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港澳创业青年的“广东朋友圈”

2019-12-15 08:39 来源:南方杂志 郭芳 温柔

  “粤港澳大湾区有着怎样的发展空间?”

  创龙集团创办人邓文俊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专注于AR(增强现实技术)场景互动领域创业。不停地听到粤港澳大湾区概念,邓文俊决定亲自探访。2个月、8座城市,去年8月以来邓文俊几乎走遍珠三角所有城市。

  每到一处,邓文俊惊叹于当地的蓬勃发展。“印象里10多年前的东莞,聚集着密密麻麻的劳动密集型工厂。没有想到,现在这里聚集了像华为这样千亿级的众多高科技企业。”最后,邓文俊选择了东莞松山湖作为创业目的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出台,给港澳青年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生长在港澳,奋斗在湾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港澳青年的选择。目前,广东已建成50多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港澳青年在广东的创业团队近600个,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

  弯道超车的舞台

  粤港澳大湾区巨大的发展空间,给港澳青年创业者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新机会。

  2018年,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报告:港澳青年内地创业》(以下简称《报告》)研究成果。研究课题选取来自内地22个领域的创业港澳青年代表,他们超过九成在广东创业。“广东庞大的市场空间和强有力的制造业基础,成为吸引港澳青年创业的两大优势。”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报告》主编张光南表示。

  广东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许多港澳青年将这里作为内地创业第一站,这是《南方》杂志记者在调研中感受最强烈的。2017年10月,29岁的香港青年吴嘉惠从英国留学归来,连同5个香港90后青年组建团队,于广州创立广州天银科创投资有限公司和联合办公品牌TimeTable,专注于孵化港澳的文创设计项目。

  不到两年时间,在TimeTable落地的港澳青年文创设计企业已超50家,其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17家、台湾项目1家,有数家估值过亿元、营收达千万元的港澳标杆创新公司:2018广州天英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港澳赛区第一名——微辣文化,香港共享充电宝明星项目Charge Spot,以及获得2019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年度大奖的Redspots Creative。

  “香港有700多万人口,而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总数高达7000多万,这意味着湾区的市场空间是香港本土的10倍。这为香港文创产业提供了优质创业土壤,也提供了弯道超车的舞台。”吴嘉惠的话,代表了许多港澳创业青年的共同心声。

  与此同时,广东庞大的制造业能力,对许多港澳青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港澳有5所世界排名进入前100名的大学,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而广东制造业基础雄厚,被誉为‘世界工厂’。”张光南告诉《南方》杂志记者,“香港研发”+“广东制造”,成为许多港澳科技企业的现实选择。

  酷飞成立于2015年,是香港科学园的孵化企业。酷飞研发的电动滑板获得多项美国专利,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可达上千万美元。酷飞联合创始人兼CEO马颂棋告诉记者,珠三角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制造业工厂。生产电动滑板所需要的马达、电池等零配件,几乎都在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里。目前,酷飞已经在深圳、东莞等地设立公司,寻找制造商组装生产。

  此外,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政府扶持政策优惠、创业成本低廉、人才储备丰富,也是港澳青年纷纷选择广东创业的重要原因。

  “融入关”与“发展关”

  目前,粤港澳三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让更多的港澳创业青年融入祖国发展大局。

  《南方》杂志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为了鼓励港澳青年到广东创业,广东搭建了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50多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与此同时,省、市、区等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解决港澳创业企业的发展资金、办公场地、人才公寓、创业导师等配套问题。

  对于大多数港澳创业青年而言,由于粤港澳三地存在制度、法律、税务等方面的差异,“融入关”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31岁的香港青年建筑设计师、广州壹品空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办人陈贤翰回忆道:“2018年1月,我在广州创立了第一家内地分公司。面对以前没见过的发票以及公司资质、工商登记等问题,我一筹莫展。”

  “进驻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后,有专业团队为港澳创业青年提供工商、税务、法律等咨询,办理各种手续非常方便。”陈贤翰口中的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是在广州市天河区委统战部、天河区科工信局指导下成立的,小到住宿、交通,大到企业注册、创业问题,都能在这里得到解决。像这样的贴心服务,在许多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都能享受到。

  与此同时,能否真正扎根广东发展,是港澳青年遇到的第二关。“比政府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解决港澳青年的市场、融资等发展问题,帮助港澳初创团队渡过‘生存关’‘发展关’。”杨嘉强的话,代表了许多港澳创业青年的渴盼。

  杨嘉强创办的城通科技,是香港本土第一家能源管理公司,其主要从事云端能源管理平台研发。从香港科技园孵化毕业后,城通科技入驻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就物联网而言,几乎每半年就会进行技术迭代。”杨嘉强粗略估算,每年公司仅研发成本就需要上百万元。

