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方锦龙成功将国乐带“出圈”。在视频网站Bilibili(以下简称“B站”)的跨年晚会上,方锦龙如变魔术般,切换多种传统民族乐器和外国乐器,甚至用手指弹自己的脸。
11分钟的节目“全程高能”,网友们留言“跪着看完”“老爷子太厉害了”……这场节目让不少年轻人第一次认识五弦琵琶、印度西塔琴、日本尺八、意大利锯琴等乐器,才发现“原来乐器还能这么好玩”。
疫情期间,他与作为音乐人的儿子方颂评合作完成了一曲《照亮》,融合琵琶、楚箎、古琴、簧、箫、印巴风琴、日本的尺八、意大利的锯琴、古希腊的莱拉琴等多国乐器,谱写了全世界共同战疫的音乐图卷。“每样乐器代表一个角色,象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
方锦龙、方颂评父子
生于皖南,扎根岭南。“60后”的方锦龙身上既有皖南汉子的幽默爽直,又有岭南人的开放心态。他用自己的“方”式“方”言,传播国乐文化。
让蒙尘的民族乐器“活”起来
“演奏,有奏的成分,也要有演的成分。”广州荔湾区西华路的彩虹曲苑,疫情期间格外冷清,广东音乐曲艺团在这里排练。台下做指导的方锦龙时不时站起来,眯起眼睛作示范。“琴声即心声,要想感动观众先要感动自己。”
满头白发,一袭唐装,方锦龙每次亮相都很有“范”。每件静置的民族乐器,一经他手,就变得“燃”起来。
这位被网友们称为“武器大师”的民乐演奏家,能演奏的乐器上百种。尤其是炫技般的琵琶演奏,他用传统的抡、拂、扫、挑等手法,并借鉴其他乐器的多种技巧施于琵琶演奏,使琵琶既能大江东去,又能浅吟低诉。
当天没有演出任务,方锦龙还是随身带着他的乐器包,打开这个长长的乐器包,里边装着三四十件长短、大小不一的吹管乐,很多只有方锦龙才能叫得出名字。
翻开旁边的侧兜,方锦龙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小瓷茶杯,乍一看跟普通茶杯没有两样,但仔细观察,杯沿上有一个小孔。方锦龙拿到嘴边,吹出了一曲日本陶笛演奏家宗次郎的《故乡的原风景》。
在优美的广州白云山脚下,展出了方锦龙的部分藏品,从中国古代的编钟、南音琵琶,到其他国家的乐器如乌德、鲁特、西塔尔、意大利百年前的浪漫吉他,每一件都因他兴趣所得。
2019年5月,广州文化周《方锦龙乐器珍藏展》国外首展,在新西兰奥克兰AOTEA CENTRE成功举办。
这些天南海北的乐器,因各种机缘汇聚到方锦龙手里。他从乐器包掏出一件中国古代的乐器——龠,是意大利的粉丝买来送给他的。乍看像笛子,上有七孔,但又与笛子不同,吹奏难度极大。方锦龙静坐了5秒,把它斜举在嘴边,吹出一曲台湾名曲《望春风》。
这件骨龠,与迄今考古发现的最早中国乐器——8800年前的贾湖骨笛同属一种乐器。“骨龠是繁体字龢(和)的半边,中国古人种植稻谷、生火烧饭,需要用到吹火筒,而‘龠’就是吹火筒演变来的。不能直着吹,火会迷眼睛,所以把脸转过去,斜着吹。”一件小小的乐器,在方锦龙口中就是一段故事。
因为方锦龙,许多被人遗忘、蒙尘已久的民族乐器重新“活”了起来。每每到各地演出,方锦龙会带着这些宝贝,方锦龙说:“它们就像我的伙伴一样,我经常把它们带在身边。你看它的包浆,焕发的光泽,经常抚摸抚摸,让它们有温润的感觉,它才能发出好的声音。”
“别人开花的时候我在扎根”
1963年,方锦龙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的一个音乐家庭。因父亲是黄梅戏乐师的缘故,从小接触很多乐器,6岁始习琴,到小学毕业已能演奏柳琴、京胡、板鼓等十几种乐器。
25岁时,方锦龙南下进入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并不是因为演奏琵琶,而是弹得一手好吉他。当时剧团到各地演出,他也会担任演唱,但最后还是回归了民乐演奏。“当歌手很快可以成名,但我认为扎根比较重要。”从艺42年,方锦龙一直没有离开过民乐表演。用他的话来说,别人那些年都在开花,他在默默“生长”。
“扎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开悟。他曾多次在公开演讲中提到他的一次“开悟”。有一年他去科威特采风,休息时独自走到广袤的沙漠,当金色夕阳洒向一身白衣的他,琵琶两个字一直在眼前转,突然就对琵琶有了新的领悟。
“琵琶从两河流域传入中国,‘祖宗’是阿拉伯的乌德琴,差不多有5000年历史。后传入欧洲,叫鲁特琴,到了西班牙,又变成吉他。它有很多世界亲戚,‘琵琶’二字上面的四个‘王’,代表了四个不同的语系和乐器。”方锦龙大悟,琵琶本就是“一带一路”文化融合的产物。
从领悟一把琵琶开始,方锦龙不断打开国乐的边界。上世纪80年代,一次日本演出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五弦琵琶,那是唯一一把保存至今的中国古代五弦琵琶。这让他极为震撼。“现代琵琶四根弦,我们比古人少了根弦啊!”
