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疫中读书,书犹药也:探访疫情中的阅读力量

2020-04-23 08:01 来源:南方网 黄楚旋

  下了网课后,教师魏诗红松了松紧绷的肩膀,打开了有声书软件。此时,耳朵成为了眼睛,阅读在沉思中完成。她说,这是一片“能找到自己”的自留地。

  “当下的现实,可以从很多历史事件中寻求答案。”实体书店1200bookshop图书采购负责人阿海告诉记者,2月开始,询问历史社科类书籍的顾客明显增多。书店着重推荐了“开启民智”类的历史社科作品,销量增加了15%—20%。

1200bookshop体育东店

  1200bookshop体育东店

  书店熄灯、图书馆闭馆、学校停课……突如其来的疫情或多或少地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但阅读从未停止。因居家抗疫,很多人有时间静下来思索“阅读”这件事。如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教授程焕文所希望的,阅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自然而然的习惯,就像有的人工作完了,会去打麻将、喝喝茶一样。

  在这个被疫情影响的世界读书日,我们关注了一群因阅读而不孤单的人。润物细无声的阅读,在疫情之下愈显其力量,润泽每一颗需要抚慰的心灵。

  有声书中的“避难所”

  在方舱医院里,安静读书的留美博士后付小锋用行动证明“阅读是一座避难所”,而有声阅读,则让更多人进入这座“避难所”。

  “感谢优质有声书,拯救了我的生活。”魏诗红在河北沧州经营一所国际语言学校,疫情期间,她要负责学校的正常运转、积极给孩子们上网课、保障学校8位外教的生活起居,所有这些偶尔使她感到疲惫。在喜马拉雅APP后台,她留言道: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打开喜马拉雅,回到声音的世界,让我内心始终平和坚定。

  在这个世界里,她喜欢听文学大师课、《月亮和六便士》以及《平凡的世界》。在脚步匆匆之中,听到书中的某句话触动心灵时,魏诗红总是“会心一笑”,觉得此刻她拥有了真正的幸福。

  4•23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线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有声阅读已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9年,我国有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为34.7%,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2%)提高了8.5个百分点。

 深圳市盐田图书馆开馆,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深圳市盐田图书馆开馆,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国内最大的有声阅读平台喜马拉雅2020年一季度有声阅读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63%,总收听时长更是增长了近100%,用户购买有声书专辑数超过2018年总和。喜马拉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平台用户群体分布很广,从职场白领到流水线工人,从青少年到年逾八旬的老者,都已听完许多由于各种理由而没拿起来的书籍。

  越来越多纸质书、网络文学作品通过有声的方式得到全新演绎,从单人播,到双人播、多人播,乃至有声剧,呈现形式日渐多元,其中也不乏电影级的声音作品。

  新经典有声书出版部门主编刘恩凡认为,优质有声书很好地连接了求知需求和泛娱乐需求,有声书应用场景丰富,能很好地利用碎片时间。“精彩的演绎为优秀的内容增加了一重艺术价值,又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文字阅读的疲惫。”

  “阅读古今中外的历史,会发现自己就是一粒微尘。”魏诗红感慨道,从书中她见识了更多人的人生,这也促动她“使劲”找来一本本纸质书阅读,“我有好多不知道,觉得自己太渺小、太无知了,我太想读书了。”

  心灵慰藉之外的“视野”

  相对于有声阅读的火热,阿海有自己的坚持。最近,他刚刚读完《致命流感:百年治疗史》,系统地了解关于流感的方方面面。作为实体书店1200bookshop的选品负责人,他认为 “沉浸式的读书可以帮助人完成知识的进阶”。

  疫情在打乱人们生活的同时,密集涌现的社会事件也倒逼个体展开思考,因此,阿海选择推介一批“非休闲书籍”,诸如探讨社会真相、媒体角色等公共事务与社会现象的《后真相时代》。