  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负责人李广玉介绍,针对港澳创业团队融资难问题,深圳南山区科创局独创“投贷联动”发展模式,发挥“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系统”导向作用,与合作银行开发“创客贷”,为入驻企业开通了方便快捷的资金直通车。

  目前,许多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破解港澳青年发展难题。比如,前海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创新团队,按深圳市资助标准的50%给予配套资助;港澳青年创业启动,可申请总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相应资助;等等。

  与湾区发展同频共振

  越来越多土生土长的港澳青年前往广东创业,分享到巨大的发展红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港澳企业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涌入珠三角,形成了第一次内地创业潮。“相较于老一辈港澳企业家,新一代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创业呈现‘四高’趋势:港澳创业者学历更高、从事产业具有更高科技含量、所处价值链更高端、提供产品服务具有更高附加值。”张光南表示。

  《南方》杂志记者调研发现,许多港澳青年创业团队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成员多毕业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相当部分有着海外留学背景。以东莞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例,这里聚集的港澳青年创业团队里,60%以上有博士背景。

  相比老一辈港澳企业家,新一代港澳创业者从事的产业更加“高端”。当前港澳青年在广东创业分布多元,既有专业服务、物流贸易、教育等香港传统优势行业,也有涉及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智慧硬件等高科技产业和新兴领域。

  作为全球创新之都,深圳吸引了大量高科技含量的港澳青年创业团队。“目前深圳前海梦工场孵化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98家,超半数创业项目成功拿到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如香港玖明智控团队拿到1亿元人民币、2000万美元两笔融资。工匠社获得腾讯4000万元人民币融资。”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香港事务处副处长王子忠表示。

  与湾区发展同频共振,港澳创业青年的发展梦加速展开。“广州公司从最开始的一个人,到现在有了28名员工,半年的时间设计了40万平方米面积的项目,远远超过我在香港一年设计的面积。”陈贤翰直呼意想不到,“目前,公司80%的市场订单来自内地市场。”

  同时,港澳服务、港澳技术也在推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港澳青年成了为广东制造赋能的角色。在今年,在东莞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一次路演中,邓文俊拿到了来自珠三角曲棍球制造商的订单。邓文俊运用AR等科技手段,为该产品设计虚拟曲棍球线上游戏,让其在德国曲棍球展会上受到热烈关注,比去年同期销量增加20%。

  澳门青年何子锋,曾在台湾有着多年的软件、路由器等通信领域研发经历。何子锋穿梭于珠三角城市,为制造企业提供软件开发、智能硬件应用等服务。何子锋举例道,公司正在为深圳一家智能音响制造商提供特定插入软件服务,帮助其产品进入欧美市场。

  港澳青年的“广东朋友圈”越来越大

  对于港澳创业青年而言,粤港澳大湾区不再是地图上的地理概念。

  离港前往广州创业,陈贤翰也听到过不同声音:“香港的同学朋友都觉得我很勇敢,很多香港创业者看好内地经济发展,但缺乏勇气,不敢踏出第一步。”一些在粤香港创业青年坦言,尽管香港与广东咫尺之遥,但是此前对广东并不了解,对广东的印象仍停留在十多年前。

  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逐渐融入湾区,增强了国家认同感、文化归属感。港澳创业青年频密地穿梭于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直接见证了广东的迅速发展。他们对内地的观感更加全面、立体,对内地迅速发展的高科技、高铁经济、手机支付等方面惊叹不已。

  《南方》杂志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港澳青年学会了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习惯了使用微信、抖音等内地流行的社交工具,爱上了共享单车这种低碳出行的绿色交通工具,慢慢融入内地生活方式之中。

  在吴嘉惠创办的联合办公品牌TimeTable,他把“广府文化”融入了“港式风味”当中。“做文化创意产业,最需要的是灵感。广州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想法。”吴嘉惠将莲香楼、骑楼等岭南文化元素融入TimeTable。

  投身广州创业之前,陈贤翰对这座城市并不了解。目前,陈贤翰每周有一半时间停留在广州,在这里找到了志趣相投的社交圈、生活圈以及工作圈。陈贤翰举例道:“刚到广州时,我的微信里只有50多个好友,不到两年时间朋友圈已经扩大到2000多人。”

  港澳青年的湾区创业故事,正影响着更多的港澳青年。作为港澳创业青年的代表,陈贤翰的身影频频出现在粤港澳三地青年交流的讲台。“学弟学妹看到我来广东创业这么顺利,他们也看好内地市场!”在香港特区政府驻粤办等机构的邀请下,陈贤翰向3000多位香港青年分享了自己的广州创业故事,希望更多的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找到发展空间。

  ◎《南方》杂志记者/郭芳 温柔 发自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地

  ◎本文责编∕郭芳

编辑:何柏梅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