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今日大暑:既要防“中暑”,也要防“阴暑”

2019-07-23 06:49 来源:南方网

  2019年7月23日10时50分,农历六月廿一,当太阳到达黄经120°时,我们将在午前时分迎来大暑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大暑,六月中。解见小暑。”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的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时节,正值华南地区高温出现最频繁、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的时候,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云:“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

  意为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23日,粤西、珠三角多云,有中到强雷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其余市县多云,有雷阵雨局部暴雨,雷雨时伴有7级~9级短时大风。最高气温:粤东沿海和珠三角沿海市县32℃~33℃,其余市县33~36℃。

  我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意思是大暑时节,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宋代诗人曾几这首《大暑》道尽了这个节气多少的闷与热。

  正所谓“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在这酷热难耐的节气,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否则容易中暑。

  大暑节气应注意室内降温,避免较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劳逸结合以防中暑的发生。人们在外出工作活动时最好能避开高温时段,不得不从事高温作业时应注意进行合理的营养补给,并备好防暑降温的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一旦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多为中暑先兆,应立即至通风阴凉处休息,并喝些凉淡盐开水以降暑散热。

  在大暑期间,人们对中暑的预防还是比较重视的,但对阴暑证的认识却往往不足。

  阴暑常常是由于人们错误的解暑方式引起,如汗后冲凉、贪凉饮冷、长时间使用空调、电扇等,尤其是暑热天气从室外回来后急着冲凉,最易导致寒湿之邪阻遏气机、暑热不得散而出现头痛恶心、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肌肤发热而无汗、呕吐、腹泻等。

  在酷热的夏季,在解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平时要注意不要过于贪凉,控制好空调温度,一则有利于健康,二则节能,室内外温差尽量勿超过5℃,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者要多起身走动,活动筋骨,适当开展户外活动;夜眠时避免通宵达旦地使用风扇、空调,空调环境尽量少穿露肩衣,更不能露宿野外;饮食要注意节制生冷,尤其是小孩子脾胃虚弱更易受损,家长的引导最为重要;同时要避免在大汗之后立即进行冷水淋浴;尤其要避免日晒后马上冲凉或冲洗手足、洗脸,应注意稍作休息后再冲洗。

  大暑时节高温酷暑,不仅容易使人感到身体疲劳、食欲不振,还经常会使人“心火”妄动,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不良情绪,这种现象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症”,俗称“情绪中暑”。

  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的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上升。“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甚大,因为夏气通于心,暑气易伤心,所以大暑养生预防“情绪中暑”同样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心平气和、恬淡安宁,以达到“心静自然凉”之效。

  穴位保健推荐

  大暑节气穴位保健当以健脾养肺为原则,推荐按摩足三里穴和肺俞穴。

  ◎足三里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作用: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等。

  ◎肺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先找到背部上方取穴标志:颈部前屈时项部最高骨性突起——第七颈椎,再向下数至第三胸椎棘突下方,根据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为3寸,两线的中点即脊柱旁开1.5寸处为肺俞穴所在。

  作用:用于治疗颈肩疼痛等局部病证外,还善于治疗肺系疾患如感冒、咳嗽、气喘等

  大暑节气膳食推荐(来源于杨志敏教授主编的《每日一膳·夏令节气养生篇》)

  ◎冬瓜淡菜眉豆煲鸡脚(3人量)

  食材:鸡爪8-12个,淡菜10只,带皮冬瓜300克,眉豆50克,花生50克,陈皮1瓣,生姜3-5片,食盐适量。

  做法:鸡爪洗净焯水,带皮冬瓜切大块,淡菜、眉豆及花生浸泡备用。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5小时,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冬瓜清热利水、除烦止渴,淡菜补肝肾、益精血、去虚火,眉豆健脾益肾,花生补血养心,陈皮理气化痰,生姜温中和胃。各物共成此汤,味道甘淡清甜、温凉适中、消中带补,适合大众消暑化湿食用。

  小贴士:暑热太盛可加绿豆30-50克同煮。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烧仙草本身也可入药。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属于寒凉性食物的仙草,可帮助热性体质的人清热退火,但寒性体质的人,不宜服用太多。

  ◎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在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营养学家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

  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出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饮伏茶

  伏茶是三伏天喝的茶,喝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

  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晒伏姜

  伏姜源自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烧伏香

  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风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赏荷采莲

  大暑所在的农历六月也称“荷月”,此月多有赏荷的习俗。天津、江苏、浙江等地以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到那一天人们多结伴游湖赏荷。

  浙江嘉兴在“荷花生日”当天作赏花会,乘游舫畅游南湖。《内观日疏》称六月二十四日为观莲节,女子采了莲花送给丈夫,就如同以莲子相赠,表达绵绵情意。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林嬿钊 谭健成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 

  【署名图片】南方杂志记者 影子

  【手绘】程子宜

  【通讯员】宋莉萍 查冠琳

编辑:于艳彬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