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瑞典汉学家辞世,虹影等悼念并感谢他在国际上推介中国文学

2019-10-20 11:13 来源:南方网 黄楚旋 万璇

    据瑞典学院官网消息,知名汉学家、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于当地时间10月17日去世,享年95岁。

    唯一深谙中国文学的诺奖评委

    马悦然(Goran Malmqvist),1924年生于瑞典南方。1946年入斯德哥尔摩大学,跟随著名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学习古代汉语和中国音韵学。1975年当选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

    跟随高本汉学习中文两年后,马悦然便能够阅读《左传》《庄子》《诗经》。他一生致力于汉学研究与中国文学译介,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译注和评介几乎遍及中国整个古代的各个时期和所有的文类。

    马悦然也读过相当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每读到一篇让他欣赏的文学作品,“都希望能分享给自己的同胞。”他曾将闻一多的《死水》《红烛》、艾青与北岛的大部分诗歌,以及沈从文、鲁迅、老舍等当代作家的许多作品翻译成瑞典文。

    马悦然是瑞典学院里唯一精通中文、深谙中国文化的院士,也是瑞典国内少数能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为瑞典文的译者之一。同时,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终身评委之一,马悦然对当代中文作家的翻译往往受到不一样的关注:人们可能猜测这位作家有几率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也常让马悦然感到烦恼。

    在前不久引起一阵讨论热潮的2018/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双黄蛋”获奖赔率榜上,曾一度排名第3的中国女作家残雪就曾被马悦然高度评价为“中国的卡夫卡”,尽管当时,不少不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 “先锋派”作家的中国读者都在追问“谁是残雪”。

    毕生致力介绍中国作家作品

    马悦然所关注的“宝藏作家”还有许多。本世纪初,马悦然就已与《作品》杂志社社长杨克有邮件往来,“每封邮件大约一两百字,闲聊一些诗歌,或者中国诗人、作家。”杨克提到,马悦然十分热爱汉语并致力介绍中国文学,“这些年来通过马悦然现实的努力,西方主流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巨大成就的承认。”杨克曾说。

    马悦然对中国文学的推介不遗余力,他曾在邮件中提到过一名中国现代诗人韦丛芜:“我希望他的爱情长诗《君山》能再版,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非常独特。”《君山》最初作为《未名新集》中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7年,鲁迅对其评价甚高,还特别邀请了林风眠为其设计封面,并由画家司徒乔绘制了十幅插图。

诗集《君山》封面

    而在当时,这首享誉海外汉学界的《君山》却让杨克乃至不少诗人和批评家感到“一头雾水”,几经查找,杨克便请朋友帮忙在北大图书馆将孤本《君山》复印出来,辅以80年代中期出版的一套“皖籍作家丛书”中的《韦丛芜文选》,杨克才发掘出这名译著丰富、诗作优秀的“宝藏作家”,并将之介绍发表在2001年的《作家》杂志中。

    马悦然还与许多中国作家保有良好关系,他与山西作家李锐、曹乃谦交好,曾亲自到山西窑洞中体验生活,并始终关注当地的生活。

马悦然与李锐合影

    杨克还分享道,2014年,在他接任《作品》杂志社社长一职时,曾向马悦然约稿,后者则欣然发来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刊出后,当杨克写信询问稿费如何汇寄时,马悦然却回复邮件表示,希望将稿费转寄至一名山西作家处,用以资助贫困学校中的学生,略尽薄力。

    国内文坛多人表示哀悼

    现代诗人芒克:

    1996年马悦然先生和太太在瑞典款待我们,带我们参观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大厅,还让我坐在评委会主席的位置上决定谁获奖。老先生于昨天走了,他是著名汉学家和瑞典皇家学院评委,在此悼念。

    作家虹影:

    才知道悦然先生昨日走了,在另一个世界,感到很突然和悲伤。和先生保持着多年通信,也留有多张照片。先生一路走好,你是为中国文学而生的人,向你致敬。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龙杨志:

    马悦然无疑是具有标杆性意义的汉学家,从语言系统的区隔导致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与接受的实际困难层面来说,突出了译介者和研究者的关键作用与重要地位。

    其实关注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学者、翻译家还有很多,比如德国波恩大学顾彬、美国康奈尔大学耿德华、圣母大学贺麦晓和葛浩文、圣若望大学的金介甫、弗吉尼亚大学的罗福林等等。

    呼唤海外汉学家为中国文学“正名”,未必就只能解读出负面的内涵,其实它本身是寻求文学与文化承认的正当需求,内在地契合了中国走向世界、并与世界对话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的积极心态,同时也在文化交互过程中感受外界对于中国的回应,以及对世界全面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学的期待。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黄楚旋 万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文体~日报文体部自营号~粤读

编辑: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