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伶仃岸边,讲好“近代史第一课”

2020-12-06 07:34 来源:南方杂志 杨洋

  炮火隆隆,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正在眼前,空气中似乎还能闻得到一个多世纪前的硝烟味道……走进广州南沙蒲洲炮台长达25米的LED时光隧道,人们仿佛穿越到伶仃洋上的鸦片战争现场,身临其境见证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一幕。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我们应该要永远记住的真理。

  2020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看今日之伶仃洋,虎门大桥飞架东西,南沙港船舶往来,两岸发生了“当惊世界殊”的奇迹。

  而从当年古战场到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从180年前中华民族亘古未有之历史变局到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中国近代史开端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伶仃岸边的“中国梦”一脉相承、贯穿始终。

  越是到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梦想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以史鉴今、慎终承始。广东,伶仃两岸,正通过讲好“近代史第一课”,为新征程凝聚磅礴力量。

  百年沧桑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上横档炮台指挥中心,以及义勇殉国井。第一次鸦片战争虎门海战中,上横档岛被英军攻陷,中国官兵200多人战死,部分负伤义勇不愿投降,壮烈投井殉国……”

  10月下旬,秋日的南沙上横档岛,周边的树木仍是郁郁葱葱,经过岁月洗礼的炮筒锈迹斑斑,沿着炮台正向远眺,可见虎门大桥长龙卧波。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组织全国各地的学术专家考察团重走古战场,打破了这里多年的宁静。

  鸦片战争之前,关天培花费数年心血改建虎门炮台防御体系,在现今的东莞虎门和广州南沙之间拉起三道防线。整个虎门要塞存有30多座这样的炮台,虎门—南沙一线的炮台群也是目前我国海防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军事防御设施,是不可替代的国家历史记忆。

  位于南沙的虎门炮台,虽然有着大角山(含蒲洲山)和上、下横档岛三处遗址,炮台量不在虎门之下,但知名度不高,去年接待游客仅有3万余人次,以小学生为主。

  今年,蒲洲炮台完成了LED时光隧道的改造,迎来比往年更多的参观者。但南沙虎门炮台整体的参观量和热度,与隔江对望的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落差。一组数字显示出这种悬殊差异: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文物局官网发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及相关数据,位于东莞虎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参观人数在全国备案的5535家博物馆中排名第七,全省排名第一,年参观人数达584.5万人次。

  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够有这么大的参观量,并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前十,其密码在于创新和与时俱进。《南方》杂志在鸦片战争博物馆了解到,该博物馆通过旧址展示、文物陈列、全息幻影等,生动呈现这段历史,颇受游客欢迎。

  伶仃洋上,两岸炮台,共同讲述着“近代史第一课”。而同属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却一冷一热,令身处现场的专家感慨不已。

  “这些年来,我参加鸦片战争相关研讨,来广州不下20次,到虎门超过15次,但这是第一次知道,南沙有规模这么大、保存这么完好的古炮台遗址。我们应该对此好好修复、保护和开发,让它在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林则徐六世嫡孙女林岷随团考察走访遗址后说。

  协同讲好“第一课”

  历史蕴含着盛衰兴旺的深刻哲理。

  今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在广东省文史馆组织的“鸦片战争的历史启示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对鸦片战争的历史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建言伶仃两岸要共同讲好“近代史第一课”。

  鸦片战争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物和遗址,今天广东省内的一些博物馆、历史纪念馆里都珍藏着鸦片战争期间清军的刀、矛、弓、箭、盾牌、铁炮、炮弹、火绳枪、皮甲等,英军的步枪、手枪、火炮、望远镜、战列舰模型以及航海仪、测速仪、蒸汽机等,今天珠江口江中上下横档岛和珠江两岸还保存着一座座古炮台遗址。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主任(馆长)杨汉卿说:“今天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宣传好这些珍贵的文物和遗址,发挥其强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还要进一步加强鸦片战争史料的整理和发掘利用,深入研究鸦片战争的历史,培育民族精神,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讲好这个故事,不能虎门、南沙各自为政,也不仅仅是这两个地方的事。在很多专家看来,广东讲好“近代史第一课”,应该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全局中来思考,放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定位。

  曾参与南越王墓探墓的考古学家黄淼章,对陈家祠、南海神庙有深入研究,他建议用粤港澳大湾区大文化旅游的思路,充分利用南沙虎门炮台后发的优势,形成重新规划整体开发利用方案,促进粤港澳三地文化交融。

  经过专家多方论证,伶仃洋两岸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防遗址国家文化公园呼之欲出。《南方》杂志记者了解到,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委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制定了公园概念规划,在鸦片战争国家纪念主题展示区的基础上,规划设置海战体验展示区、海洋文化文旅融合区等,积极推动广州、深圳、东莞以及港澳珠江口两岸的古炮台群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图通过全方位的展示和创新的体验,协力讲好“近代史第一课”。

  鉴古知今,学史明智

  第一次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东西方首次全方位大碰撞,以冷兵器为主的清军在坚船利炮面前节节败退,屡战屡败,写下了屈辱的一页,也让中国人民在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中猛然觉醒。

  这第一课,是铭记历史的一课,深刻汲取鸦片战争的教训和启迪,重温中华民族艰难复兴中如何曲折探索的道路。

  这第一课,是直面当下的一课,鉴古知今,在当前与长远的统筹中,坚定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明确来路、走好当下路、更好奔向前路。

  今日伶仃洋之上,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南沙港、蛇口码头的巨轮向海上丝绸之路进发;当年因不平等条约被割据的香港、澳门,早已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被誉为“新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横跨汪洋之上,敢叫天堑变通途,连接起香港、珠海、澳门,促成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炮台斑驳,人民的安全已经有现代化的国防力量来守护,几大自贸区的高楼大厦、研发中心拔地而起,在新时期的国际竞技场上,展开科技创新的较量……

  “作为鸦片战争的发生地,要善用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以共同的文化基底推进粤港澳全方位深度合作,稳妥推进向外、向内更高更深度的开放,加快构建和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研究院院长涂成林说。

  今天,党中央赋予昔日鸦片战争主战场的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两个重大国家战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广东也正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我们将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努力保护好、利用好、宣传好包括南沙古炮台遗址在内的鸦片战争遗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海洋文化精髓,努力将南沙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繁荣发达和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大湾区未来之都。”广州市南沙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邢桦表示。

  大潮起珠江,千帆再起航。

  伶仃两岸,是“中国梦”肇始之地,又是中国逐梦先行地。鸦片战争180年后,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又承载了关乎国运的历史发展重任,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再启新篇。

  ◎《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发自广州、东莞等地

编辑:许萌萌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