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集群论英雄!从一份名单读懂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

2021-04-29 17:55 来源:南方plus 何山 吴欣宁 朱紫强

  近日,工信部公布先进制造业集群优胜者名单,广东赢得6席,数量上与江苏并列第一。

  不出意外,广东入选的集群,全部来自珠三角。其中包括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深圳市先进电池材料集群、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广佛深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

  这份名单被叫做中国制造业的“国家队”名单,释放了中国经济未来10年发展走势的一个重大信号,名单的构成也透露出许多值得关注的信息。读懂这份名单你不仅能读懂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还能读懂大湾区城市群的未来。

  前不久,2021年一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数据公布:尽管疫情等因素的冲击,但依靠产业链的优势,东莞手机产量依旧占据了全球超过1/4的市场。

  1995年,手机巨擘诺基亚落户东莞,开启了中国手机产业发展之路。没有人能想到,20多年后,这里会崛起一座世界智能手机之城。

  20世纪末,诺基亚在全球市场如日中天。1999年,东莞诺基亚已经成为广东乃至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大户。媒体报道,2000年,东莞诺基亚出口超2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最大手机整机生产基地,

  一部手机的诞生需要庞大的供应链。鼎盛时期,诺基亚在东莞有400多家供应商。它不仅带动了伟创力等大型供应商发展,更促使很多东莞电子企业切入诺基亚供应链,成为其东莞工厂的二三级供应商。

  东莞的手机硬件制造供应体系开始完善。加上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外溢,更多企业开始进入东莞。随之而来的,是东莞在手机研发与生产上的扩张,以及手机产业的百花齐放。

  2003年,国产品牌金立进驻东莞,在大岭山投资设厂,专注于手机整机制造。

  2011年,来自深圳的酷比投资5亿元在东莞大朗镇兴建酷比的全国总部,进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5年,脱胎于东莞本土企业步步高系的OPPO、VIVO,手机市场份额闯入全球前十。

  ……

  走过手机2G、3G、4G时代,以东莞中心,一个囊括了上游设计和零部件供应、中游制造、下游品牌的手机超级产业集群已经成形:前端设计、应用软件开发在广州和深圳,整机制造在东莞,相关配套生产在惠州、中山、佛山。一部手机里面95%的零部件,可以在东莞一小时通勤圈内迅速配齐。这种效率,足以让擅长供应链管理的苹果CEO库克羡慕。

广东智能手机产业链综合配套企业。

广东智能手机产业链综合配套企业。

  产业集群强大的技术储备和外溢,更让东莞手机在5G时代站上风口。

  早在10年前,5G技术主导者华为就将部分手机制造产能转移到了东莞。2018年,华为终端(手机业务)正式搬迁东莞。华为是5G技术的霸主。5G领域的技术突破,让中国手机产业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也让东莞这座见证国产智能手机崛起的手机之城,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东莞手机之城靠什么崛起?答案是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概念,自诞生以来,就与国家与城市的竞争息息相关。

  20世纪末,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迈克尔用5年时间调查了丹麦、德国、日本等10个国家,写出了他的名著《国家竞争优势》。在书中,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在于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这个结论在30多年后依然成立。

  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将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带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网络,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进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一国之内多个产业集群的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力。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催生先进的产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的兴衰也会决定着一座座超级城市的兴衰。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诞生,最早在英格兰西北部形成了最先进的纺织产业,曼彻斯特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当第二次工业革命来临时,最先进的产业集群是钢铁和汽车产业,曼彻斯特随之衰落,“汽车之都”底特律和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崛起;第三次工业革命来临后,钢铁和汽车产业逐渐沦为铁锈带,底特律步履蹒跚地退出历史舞台最后破产,IT产业集群让硅谷站在了全球知识经济的潮头。

  如今,人类又站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门槛前,谁占据了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打开未来的钥匙。

  中国已经是世界头号的制造业大国,根据联合国统计署的数据:2018年,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占全世界总产能的28.4%,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三国产能的总和。

全球制造业十大强国份额

全球制造业十大强国份额

  但是要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中国还需要一次质的飞跃。如果能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在先进制造业的竞争中领先,中国将摆脱在核心技术上被“卡脖子”的状况,一大群中国城市也将站上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

