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300秒、7年,铜鼓岭接过“天问”启程第一棒

2020-07-25 19:03 来源:南方网 刘珩;姚志豪;王俊涛;徐勉;李细华
  .

 

  海南文昌铜鼓岭上,管世磊紧盯着雷达显示器的一条短杠。短杠平稳移动,就代表火箭正稳健运行。

  23日12时41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搭载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7公里外的铜鼓岭测控站则负责观察火箭飞行最初6分钟的情况,任务成功后,测控站里的工作者们欢呼拥抱,鼓掌庆祝。

  铜鼓岭是“万里海天第一棒”。每次文昌发射场火箭一发射,铜鼓岭测控站就会第一时间为指控中心提供火箭起飞和初始飞行阶段的数据信息,是捕获火箭的第一双“千里眼”。从2013年开建至今,7年来铜鼓岭测控站共执行62次航天测控任务,其中不乏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重磅任务的首飞测控。

  成就背后,是一代代测控人的梦想与坚持。“天问一号”顺利升空后,铜鼓岭测控人来不及休息,已开始备战随后的“嫦娥五号”发射任务。

  快速捕获“天问一号”,跟踪护航6分钟

  “5,4,3,2,1,点火!”23日12时41分,随着文昌航天发射场01指挥员王光义一声令下,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托举着“天问一号”,从地面缓缓升起,加速冲破云霄。

  7公里外,铜鼓岭测控站早已就位,他们接下火箭飞行中的“第一棒”——开始追踪测控长五在空中的运行状况。

  测控室里,二十多名测控工作者看不到火箭腾空的热血场面,他们眼前只有屏幕,视线聚焦着监视器。机房里,键盘敲击声、口令传达声、设备服务器的电扇转动声……忙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光学设备操作手李浩首先发现目标。他稳稳握着测控单杆,从火箭点火的那一刻起就紧紧追随。为了这一刻,他紧抓日常训练,弹道一下发,他便调控设备训练跟踪,往往一练就是一整天,练到胳膊酸疼。如今,李浩可以在没有导星的情况下,“盲跟”目标十秒不丢失,有了超过常人的绝活。

管世磊在雷达操作台上。

管世磊在雷达操作台上。

  雷达主操作手管世磊也看到“火箭”了。屏幕上短杠平稳有力,意味着火箭在目标区域运行正常。他来不及想象火箭在空中的位置、姿态和方向,300余秒后,他的测控任务完成。一直再跟随近400秒,目标信号渐弱,他才停止追踪。

  不到6分钟,遥测和安控也完成了指定任务,他们顺利交棒,仍在紧张等待,期待长五成功。为了这次发射,测控工作者已辛苦备战50多天,练习上百次。

  任务前夕,柴油发电机突发故障,配电技师冷平和工作人员每天泡在机房拆件维修,反复调试。一天下来,人人弄得灰头土脸,满身油污,累得站不起来。当柴油机正常运转的瞬间,大家又兴奋起来。

  一天前,为了检查设备,管世磊还爬上了4米多高的雷达基座。一个直径2米多足球样的钢罩扣在基座上,天线反复转动,罩外40度,闷热的罩内已达到五六十度。他要一点点排查电路,查看运转参数,十几分钟下来,汗水湿透了衣衫。

  发射前的4个小时里,光学岗位设备负责人刘延和林鹏反复检查任务参数,检查完第五遍确认无误后,他们也未敢放松。

  每个人的努力,都只为确保万无一失。

  火箭发射约2167秒后,长征五号火箭与探测器分离,“天问一号”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成功。铜鼓岭监测室内,测控工作者们欢呼起来,相互拥抱,鼓掌庆贺。

  这是铜鼓岭测控站第62次执行航天测控任,也是中国首次开启行星探测。每一次发射的高光时刻,测控工作者看不见火箭冲破云霄的景象,听不到观看者的欢呼,但在监视器背后,他们的“瞩目”如同战鼓,在铜鼓岭上为火箭“壮行”。

  平山望海战台风,让花朵在荒丘上绽放

  在铜鼓岭测控站场区,木槿花开得正好。铜鼓岭位于海南岛东南角,三面环海,得名于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挥师之战鼓,又有骇浪拍石声如铜鼓之意。

  骄阳当空,海风炙热,测控站内的树木笔直成行。临海远眺,7公里外海岸上的两座发射塔架清晰可见。

  “2013年刚来时,这里是砂石和巨块花岗岩组成的丘陵,光秃秃一片。”中心的人力资源处副主任许遥记得最初的荒凉,这里曾无人问津,植被也长不出。一些测控工作者看到大海很兴奋,但很快又为闷热的气候烦恼。