  阿海告诉记者,2月开始,书店着重推荐的“开启民智”类的历史社科作品销售增长幅度明显。

1200bookshop体育东店

  1200bookshop体育东店

  图书馆的借阅数据也支撑了这一趋势,2月5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专门为疫情上线“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小程序,截至4月18日,《鼠疫》《心理学与宽心术》《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历史社科相关的书籍有较多访问人数。

  为什么人们似乎对迟到的外卖小哥更苛刻?为什么人们更相信电商主播而不是身边的人?阿海用许多抽象概念和名词来阐释。在他看来,慰藉仅仅是阅读最基础的作用之一,“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事物的真相”才是阅读的最终结果,“让你有更强的推理能力、判断能力、辩证能力。”

  在他看来,“深度阅读是保持独立思考很好的途径。”书中的概念也时刻提醒他要有意识地跟身边的技术保持距离,构建自身真实的体验。

  阅读让阿海获得了更多“视野”。比如阅读《大流感》一书,就给了阿海很多启发。他谈到,回顾历史,西班牙大流感暴发又平息后,隔年再次暴发,之后则是经济危机等困局。考虑到书本和时代可能存在脱节和疏离,因此书中的观点能否在当下站得住脚,还要大量查阅更多的资料,相互印证,不能妄下判断。

  受此影响,他继续阅读了《债务危机》《黑天鹅》等书。他推测,经管类书籍在这时可能为许多读者所需要。

  “每个在书店工作的人都有小小的心愿,就是以前读过的书可以影响到其他人。”因此,他也希望能将给他带来“颠覆性的突破”的好书分享给其他读者。

  在“杂食”中完善知识结构

  “医生这一行需要终身教育。”从住院医生、主治医师、高级医师再到科室领头人,广东援荆医疗队救治专家组组长蒋文新发现需要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多,牵涉的面也越来越广,经济管理、人力资源、团队合作都必须涉猎。

  除了专业书籍,蒋文新在阅读上是“杂食动物”。日积月累的阅读中,专业知识成为蒋文新最锐利的手术刀,平日读的“杂书”更是他战胜疫魔的强心剂。读他信手创作的古体诗词,阅读的意义不言自彰。

  回忆起荆州救援经历,蒋文新写下这首《满江红•荆州抗疫有感》:“千里荆楚,雾霭中,城郭袅袅。风雪夜、马不停蹄,危重救治。宾阳楼下红战袍,江陵城里风萧瑟。华佗叹,庚子新冠戾,忒恣睢!” 

蒋文新与荆州当地医护一同讨论患者救治方案。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肖文舸 摄

  蒋文新与荆州当地医护一同讨论患者救治方案。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肖文舸  摄

  小学五年级时,蒋文新的一首诗得到老师表扬,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时用诗歌来即兴记叙生活感触。描“公仔书”上的人物也是他的乐趣,他告诉记者,四大名著的人物他一个没落,也正因此,《三国演义》的故事早已烂熟于心。

  这次驰援湖北,他支援的荆州市中心医院正是“刮骨疗毒”故事发生的地方。“荆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古战场,在中国文化传承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来到荆州,蒋文新不觉得是客场作战,而是站在中国人自己几千年来的主场上战斗。

  战疫甘苦,只有亲历者才知其间艰辛。进行难度极高的危重症病人转运时,恰逢大雾,浓雾一团一团地袭来,“完全不知道下一个路口会遇到什么,才知道草船借箭是真实可能发生的。”

  路上,搭乘的救护车差点翻车,惊魂一刻后,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的蒋文新不敢有丝毫懈怠,还要随时关注前方病人的状况,于是他选择打开手机阅读。

蒋文新每日进入隔离病区查房,救治病人。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肖文舸 摄

  蒋文新每日进入隔离病区查房,救治病人。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肖文舸  摄

  在车上用手机查阅信息,是蒋文新的习惯。工作培养了他“刨根究底”的习惯,无论去到哪里,他都会查阅当地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想办法搞清楚遇到的陌生事物,“知识结构越丰富,对人是没有坏处的。”