  在以产业集群论英雄的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光芒四射。

  在中国制造业国家队名单中,广东入围选手有6位,和江苏并列第一。作为代表中国先进制造业最高水平的粤港澳大湾区军团,自有其傲人的实力。

  先看深圳的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印度的班加罗尔曾被称为“亚洲的硅谷”,深圳则被称为“中国的硅谷”。班加罗尔和深圳是国际媒体经常比较的两座城市。2020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2.8万亿元,而想靠电子信息产业弯道超车的班加罗尔GDP才刚超1000亿美元,被远远甩在后面。一份深圳IT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深圳IT产值占全球比重接近10%。IC设计业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居全国首位。随着5G时代的到来,深圳成为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最大聚集地。华为、中兴等企业的存在,有望让深圳标准成为新的国际标准。

  东莞的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同样具备了领跑世界的产能与市占率。松山湖的华为和酷派,长安的Oppo、Vivo,大朗的酷比手机,拼出一张全球密度最高的智能手机产业地图。

  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产业规模稳居全国之首。广佛惠三地辐射带动全省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超过万亿元。美的、格兰仕、TCL等品牌已经被全世界家庭熟悉。全国半数以上的彩电、三成左右的空调、两成左右的冰箱,都出自珠三角。

  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横跨广佛深莞四市,从上游的数控机床,到中游的工业机器人,再到下游的无人机都有明星产品。在无人机领域,大疆、零度、极飞、亿航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军团,全国九成以上的无人机出自珠三角。2019年,珠三角机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超过1600家,全国超1/4的工业机器人出自珠三角。

  除此之外,珠三角另一些相对低调的产业集群,实力也逐渐被外界了解。

  在这次疫情中,一个低调的医疗器械品牌“迈瑞”开始进入全球媒体的视野。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呼吸机供不应求,全球疯抢,而迈瑞呼吸机月产量达3000—4000台,在中国院用有创呼吸机出口量中占比60%以上。美国纽约州州长科莫在危急时曾直接联系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提出要买他们的呼吸机。

  很少人知道,这家中国医疗器械的龙头,来自深圳。而整个中国医疗器械发展史,都离不开深圳。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台磁共振、中国第一台彩超、中国第一台超导MRI……其医疗机械产值占全国8%。加上广州在生物医药产业上的深厚基础和强势崛起,广深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在全国妥妥占据了C位。

  另一个被人低估的产业集群是深圳的先进电池材料集群。

  前不久,一则股神巴菲特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巴菲特12年前投资了一家中国企业一股没卖,至今已经赚了25倍。这家被股神看好的企业就是深圳的比亚迪——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龙头。

巴菲特来深圳参加比亚迪电动车的活动。

巴菲特来深圳参加比亚迪电动车的活动。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1100万辆,到2030年全球销量将继续攀升至3000万辆,渗透率达到28%。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将引爆。而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焦点在于电池,难点和痛点在于电池,比亚迪最大的竞争力就在电池上。

  2020年,比亚迪推出了他最新研制的“刀片电池”,在保持体积小和安全性高的同时,最大续航里程超过了600km。目前已有多家国际车企品牌与比亚迪洽谈合作。

  深圳除了比亚迪,还有在3C和模组等方面的全球领军企业欣旺达,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领跑者德方纳米,全球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商之一贝特瑞……初步统计,深圳先进电池材料集群汇聚企业超过1200家。

  分析完珠三角的产业集群,我们再看工信部的这份名单。你能看出什么新的信息?

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胜者名单。

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胜者名单。

  25个产业集群,21个城市,9个省,里头隐藏着广东乃至全国的制造业发展的密码。从省的维度来看,东部沿海省份加上上海共有19个产业集群入围,占据了名单的3/4。与其他省相比,广东产业集群有其鲜明的特点。

  第一:跨城市产业集群多

  江苏入选的6个产业集群分布在6个城市,延续着“江苏13太保”各有所长的风格;而广东则有一半是跨城市集群,有的集群甚至横跨四个城市。事实上,整个名单除了成都市、德阳市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其余的跨城集群都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第二:产业集群体量大

  在国家队的25个产业集群的名单上,大多数集群的产值规模都是一两千亿级的,超过5000亿元者不多。而粤港澳大湾区入选的产业集群规模近万亿元的为数不少。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规模9000亿元,全球规模最大;智能终端集群规模超8000亿,全球每四台手机就有一台出自东莞;智能装备集群规模超8000亿元,总体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先进电池材料集群总产值超5700亿元,总产值占全国相比重超过70%。

