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个年纪再经历一次肺癌根治手术,却恢复得更快了!”距离上一次手术8年后,年近80岁的刘大爷又经历了一场“生死战”,将肿瘤顺利切除。
日前,记者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何建行教授团队为刘大爷采用了自主创新的肺外科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里完成了肺癌根治手术。患者手术当天即可下地行走,24小时快速康复,顺利出院。
8年前切左肺,8年后右肺又现结节
刘大爷来自广东潮州,是个老烟民。8年前,他因左侧肺结节做了微创肺癌根治手术,切掉了左肺叶,虽然肺功能无法完全恢复如初,但正常的走路、生活不成问题。
当刘大爷和家人快要将“癌症”这个事忘掉的时候,命运再次和刘大爷开起了玩笑。
近日,刘大爷在体检中发现右中肺有一个大约8mm的小结节,鉴于此前有肺癌的病史,医生建议尽早手术。但是,刘大爷如今快80岁了,此前还做过一次左肺癌根治手术。如果要做二次手术,他面临着三道坎。
首先,刘大爷此前已经切了左肺叶,如果要对右侧肺进行手术,既要保留足够多的肺部组织,确保术后肺功能,同时要根治癌症。要跨过这道坎,就必须做到精准切除。
其次,刘大爷这个肺结节很小,必须进行术前精准定位。如今,大部分医院使用的是CT引导肺穿刺定位。但是,刘大爷还患有双肺肺大泡性肺气肿,肺脏已经相当“脆弱”,即使是一个微小的穿刺针孔,也极有可能引发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要跨过这道坎,就需要解决术前定位的问题。
如今,医学界有一个气管电磁导航技术,能实现肺小结节精准定位。国内绝大部分医疗中心只有呼吸内科掌握此项技术,且目前运用的进口导航系统价格昂贵,一次费用需近2万。如何结合胸外科手术和呼吸内科技术,成为了第三道坎。
“一体化手术室”解决三大难题
如何迈过这三道坎?辗转求医,刘大爷专程赶到广州,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见到了何建行教授团队的骨干之一李树本主任医师。经过详细的检查,李树本表示,可以考虑“一体化手术室”完成该例手术。
10月11日,在何建行的指导下,李树本运用国产电磁导航肺小结节精准定位,为刘大爷实施了“无管化”单孔胸腔镜微创右侧肺癌根治手术。
手术中,刘大爷平躺在一个特制的手术床上,李树本结合气管镜电磁导航技术,将导丝探头通过鼻腔引入体内,实现对病灶的“GPS”精准定位,解决了病灶定位和跨学科合作的难题。
找到手术的“靶区”之后,医生在患者侧胸壁做了一个2公分的小孔,通过这个小孔顺利完成了肿物的切除和取出,解决了精准切除的难题。
李树本介绍,该院胸外科团队使用了国产自主创新导航技术,效果好、费用低,同时联合何建行国际首创的“无管化”单孔腔镜微创手术,体现了“一体化手术室”的优势,充分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正是临床实际需求促进了自主创新技术的发明。”
刘大爷的术后病理结果发现,他的右肺结节是原发性微浸润性腺癌,所幸早期发现,得到了有效及时的根治。刘大爷术后4小时可以进食,6小时能下地活动,恢复情况良好。手术24小时后,刘大爷已快速康复,顺利出院。
南方日报记者 朱晓枫 通讯员 韩文青