  “有什么新鲜的、心有感触的,马上了解它的修辞、成语、典故……”有了手机以后,他的即兴创作也有了即时记录载体,所见所闻也消化吸收成了自己的作品保存下来。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教授程焕文指出,阅读和个体素养有关,不仅包括识字,更重要的是读懂每个字符背后的含义。“这些信息经过大脑加工理解后,学会如何运用、帮助个体展开思考,从而出口成章、妙笔生花,阅读的意义才真正达成,个体才真正具备了这项素质、体悟了其中的文明。”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最重要的标志。”程焕文说,语言将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而大脑的记忆力有限,学术、思想和文化则靠书籍和图书馆、书店等来传承,文字成为人类文明延续的纽带,书籍是其载体,阅读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知道我们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么生存繁衍的、将来要往哪里去,都记载在书里。”

  何为检索,何为阅读?

  在碎片化信息井喷式生产的当下,人们的时间与注意力似乎已被各种轻媒体与快娱乐瓜分殆尽,留给阅读的时间愈发稀少。青年作家王威廉却认为,借助发达的手机和网络,人们浏览信息的时间实际上是增多的,只是大多消耗在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

  “书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形态,有着不能省略的起承转合的结构。”王威廉说,在完整的阅读之中,个体展开“思想的旅行”,获得的是对信息的理解、处理和思考能力——这正是当下信息庞杂的网络世界中,个体亟需的技能。“今天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不再是信息,而是如何处理、转化海量的信息”。

 深圳市中心书城内,市民避雨同时享受阅读时光。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深圳市中心书城内,市民避雨同时享受阅读时光。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摄

  这与程焕文对“阅读”更为精确的定义不谋而合:有意识地阅读和工作、学习有关的书籍。他认为,阅读强调“自主学习”,目前人们读的书多是大众读物,更偏重娱乐休闲,在寓教于乐中培养人的情操、精神,弱化了阅读本有的学习性质。

  在程焕文看来,一本书的价值,不在于能否立即转化成某种立竿见影的物质结果,而在长期广泛、有效的阅读中,帮助个体培养洞察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因此,读书应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有的人工作完会去打麻将、喝喝茶一样。”程焕文说,“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时,其意义才是重大的。”

  “更重要的,是让书本变成自己脑袋里的知识。”程焕文补充道,许多人对阅读还存在一种“误解”:对于网上或手头能查到的信息,就没必要下苦功去吃透。“‘检索’不能称之为阅读,需要他人‘启发’才想得起的信息,不能构成个体的文化底蕴。”

  程焕文指出,对于许多人而言,阅读是其在人生某一阶段“被迫”作出的行为,一旦任务完成就再也不摸书本,“这种情况下,读书完全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正面影响”。唯有在持续性的阅读中,阅读才会不断丰富个体认知,增强个体对世界的判断力、对是非黑白的甄别力,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应受访者要求,阿海为化名)

  链接:24小时书店的热销盲盒

  由于疫情影响,1200bookshop多间门店一度关闭,以24小时营业闻名的体育东总店经历了首次熄灯,亏损的趋势难以遏制。阿海告诉记者,图书的走量只有以前四成。

  实体书店似乎岌岌可危。2月15日发自1200bookshop公众号的一封“求救信”,则为书店筹得了50万的资金回流,这其中,除了储值卡、文创产品以外,卖得最好的是各类盲选书盒。

1200bookshop此前售出的盲盒礼包

  1200bookshop此前售出的盲盒礼包

  “盲盒可能是时下年轻人喜欢的一种玩法。”阿海介绍,在此之前,盲盒能占到营业额的10%。每份盲盒附有一句自书中提炼、契合年轻人心理的话语,“让年轻人从中可以找到符合自己的身份认同,从而触动他们的内心。” 

  书籍和书店为人们提供身份认同和精神支持,这种认同和支持,又成为1200bookshop渡过难关的最大因素。“可能对很多读者来说,书店是一处精神上的公园,大家觉得有义务去守护它。”

  【记者】黄楚旋

  【策划】何雪峰

  【统筹】李培

  【图片】部分由受访者供图

  【来源】粤读南方号

编辑:林湄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