  “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场地,新的设备,队伍的成员也是新组的。”许遥说,大家充满了拓荒创业的热情与干劲。铜鼓岭的开荒者们移石平山、夯实地基,建场房、调设备,克服了种种艰苦。铜鼓岭上没有生活用水,他们就用消防车下山拉水;没有床,他们就在机房里席地而眠,几个月下来,测控站建成了。

  海南夏季变化诡谲的台风给测控站带来了挑战。2014年,18级超强台风“威马逊”从文昌登陆,铜鼓岭是风口,测控站场区里昏天黑地。

  固定用的钢丝绳被风扯断了,测控车在风中剧烈摆动,随时可能会翻,车里上百万的设备无法保证。测控工作者们来不及多想,两人一组绑上安全绳就出发了。

  风太大,测控工作者们站不住,100米的路,他们爬了十多分钟。操控光学设备的董国栋被狂风吹起来了,一下飞出去五六米,他的同伴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绳子,才把他拉回来。测控工作者们紧张加固,保住了设备车。

  不光是天气,场区的地质条件也给测控工作者们带来了困扰。测控工作者们第一年种下的树,第二年都死光了,连草也没剩下多少。砂石的地皮太硬,树没法扎根,天旱缺水,又枯死不少。

  “想种树,先培土。”测控工作者们从山脚拉来泥土,垫了厚厚一层,栽下的树终于生根抽枝了。如今,榕树、木槿花、罗汉松、三角梅等不同的花木在场区里交相呼应,已成风景。

  年轻的测控站也在茁壮成长。从最初的火箭发射的航区测控任务,到文昌发射场的“测控第一棒”,再到日常的卫星遥感长管工作……测控站的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海岛上最敏锐犀利的“眼睛”。

  执行发射任务上百次,却未亲眼看过火箭发射

  每年都会有新的大学生,从四面八方来到铜鼓岭,他们带着热情与梦想,来到测控站,驻守海岛边。

  面对茫茫大海,测控工作者们要面对生活的单调与孤独。不少航天人在文昌市里买了房,把妻子孩子接到身边,成为新的文昌人。但还有不少铜鼓岭测控人,继续航天梦想,不得已与家人异地相守。

  “我亏欠家里不少。”来铜鼓岭七年,管世磊仍住在场区的宿舍里,老婆和两个孩子还留在泰安老家。管世磊几乎只有过年才回家,每次回去孩子刚把他认熟,就得匆匆道别,看着孩子的眼泪,他不舍更无奈。

  2015年初,铜鼓岭测控站刚刚投入使用,负责火箭发射的航区测控任务。熟悉新设备,带教新测控工作者,雷达主操作手管世磊任务艰巨。那时,5岁的儿子恰巧病了,高烧退了又反复,辗转几家医院,病情不见好转。听着电话里妻子的哭诉,管世磊束手无策,他希望能飞回到家人身边,但测控工作又不能耽误。

  2018年,管世磊有了女儿,取名管孝瑾。每当场区里的木槿花开时,管世磊都会在花前停留,花朵鲜红,花蕊挺拔,像一张灿烂的笑脸,“我想女儿时就去看花,希望她也能快乐长大。”

  铜鼓岭测控站传承着西昌航天人的初心与梦想。18岁时,管世磊初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发射塔的控水降温工作。每次发射前,他都要在发射架底部注满降温用水。后来,他通过进修,学会了雷达测控,成为雷达操作手,一晃已有19年。

  航天梦是一份代代相传的长久功业,测控工作者们在铜鼓岭上“牧箭逐星”。作为老测控人,管世磊已带出二十多个徒弟。7年里,这些新的铜鼓岭测控人成了光学、遥感、安控设备的主操作手。

  管世磊依然坚守在雷达的主操作台上,对于航天事业,他有赤子的热忱。“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后,管世磊和同事们来不及过多庆祝,就匆匆投入到飞行数据的资料整理中。不久后,他们还将执行嫦娥五号和空间站核心舱发射的测控任务,铜鼓岭测控人已投入到新一轮的准备中。

  19年来,管世磊执行测控任务超过百次,从未有过一次调休。火箭起飞时,他永远守候在设备前,没能亲眼看一次火箭发射,和普通观众一样,对于火箭腾飞的记忆来自于视频回放。

  对于这样的遗憾,管世磊曾与儿女约定,“将来带孩子们来文昌看一次发射,让他们帮我记下火箭划破天际的模样。”

  【记者】刘珩 徐勉

  【摄影】李细华 姚志豪 发自海南文昌

  【剪辑】王俊涛

  【通讯员】曾鹏

编辑:廖智晟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