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坚持底线思维,应对风险常态化的时代挑战

2020-06-30 06:32 来源:南方杂志 周霞

  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全球风险时代加速来临,风险正在成为社会发展常态

  ◎周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本文责编/张蓓蕾

  2020年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黑天鹅”事件,它使得全球各国发展普遍陷入混乱的状态。可以预见,各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主权的全面收缩、民族国家的自我建构,将会成为优先战略。逆全球化成为大概率事件。全球风险时代加速来临,风险正在成为社会发展常态。

  面对如此状况,作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大旗的广东,一定要谨慎应对全球风险带来的重大挑战,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努力实践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建设作出贡献。

  风险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常态和催化剂

  德国著名社会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在其名著《世界风险社会》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世界风险社会,“就其轴心原则而言,它的挑战是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无法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界定的现代文明制造的危险”。为什么会如此?原因在于贝克所说的“我们的现代文明中的人为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直接导致社会成为自身的问题,文明的自我危害成为全球性议题,政治边界被逐渐去除。换句话说,风险是人类现代化历程的自然结果。但是,风险,也成为现代文明走向成熟的催化剂。

  依此判断,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广东现代化进程将带来普遍性风险与特殊性风险的双向交织:

  普遍性风险。世界发达国家在由农业现代化向工业现代化的转型,工业现代化向信息现代化、人工智能现代社会的转型中,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经历过不同程度的风险:政权更迭、社会转型不稳定、治理能力下降、贫富差距加大、核心价值凝聚不够等。这些风险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伴生现象,它是一种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可以凭借强大的社会主义制度避免政权更迭的风险,但无法避免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带来的权力腐败、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和谐、文化冲突等风险。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极大遏制,但它带来的影响,会加剧中国社会各领域风险未来爆发的程度。

  特殊性风险。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断实现,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广东现代化在国际层面不仅遭受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挑战,更遭遇来自头号强国美国发起的贸易战、科技战、意识形态战。在外部环境和国家安全方面,遭遇不同国家在南海、南亚等地区发起的地缘政治挑战;在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通过重拳出击的反腐败建设,极大克服了长期执政过程中要面临的政治风险,但是仍然遭遇体制封闭、思想僵化、利益固化、腐败高发等一系列根本风险挑战。国外敌对势力尤其是美国更是借疫情暴发,大肆制造“中国病毒”等污名化中国的舆论。可以判断,中美之间在未来长时段之内,会面临更大风险挑战。

  不过,人类社会总是在风险中成长。风险既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灾难,但风险也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它也会促进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新生。

  发扬斗争精神,做好防范化解风险应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的有机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对立面的‘斗争’”,是“对立面的统一”,一切事物都存在着这两个方面,而关于事物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的认识,就构成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疫情当前,我们迫切地需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做好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的应对和准备。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斗争本领。在4月8日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工作决不能放松,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加大力度。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广东承担着“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完成“两个率先”任务,在经济对外依存度的发展受到根本影响的当下,就更要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全面提升自身的风险意识和斗争本领,研判制约广东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各问题,率先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出台相关优惠制度、政策,稳定经济发展大方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的确如此。广东要借着疫情防控,在实践中强化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及的13个制度优势,尤其是其中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政治制度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制度体系。政治制度向世界各国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一盘棋的优势,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组织力、动员力、保障力;意识形态制度则证明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向心力。广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好“四个坚持”,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过程中,强化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制度建设;同时,要把握国际舆论主动权,利用自身优势做好向外的引导性宣介。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建设,坚持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建构。此次疫情,既暴露出我们在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方面的不足,甚至缺失,也为推进广东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打造提供了机遇。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基本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三个层面,重要制度是打通和连接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制度的体制机制。但显然,从疫情研判、暴发、防控等各个环节,一些地方暴露出各自为政、不擅沟通的情况,以及疫情信息发布不及时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连接其中的相关体制机制不充分、不完善所致。未来制度建设的方向,应该是大力完善作为体制机制的重要制度建构。在这方面,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承担着“共建共治共享”走在前列的使命,一定要在相关政治、经济、法律层面,率先破局不合时宜的制度体制机制,有效释放政府权力、激活社会和民间活力;可以借此机会建立国家级抗疫法律服务中心,提供抗疫合作中的法律服务(国内外);在遵守宪法的前提下,率先完成地方法规和制度层面的改革。

  深化全民生命健康制度保障,强化重大突发风险事件的人道主义预案及其实践机制。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封城、封村、封社区等措施,极大地防控了疫情的传播,但也表现出个别地方对病毒认知的非理性;而少数人对疫情高发地区人员、病患、未知人群等的冷漠和拒绝,也反映出对生命尊重、伦理关怀、公共卫生救治体系等方面的缺失。广东应该充分利用非典以来的经验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逼迫,在国际比较借鉴中,做好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革,率先构建国家、省、市、县域、镇街、社区(乡村)“六级一体化”的人道主义关怀、伦理救助机制;做好全民生命健康的科学教育、制度保障、全民参与。

  促进全领域联动机制建设,完善各领域风险研判与防控的预测平台、机制方式。“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有备才能无患。面对风险时代,我们最根本的认知就是“无知”,即不知道和无法确定风险在哪里。2019年,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就指出,我们要推动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建立健全风险分析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等各项机制”,不断提高防风险工作的制度化、机制化、科学化水平。要充分发挥已有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功能,扩大应急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综合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大数据共享和诊断,联结各方面人才和社会公共力量,建立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防范平台和机制,实现对风险预测和防控的认知图谱与应对方案。

  深化改革开放不放松,在风险应对中提升国家综合能力。国家综合能力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军事、外交等全领域的宏观治理能力、价值建构能力、世界引领能力。随着疫情防控的进展,世界各国都会借此机会重塑自身的治理体系。中国作为成功防控此次疫情的重要国家,更应率先全面审视自身的全领域能力建设,迅速吸取教训、补足短板,重塑国家综合能力体系,占领发展的先机。作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成就的广东,要充分审视疫情危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放松,抓好既定的“1+1+9”全面布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体系,做好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的传播;积极带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率先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在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一定要深入认知现代化进程中的风险本质,避免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切实强化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本文系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观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18ZDA002)阶段性成果]

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