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22年,戴建灯和父亲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情景,面对着同样的使命:守住圩堤!
在江西九江柴桑区江洲镇北面圩堤(园林洲段),白花花的沙袋沿堤铺开,堆成一排,十分显眼。
连日来,长江水位不断上涨,让地处长江中下游,四面环水的江洲镇出现险情,当地党员干部与返乡群众一起,迅速投入到抗洪防汛的战斗中。
铲沙、铺石、扛包,蹚泥……13日下午5时,记者在江洲镇北面圩堤见到了戴建灯,他身着迷彩服,头发蓬乱,满脸疲惫,正与群众一起将新装好的沙袋逐个码上圩堤。
“两个小时‘巡堤’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戴建灯今年47岁,是江洲镇蔡洲村党支部书记,近段时间以来,作为新洲村防汛大队队长的他一直忙碌在2395米的“责任堤”上,清障、巡堤、抢险、固堤成了他日常工作。
戴建灯负责的圩堤紧靠长江,是江州镇北面的第一道屏障,对于防洪来说,意义重大。近日来,由于江面水位持续上涨,圩堤容易出现险情,除了必要值班外,江洲镇所有党员干部都已经到一线,参与到固堤抢险或人员转移等工作,他更是身先士卒。
“护了15年的堤,我最熟悉。”为了方便“巡堤”,从7月4日起,戴建灯就告别了下班回家的日子,“住”到了圩堤上,9天时间里未踏足家门一步,虽然离家只有不到7公里。许多时候,他要参与每一项任务,搬沙、扛包一样不少。
7月10日,九江市江洲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向在全国各地的江洲人,发布了一封“家书”,号召青壮年父老乡亲们返乡帮助抗洪。抗洪形势严峻,为了节省人力,很多时候,戴建灯一人挑起了两人的活。12日、13日两天,为了加大圩堤巡查、抢险的效力,戴建灯通宵作业,只睡了5小时。
“守好堤坝,注意安全,遇事不要慌……”戴建灯的父亲戴和进曾经也是蔡洲村的支部书记,今年已经71岁。12日下午,他跟随大部队一起转移到了镇外,临走时,特地电话嘱咐了正在圩堤上固堤抢险的戴建灯。更巧的是,作为蔡洲村退休的老书记,戴和进曾经参加了1998年的抗洪抢险,当年曾带领村民,在同样的地方进行护堤抢险。
“他年纪大了,这次换我来。”说完,戴建灯再次扛起了沙袋,走上了圩堤。
【南方日报记者】朱红鲜
【摄影】张梓望 发自江西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