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解读|东莞655亿年度重大项目投资,珠三角排第几?这些趋势值得关注

2019-03-10 16:20 来源:南方网 郭文君 薛屏

  进入3月,珠三角各大城市的重大项目相继揭开面纱。

  今年,东莞初步安排重大建设项目338个,同比增幅为36.8%,预计总投资达4895亿元,年度投资额655亿元。

  重大项目本身意味着大比重的资金、配套设施等的投入,相应地将带来高产出,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质量产业项目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放眼珠三角,在新一轮城市竞合中,在量与质的比拼、竞逐中,东莞发展后劲究竟如何?

  数量、金额比拼

  重大项目数量珠三角第四,年度投资额位居第五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如果说产业是一座城市繁荣发展的动力之源,那么大项目、大企业就是制造这一动力的发动机。记者梳理统计发现,2019年,珠三角重大项目达3000多个,计划投资超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5000亿元。从重大项目的数量上来看,在珠三角9市中,东莞重大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四,位于深圳、广州和江门之后,三者的数量分别为735个、592个和443个。

  项目投资金额,则展现重大项目的资本集聚规模。在重大项目计划投资中,深圳以12413亿元计划投资遥遥领先,是珠三角唯一一座重大项目计划投资超万亿元的城市。佛山、江门以7335.29亿元、5086亿元计划投资位居第二、三,东莞计划投资4895亿元排名第四。

  年度计划投资,则呈现在规定时间段的投资比重。深圳再度独占鳌头,以年度计划投资830亿元位居第一。佛山、惠州、肇庆则以752.74亿元、688.7亿元、666.2亿元紧随其后,东莞655亿元排名第五。

  对比省内,除了深圳、广州、佛山等经济强市之外,今年惠州、肇庆、江门等“追兵”纷纷在重大项目上发力,来势也不可小觑。

  反观东莞市,近年来存在投资率偏低、投资规模偏小、投资增速偏慢、有效投资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2018年以来,东莞围绕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建设、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加快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更新“三旧”改造项目等,在关键领域寻求突破,打造全市投资增长的重要增长点,取得了一定效果。从上述城市群的对比也可以发现,今年东莞的重大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投资金额,与城市经济总量全省排名第四的地位基本相匹配。

  “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落户,证明东莞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上升。”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目前东莞重大项目的数量还是不够多、体量不够大,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凭借东莞的经济总量和在广深“左右逢源”的地理优势,期待东莞能有更多重大项目投资。

  纵向对比

  今年重大项目数量、年度投资额增幅近5年来最高

  从纵向来看,最近5年东莞重大项目的数据显示,重大项目数量逐年增加,从2015年的177个,到2017年突破200大关,达到230个,2019年更是突破了300大关,达到338个,增幅多达36%,为近5年来最高。

  重点项目投资额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动力。从总投资来看,东莞重大项目总投资也是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从2015年的3049.2亿元升至2019年的4895亿元,5年来增幅超过60%。特别是2016年,重大项目总投资飙升到4253.2,增幅近40%。随后两年呈稳定小幅增长态势,2019年增长幅度增加到近9%。

  年度计划投资额也逐年增加,从2015年的321亿元到2019年的655亿元,5年间增加1倍多。

  从实际完成投资情况来看,最近5年东莞均超额完成重大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完成比例在118.7%至127.6%之间,2018年的完成比例为近5年最高。

  针对项目落地较慢的短板,去年开始,东莞大力加强项目落地建设。13名市领导挂点服务22个五亿元以上项目,推动加快落地。成立建设工程总指挥部,开展“百日攻坚”大会战。今年,东莞在全市掀起了“执行力建设年”,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检验执行力的“主考场”。同时,东莞还着力通过推动改革加快项目建设,通过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告知承诺信任审批模式,将审批项目从162项压缩到60项,审批时间减少一半以上。

  在重点项目招引、落地、建设、储备的闭环中,重大招商项目可以说是“源头活水”。去年以来,东莞大力抓好产业谋划招引。组建市级新型招商机构——市招商创新办,在年底的机构改革中还新组建了东莞市投资促进局,建立市镇联合、资源统筹、跟踪洽谈等新机制,出台“重特大项目招商十条”、“高质量利用外资十条”、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扶持企业上市等新政策。

  去年全年,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72宗,协议金额2052亿元;引进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02宗,协议金额36.5亿美元。去年6月,全市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招商大会召开,包括紫光芯云产业项目在内的29个高端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落户东莞,协议投资金额超过4000亿元。

  林江认为,重大产业项目的作用还在于可以看作东莞招商的名目,通过公开的信息吸引相关产业的投资,由此也将在该领域的上中下游企业中间产生集聚效应和联动效应,带动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共同发展。

  类型分析

  “制造业立市”导向突出,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亮点多

  重点项目的类型,各类型项目的数量以及投资额大小,都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重心。梳理珠三角各城市的重点项目类型可以发现,基本都涵盖了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三种类型。其中,产业类项目是各个城市发力的重点。

  东莞今年338个重大项目按类型划分,基础设施工程62项、产业工程236项、民生保障工程38项、城市更新项目2项等共四大类。其中,产业工程项目占比近七成,数量较去年的176项增长了近30%,显示出“制造业立市”的强烈导向。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的数量最多,共有65项,包括投资额43亿的华为南方工厂项目(二期)、投资额50亿元的欧菲光电影像产业项目、投资额50亿元的滨海湾新区OPPO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等龙头企业的新项目,欧珀、华贝科技等企业增资扩产项目也计划于今年投产。其他还包括生物产业工程4项、高端装备制造工程59项、新材料产业工程12项等。

  林江认为,这释放了东莞未来希望往现代制造业方向发展的信号,显示东莞正在“抢先一步”为今后产业的发展布局,加大城市竞争力。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既是对未来5G时代到来所做的准备,同时也符合东莞当前对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方向。

  去年,着眼于推动产业长远健康发展,东莞出台重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五大新兴领域和十大重点产业,规划“一核三带十区”,布局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林江表示,这体现了东莞对自身未来发展前景、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做出的正确判断,重大产业项目的类型实质上也表现了 “补短板”的决心,是东莞对当前自身产业进行评估后得出的结论,对照自身不足“补短板”,最大限度去发展和引进新兴产业。

  与此同时,重大产业项目特别是现代产业项目的落地必将带来高端人群的集聚,对城市品质和民生保障也提出更高要求。但客观来讲,与广深港澳等先进城市相比,东莞的城市品质还存在差距。东莞由此提出了“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新目标愿景。在重点项目布局上,也体现了对城市品质和民生保障的不断强化。

  此次投资的基础设施工程达62项,数量总体而言较去年增加31.9%,包括大量公路工程、水利工程、城市建设工程、环保工程和科技基础设施工程等,特别是市民们翘首以盼多年的地铁1号线也于今年正式开工,让人对东莞城市品质提升充满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滨海湾新区、松山湖高新区、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等东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平台,均有多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上马,包括滨海湾新区的滨海大道工程、湾区大道工程,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项目等,重大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速。

  由教育项目、医疗卫生项目、文化旅游体育项目、居民保障项构成的民生保障工程项目数量也达到了38项,较去年(社会事业项目)增加了58%,且种类及投资额上均较去年有大幅提升。其中,计划于今年开工的大朗镇新大朗中学、松山湖实验小学分校、谢岗医院新院区二期项目、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公租房项目等都体现了东莞“慧民生”的决心。

  【出品】南方城市智库工作室

  【采写】郭文君 薛屏

  【制图】袁永平

  【部分数据支持】朱紫强 莫依蓉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