  从体量上看,珠三角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成熟度更高,市场影响力更大,更接近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规模要求。

  第三:产业链高度发达

  粤港澳大湾区入选的产业集群普遍体量大,产业链条长,包括上游研发、中游制造、下游应用服务多个环节,因此呈现跨城市、跨区域合作的特点。

  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佛惠三地已形成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显示家电配件产业链;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广深佛莞的总体规模处于全国前列,产业链最完整。

  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尽管跨越深圳、广州两市,覆盖了500多家高端医疗器械企业,但上下游产业链却结合得十分紧密。生产上,医用生物材料、传感器、探测器等关键零部件供应企业高度聚集,形成了“一小时”外协与定制加工供应圈。

  珠三角的产业已经依据市场化资源配置原则,形成了互补高效的产业分工,诞生了跨城集群。这些集群的出现,又为都市圈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集群在城市的分工,也带来城市的不同定位。深圳是科创中心,广州是商贸中心,佛山、东莞是制造中心。这样的专业化分工,加上其深厚的民营经济家底,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都市圈为主导的下半场,城市与城市的单体PK时代已过,产业竞争上升为产业链竞争。这一切,瞬间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协同分工优势,迸发出巨大能量。

  如果把“国家队”名单和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布局,放在更大的时代背景去观察,还会发现更深的用意。

  近年来,美国、德国等老牌工业强国先后提出再工业化、工业4.0战略,发力先进制造业。同时随着劳动力、土地以及资源环境成本快速上升,中国传统产业集群赖以生存发展的低成本优势被严重削弱。

  疫情的爆发,给全世界的供应链和产业链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过去30年形成的全球供应链可能发生明显的“内向化”改变:

  纵向看,未来全球产业链的长度会逐步缩短,其中某些关键环节将回收国内,不再向外发包;横向看,发达国家将通过建设特定自贸区、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签订协议的方式,将医疗、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回收在特定范围内。

  由此,过去点状分布、面上扩散的全球产业链,将日益演变成自贸区式的全球产业链集群。

  在变革的过程中,中国的供应链优势无疑将面临新挑战,那么,未来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在什么地方?

  中央方略已定:通过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更强创新能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制造业强链补链,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

  这就是制造业国家队名单出炉的真正用意。

  因此,舆论普遍将工信部的这份《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称作中国制造业的“国家队”名单。早在2019年,经国务院同意,工信部启动了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工作,通过竞赛的方式,从全国遴选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试点示范。当时,工信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曾解释,竞赛旨在通过“赛马论英雄”,选出能承担国家使命、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让它们去冲击“世界冠军”。

  粤港澳大湾区入选的6个产业集群,就承担着这项光荣的使命。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高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分工,早就感知市场的变化,并及时应对。全省将建立实施“链长制”,进一步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去年5月,广东省专门挑选了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今年4月初始,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推进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宣布,全省建立实施“链长制”,主要包括全体会议抓总、省领导定向负责联系、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具体推进落实等三个核心机制。

  珠三角城市群已行动起来,大做“链”的文章。深圳发布《深圳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广州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推行“链长制”,解决“卡脖子”问题。佛山市政府发布文件中指出,要同步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一链一中心、一链一图、一链一制、一链一策”的举措……目的是通过强链、补链,再造先进制造业的供应链优势。

  “链长制”与战略性产业集群的深度融合发展,是广东的最大特色。珠三角入选的“国家队”的六大产业集群,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代表了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方向,也是广东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硬核实力。而这六大集群,全部都属于广东省战略性产业,正是各级“链长”重点关注的对象。

  珠三角的产业集群市场化程度很高,如今将政府的“链长”和市场的“链主”相结合,发挥“链长”在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方面的优势,有利于产业在薄弱环节重点突破,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4月17日晚,首款Huawei Inside智能纯电轿车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正式发布,这是首款搭载鸿蒙车机操作系统的车型,支持鸿蒙生态应用。华为从造手机到造车,背后是国际环境的深刻变革,全球产业链的巨变和重构。而华为的突围方向,也正体现了中国企业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兴产业,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的选择。

  对华为如此,对粤港澳大湾区如此,对中国制造业,也是如此。

  南方日报记者 何山 吴欣宁 朱紫强

  统筹:何山

  制图:莫迪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