他下定决心要再现失传已久的五弦琵琶。然而,这并不是仅仅加根弦这么简单,还需要重新设计琴身,研究音程关系、定弦法。为此,他辗转多地,拜访文史家、制琴老师傅,经过无数次的拒绝和失败,才终于做出第一把符合当今审美和演奏的五弦琵琶。
经过改良的五弦琵琶,音域更宽、音色更丰富。五弦琵琶在方锦龙手中,既能奏出电吉他的声音,也可以演奏印度、西班牙、日本等不同国家或地区极具地域风情的音乐。“多了一个四度,像多了一个低音喇叭,立体了。像传统琵琶古曲《十面埋伏》中列营一段,用五弦琵琶加上低音后,场面更壮观了,擂鼓和号角也更有声势。”
“一个好的演奏家,只懂‘一曲一器’不行。”方锦龙说,作为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家,必须触类旁通。“以弹拨类乐器为例,我想出四个字‘横、竖、直、斜’来概括,横着是古琴、古筝,竖着是箜篌、竖琴,斜着是吉他、三弦,直着是琵琶,吹管类乐器亦是如此,横笛、竖箫、斜龠、直唢呐,慢慢就能纵横捭阖、游刃有余。”
用脱口秀的方式让国乐好玩起来
2019年12月,他进驻年轻人聚集的视频弹幕网站B站,半个月收割10万粉丝。跨年夜演出后,粉丝迅猛涨到50多万。年轻人称他“琵琶精”“玩武器的老爷子”,对这些外号,他一一笑纳。
讲起国乐,方锦龙总是妙语如珠。“别人叫我大师,我说我是大师傅,因为我饭做得不错。”方锦龙诙谐调侃道。说这些并不是为了搏人一笑,在他看来,“有趣”对于国乐来说很重要。
“现代人压力太大了,国乐必须好玩起来。”方锦龙的现场演出,时常会崩出让人意外的表演桥段。方锦龙的理念是:“音乐的乐,就是快乐的乐,音乐应该带来快乐。”他大胆在音乐表演中设计好玩的段子,例如打断乐队,调侃曲子缺少“咖喱味”,随即掏出印度乐器西塔琴,加些印度“佐料”。
这种鬼马表演风格,收获了众多网友刷屏点赞,“看了方老师的表演,15岁的女儿也想学琵琶了!”“作为一名‘90后’,第一次真正认识到国乐的魅力”。
“我想把曲高和寡,变成曲高和众。”从2003年打造女子国乐表演团体芳华十八,到成为B站上最火的网红国乐家,方锦龙说,几十年来,他不断寻找传播国乐、让大众喜爱国乐的方式。他有时把自己回归成一名普通观众,试着用观众尤其是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国乐。“尤其是今天,国乐不应该总是高高在上的。”
“我现在推广国乐找到了一条路径,用‘方言’去讲解国乐,既代表中国的地方文化,也代表我‘脱口秀’的方式。”方锦龙2020年计划与广东音乐曲艺团的艺术家们,以广东音乐为主题,合作打造一台《红色中国·粤韵飞扬》——迎接建党100周年的全国巡演。他准备把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请到国乐表演舞台,用脱口秀的方式趣味讲解国乐,传播粤文化。
对话
“我希望做一名国乐行者”
南方日报:学会演奏这么多乐器是为了什么?
方锦龙:一个好的民乐演奏家,必须要不断学习、融会贯通,不能死守着一架古琴一把琵琶。根据年轻一代喜欢的国风国潮,我提出国乐综艺化。综艺一语双关,不只是说玩的综艺,而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综合艺术的体现,要能纵横捭阖。因为中国文化讲究通感,四艺“琴棋书画”,加上“诗酒茶花香”是九艺,古琴有琴曲《酒狂》,李白斗酒诗百篇,作为一个国乐人,懂的传统文化越多,综合能力也越强。
重要的是透过民族乐器,能参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讲韵,西方讲律,钢琴演奏像几何一样,一个音下去不拐弯迂回。但中国乐器不一样,要讲韵,每一个音是活的。西方音乐叫“律有数”,东方的音乐叫“韵无穷”,这是东西方文化不同的特点。
南方日报:作为国乐演奏家,如何找到自己传播国乐的方式?
方锦龙:《黄帝内经》讲了“百病生于气,止于音”。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樂和乐是一个字,一不小心一快乐了,药都不用吃的。樂加个草字头,就是藥。所以音乐是可以有疗愈作用的,一曲终了,病退人安。在我看来,古代的五音就是给五脏进行按摩的,宫商角徵羽,心肝脾肺肾,金木水火土,都是我们古人的智慧。
几十年扎根民乐演奏,我总结了7个“J”。首先是静,静心才能生慧;第二是净,排除私心杂念,清空你的优秀会更优秀,不要自以为是;第三是敬,对老祖宗要有敬仰之心,要低调,对任何事情要有敬畏之心;第四是镜,要经常照照镜子,反思自己会不会落后于时代;第五是曲径通幽的径,路径和方向很重要;第六是境界的境。有了这六点就带来了第七个竞,竞争力的竞。
我希望做一名音乐的行者、国乐的传播者,在行走中游学,在游学中汲取世界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南方日报记者 徐子茗
统筹:李培 毕嘉琪 邵一弘
策划:孙国英
摄影:郑一见 李文轩
监制:王良珏 张西陆
海报设计:刘子葵
剪辑:何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