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骑完广州段3400公里就要35天!珠三角这条“翡翠长廊”了解一下

2019-03-11 20:49 来源:南方网

进入雨季,“小蛮腰”——广州塔云雾中若隐若现,一辆有轨电车从绿色草坪缓缓驶出,镜头拉高拉远,电车渐渐消失在木棉花海中,这是春日广州最迷人的风景,也是广东绿道建设的一个缩影。最新数据显示,广州绿道建设在珠三角起步最早,迄今已建成3400公里贯穿全城,若以时速8公里,每天连骑12小时,至少也得花35天才能骑完全程。

2010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建设规划,据初步统计,近10年珠三角建成绿道超过1万公里,森林公园482个,基本实现“300米见园,500米见绿”,形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雏形,为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建设构建了生态安全新格局。

广州二沙岛艺术公园,家长带着小孩在绿道骑单车享受美好的周末。 (肖雄 摄)

明明可以拼经济的珠三角,为何还要拼“绿意”?此中深意,要从10年前说起。

夜幕下的珠三角,是中国灯火最璀璨的区域之一。连通香港、广州、深圳、澳门四座湾区中心城市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要素过江。与科技创新走廊交相辉映的,是串联江门开平碉楼、东莞松湖花海、惠州十里银滩、佛山西樵山色、肇庆星湖栈道……的珠三角绿道,让山城湖海,尽收眼底。

你很难想到珠三角这一幕,是对美国波士顿这座绿道首创之城迟到百年的致敬。1910年,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者——奥姆斯特德着手改造波士顿公园,依查尔斯河为界,自然式布局大树和草坪,这项工程称为“翡翠项链”,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的绿道。

2008年,头顶“世界工厂”桂冠的珠三角,正受到土地开发强度大、人居环境紧迫、环境污染持续恶化等问题困扰。“翡翠项链”的创意,也在这一年首次引入中国。

建设绿道被社会广泛认为,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在广泛调研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8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委政研室向省委、省政府提交《关于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议》的报告。

万江绿道。(何建文 摄)

2010年,广东印发《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这份规划,也是中国有关绿道的第一个官方文件。按照规划,广东将用3年时间,在珠三角率先建成连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6条区域绿道,总里程2372公里。

绿道像是城市的“毛细血管”,穿梭于郊野青山绿水,或游走于都市钢筋水泥丛林的珠三角绿道网络,串起珠三角原来分散的200多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海岸河堤、文化古迹,为市民提供了集健身、游憩、娱乐于一体的绿色开敞空间。这条绿道网吸引全球城市设计师的目光,2012年,珠三角绿道网还获得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绿道网直接联系城市与乡村,增强了城乡间居民的交流和融合,并为低碳环保出行、悠闲生活提供了绿色开敞空间。如今绿道修到哪里,哪里就变成了旅游区。骑自行车、吃农家菜、观生态美景,绿道旅游已成为珠三角旅游发展新亮点。

罗湖绿道。(鲁力 摄)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增城区绿道网建成后,每月约有3万名游客前往周边农家乐消费,绿道沿线的集体经济比非沿线村增长快53.6%。从2010年开始,国内主要发达城市纷纷加入绿道建设队伍。

长约4公里的珠海凤凰湾畔的绿道海天驿站段,见证广东绿道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发展史。对于被绿道网环抱的7000万大湾区居民而言,纵横交错的绿道,意味着一种方便、健康、低碳的生活。

晴空之下的湾仔口岸,每天都有不少澳门人骑自行车过关。海岸线时常可见成群结队的自行车队穿行而过。一位澳门骑行爱好者表示,不少澳门人骑行都会选择珠海,一路海风相随绿满眼。不少绿道已经成为举办马拉松的经典路线,城市名片。

早晨在深圳湾绿道骑车的人。(周游 摄)

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是珠三角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2008年,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的珠三角感触尤深。

面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生态空间的挤压效应,广州率先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正式拉开广东省森林城市建设序幕。2013年8月,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

此后,珠三角各地争先“创森”——

2014年9月,惠州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城市;2015年11月,东莞成功创建全省第三个“国家森林城市”。2016年9月,珠海、肇庆同时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其中,珠海更是连续三年问鼎“中国最宜居城市”。

2017年10月,佛山、江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随着2018年深圳、中山成功入围“国家森林城市”名单,珠三角九市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

大学城中心湖环境优美,成了许多学生和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一小朋友在绿道放风筝。(肖雄 摄)

通过“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创建,广东率先探索出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指标,打造了森林城市群建设样板;率先启动森林小镇建设,3年共认定70个镇(街道)为“广东省森林小镇”。

2018 年,东莞市清溪镇生产总值达286亿元。这样一座经济高度发达的小镇,森林覆盖率为55.6%,绿化覆盖率达 67.03%。一批像清溪镇这样独具特色的森林小镇在珠三角“崛起”。

据2017年省林业厅印发实施《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规划(2016—2025年)》,2020年,珠三角将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群,是珠三角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塑造环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有效途径。在推进“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的同时,广东还将大力提升“创森”工作质量,力争到2020年全省地级以上市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位于翠亨新区珠江口横门水道咸淡水交界处,一片无瓣海桑红树林在春日里焕发出勃勃生机。未来,这里将建设为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和南沙湿地和淇澳岛共同构成国际候鸟的迁徙通道,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探索,绿色发展理念已在珠三角深入人心,成效斐然。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生态屏障,肇庆森林覆盖率逐年攀升,近三年来森林覆盖面积分别为58.88%、70.34%和70.6%,成为珠三角最“绿”的一座城市;

通过“创森”,深圳全市公园总数已达942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成为全国公园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形成森林进城、绿意满城、花开鹏城的绿色新格局;

已建成1155公里的绿道绿廊系统的东莞,初步建成结构合理、连通便捷、惠及民生的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体系覆盖全市各镇山水特色资源;

挖掘古驿道潜力,珠海已完成香山古驿道6公里精华段修复,以古道串起古镇古村,推动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

围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目标,2019年,江门将重点加快城央绿廊由启动段4公里再往东西两个方向继续延伸7公里,进一步扩大城央绿廊建设规模;

作为全省首个探索实施“统筹型”生态补偿政策的地级市,中山从2015年开始,将各镇区的公益林和耕地与镇区面积的比例总体考虑,计算生态补偿资金……

目前,《广东省森林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该规划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为绿心,以粤北、东西两翼森林城市为生态屏障,构建岭南特色的森林生态屏障。

广东已和香港、澳门有关方面建立了协商机制,积极筹办粤港澳大湾区森林城市群交流座谈会。粤港澳大湾区水鸟迁徙廊道、珠三角地区生物生态廊道、珠三角地区高品质生态公益林等建设规划将陆续启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这就是“珠三角绿”的答案!

【撰文】朱紫强 莫依蓉

【制图】邱洪添

【统筹】林丽丽 殷剑锋

【策划/出品】珠三角全媒体新闻部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