强调,要着力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抓住城乡区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与自然等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精准聚焦、持续用力,把短板变为潜力板。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在脱贫攻坚收官后,面对新的扶贫开发目标、不断变化提升的乡村振兴任务,“6·30”活动应该与时俱进,立足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一是实现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6·30”活动作为广东社会扶贫的重要抓手,可以在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作出表率。围绕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思想认识衔接、政策保障衔接、规划引领衔接、工作落实衔接等重点,“6·30”活动大有可为。

  二是大力促进广东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处于基础位置,它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启动产业振兴引擎,夯实经济基础,乡村振兴就将驶向快车道,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就能加快发展。“6·30”活动对促进广东乡村产业振兴有着天然的优势。“6·30”活动募集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投入到农业产业中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产业振兴经验。在打下良好基础的前提下,有必要及时总结相关经验,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等方面,为广东乡村产业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是大力促进广东乡村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6·30”活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广东实际,扎扎实实推进广东乡村生态振兴,通过有效引导相关项目和资金,在实现广东乡村“绿化”“美化”“规划”上贡献力量,在把广东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富裕繁荣、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上贡献力量,让广东乡亲们都能生活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舒适环境中。

  (四)推动思想解放,在平台建设上再发力。面向“十四五”新阶段,“6·30”活动大有可为。同时,新形势新任务对“6·30”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打铁必须自身硬,加强平台建设,是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是加强“6·30”活动管理机构的建设。目前,在省一级层面,“6·30”活动管理机构为临时设置,极大制约了相关活动的开展,影响了对相关活动的指导;在地市一级,“6·30”活动管理机构的设置更加失范,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和风险。需要统筹考虑,加强对“6·30”活动管理机构的建设,定岗定责、专人专责,更好地推动“6·30”活动创造新的辉煌。

  二是加强平台监督机制的建设。“6·30”活动涉及金额较大、涉及项目较多、涉及人群较广,社会公众和舆论较为关注,必须加强平台监督机制的建设。首先是完善监督网络。强化财政、扶贫、审计等部门对“6·30”活动的监督,强化省级对地市一级“6·30”活动的监督,强化管理机构对接受捐赠单位的监督。其次是拓展监督渠道。充分实行政务公开,打造阳光“6·30”活动。将涉及“6·30”活动的一些工作动态、处理案件定期不定期向群众通报。发动群众参与监督,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民主评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对“6·30”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