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湛江科技学院成功转设!这所不忘初心的侨资民办高校,要办高水平“双创”大学

2021-05-13 06:01 来源:南方plus 杜玮淦 郑嘉健

  今年1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转设并更名为湛江科技学院。这所办学21年的独立学院,正式成为中国1200余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大家庭的正式一员。

湛江科技学院推进“现代化、智慧型、书院式”的校园建设,图为湛江科技学院新湖校区。

  消息传来,举校振奋。

  21年前,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正式创办,开启了粤西地区民办高校之先河。此后,学校历经3次扩建,夯实办学硬件基础;接受了3次评估,办学实力稳步提高;跨越了3个办学层次,实现了战略性大发展。

  初心不改,使命光荣。

  “全新的发展格局已然形成,有待广大师生薪火续燃、接续奋斗!”谈到未来的规划,湛江科技学院校长彭寿清言辞坚定,信心十足。他说,乘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东风,学校正以转设更名为契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兴学育人:

  不忘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南海之滨,水天一色,风起云涌。

  在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西部的海港城市湛江,湛江科技学院中西合璧、恢弘大气的校园,成为南海之滨一道靓丽风景线。这所临海而建的现代化新大学,默默见证着民办高等教育从艰难起步、飞速成长再到转型升级的不凡历程。

  自创办以来,湛江科技学院就带着举办者“兴学育才、造福桑梓”的质朴愿景,成为一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热土。

  时间倒回1999年,心怀祖国的侨资企业家李敏先生凭着一份强烈的责任感回到家乡湛江,成立寸金教育集团,投资兴办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为何取名“寸金”?其背后大有文章。

  在湛江、广东乃至中国人心目中,寸金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抗击外辱、爱国救国的符号。位于湛江市中心,始建于1925年的寸金桥,是为纪念湛江人民抗击法国侵略者侵占广州湾,驱逐外来强敌并取得斗争胜利而修建的。郭沫若为之题词“一寸山河一寸金”,更是深刻阐发了寸金背后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情怀。

  “人们认识寸金,一定是因为我们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为了这个时代做过有意义的事情。”李敏曾这样说道。21年来,当外界追寻教育资本化的过程中,湛江科技学院没有背离教育的本质和使命,继续坚持公益性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扎实实办好民办高等教育。

  “心中有学生,学生有天下”是湛江科技学院的教育教学理念。正是在这种育人环境的熏陶下,已有5万多名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走出校门,以“工作作风踏实、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真实”的品牌形象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深耕在湛江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

  湛江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谭树明说,当前,在举国上下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之时,湛江科技学院动员全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确保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激发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和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开创湛江科技学院发展事业的新篇章。

  成果喜人:

  办学层次提升,办学指标跨越式发展

  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湛江科技学院申报的“小学教育”专业获批通过。

  这次专业申报获批,符合学校专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目标定位,也是巩固学校优势专业基础上的新布局。自此,湛江科技学院本科专业数量达到42个,涉及经、文、工、管、艺、教6个学科门类,蔚为壮观。

  今昔对比,方知成果来之不易。要知道,学校刚刚成立时,仅有3个专科专业。还有一组数据的对比,更能说明问题——

  从200亩校园,发展到现今占地2000亩;

  从207名专科生,发展到现今在校本科生20000人;

  从9名教职工,发展到现今海内外专兼职教师超过1000人……

  短短21年,在高等教育发展长河中只是一朵小浪花,但是对一所新大学而言,取得这样的发展成果,依旧令人欣喜惊叹。

  被列为2020年“湛江十大民心工程”、广东省重点项目的湛江科技学院新湖校区,计划斥资30亿元修建,已基本完工二期工程。目前,校区内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田径场、网球场等学习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教学生活区启用多项智能服务,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静心治教、潜心求学的宝地。

  湛江科技学院教授何为民在日本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回国后,来到学校成立北部湾发展研究中心,以校内教师+国内外高校科研人员组成,迅速搭建起一支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国际性学术科研团队。成立4年以来,该团队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了《北部湾城市群经济蓝皮书》等学术著作,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并成功举办了两届“北部湾区域经济国际研讨会”,一举奠定了北部湾发展研究中心在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

  这只是湛江科技学院办学指标的跨越式提升、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的两个注脚。在大量成果的助推下,湛江科技学院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粤西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具有区域性重要影响的民办本科高校。

  内涵发展:

  大手笔投入,狠抓人才培养质量

  在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印象中,湛江科技学院的毕业生好用、管用,实用,学生“工作作风踏实、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真实”的显著特点已经成为这所大学质量立校的最好诠释。

  民办高校如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湛江科技学院有什么“秘诀”?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进了学校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商科实验室、财务共享实验室、电子商务沙盘实验室等理念先进、贴近实战的教学设备应接不暇。

  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着力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实验实训硬件建设,走出一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的道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2018年,学校斥资3000万元,强化和提升了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功能,以“新商科”实验室为核心,形成了“新商科”的实践教学矩阵,让学生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下切实掌握实战专业知识。学校大手笔投资4000万元打造的“新工科”智慧学习工场,广泛运用AR、VR等前沿技术,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获取生产一线的宝贵经验。

推动以实践动手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工程”,图为工业机器人编程与仿真实验室。

  得益于人才培养条件的提升,湛江科技学院学生“双创”成果捷报频传。去年7月,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终审决赛中,学校参赛团队斩获金奖1项、银奖5项、铜奖7项,不仅刷新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上的获奖记录,获奖数量还高居湛江高校第一、全省同级别高校第三。同年8月,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决赛中,学校的参赛项目斩获红旅赛道商业组银奖,实现该项赛事的新突破。

  湛江科技学院坚持将“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贯穿在办学治校全过程、人才培养全领域、创新创业全方位,狠抓人才培养质量。除了为区域输送应用型人才,学校还特别注重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

  近日,湛江科技学院与瑞士酒店管理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成为该校布局国际化办学的又一重要成果。双方将围绕学术活动、人才培养和双学位项目等开展全面合作,快速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近年来,该校专任教师队伍中,活跃着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外籍教师。学校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多所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开展硕士研究生保荐、双学位、交流交换生、短期研修、志愿服务等三十多个项目,有利于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提供专业国际化水平。

  扎根湛江:

  融入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同向而行

  近日,一场“借智”政府大脑,“问计”企业需求的研讨会在湛江科技学院举行。

  在这场名为“湛江新发展与湛江科技学院新机遇”的系列学术研讨活动中,来自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企业家和专家学者齐聚学校,聚焦高校对接湛江、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建设,对接湛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智库建设等议题,为湛江科技学院献智慧、开“良方”。

  今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支持湛江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事实上,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既是社会发展需求,也是高校发展的题中之义。

  根据教育部批复的函件精神,湛江科技学院是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彭寿清介绍,学校扎根湛江大地办大学,就要明确“应地所需、依地而建、为地所用、因地而兴、受地所托、顺势而为”的办学思路;打好“湛江牌”,讲好“湛江故事”、写出“湛江文章”、绘好“湛江画卷”、唱出“湛江旋律”、发出“湛江声音”;构建起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同步、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相适应、学校的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技术需求相衔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所需的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相匹配的事业发展新格局。

  湛江建设教育强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势必要有湛江科技学院的一份贡献、一份担当。湛江科技学院的精彩故事,还将浓墨重彩地续写……

  【校长访谈】

  湛江科技学院校长彭寿清: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

  在湛江科技学院举行转设更名揭牌仪式之际,该校校长彭寿清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畅谈治校理念,擘画发展蓝图。

  南方日报:从独立学院到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的跨越,对湛江科技学院意味着什么?支撑学校办下去、办出彩的“秘诀”在哪里?

  彭寿清:学校21年的办学历程,可以说是艰苦创业、筚路蓝缕,每一步走来都不容易。今年学校顺利完成转设更名,是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校师生欢欣鼓舞,也倍感责任重大。这意味着湛江科技学院将作为一所独立的大学承担它应有的使命。

  21年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性办学原则;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心中有学生、学生有天下”;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狠抓教学工作;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对标对表教育部的基本办学指标要求,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始终做到了这“五个坚持”,才能让湛江科技学院这艘大船行稳致远,驶向新的辉煌。

  南方日报:转设后,学校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重构蓝图、重新“画像”,您有什么设想?

  彭寿清:今年是学校以“湛江科技学院”新校名建制办学的开局之年。我们对照《湛江科技学院2021年党政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今年党政工作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拆解出38条行动指南和150条工作台账,详细勾勒工作总谱,确保转设更名后学校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实现“开门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新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聚势谋远、统筹布局,大手笔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显得非常关键。具体而言,我认为要做到“四个新”。第一、学校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服务荣校、文化名校”的办学新思路。第二、确定了创新发展“新工科”、积极发展“新文科”、聚焦发展“新商科”的新战略。第三、确立了把学校建成在国内民办高校中有一定影响、广东有重要地位、粤东西北地区有标杆示范作用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新目标。第四、从办学目标、服务面向、办学类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五个维度形成了学校发展的新定位。在“十四五”期间,努力朝着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奋勇前进。

  南方日报:学校定位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未来发展将如何突出“科技”味,体现区域性?

  彭寿清:转设更名之后,湛江科技学院是湛江市域内唯一以“湛江”命名的本科高校。首当其冲、理所当然地要为湛江建设教育强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一直致力于建设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具有鲜明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特色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我们要顺应国家科技强国战略,主导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经济学、管理学、工学为主体,文学、艺术学为两翼,以教育学为重要补充,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宽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数读湛科】

  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中华文化传承基地”“湛江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开设42个本科专业,涉及6个学科门类。拥有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培育学科(会计学、英语语言文学),2个广东省特色专业(音乐学、园林学),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成9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校级精品课程,开设94门慕课课程。

  学校拥有专兼职教师11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9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634人。

  学校拥有校内实验室165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016.55万元。

  学校育人成果显著,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近5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441项。

  学校与英、澳、泰、日、韩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多所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近年来选派近700名师生赴境外进行交流学习。

  【发展沿革】

  1999年,广东海洋大学与湛江寸金教育集团合作创办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隶属广东海洋大学二级学院。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改为独立学院。

  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独立学院本科教学基本状态评估。

  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湛江科技学院。

  【记者】杜玮淦

  【通讯员】杨文玲

  【摄影】郑嘉健

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